-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實踐歷史 本書特色
從對歷史學家地位的真知灼見,到對美國過去和現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對國際舞臺的敏銳視角,巴巴拉?W.塔奇曼用其獨特的角度觀察歷史,并從所見所感中得出深刻的教訓。這是一部光芒四射的著作,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
這是巴巴拉晚年編著的一本文集,將她在1936-1980年間寫作的各種文章收集在了一起。分為“寫作手法”、“歷史與教訓”和“從歷史中學習”三部分。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觀察歷史,洞察美國的過去和現在,感悟出深刻的教訓。雖然它們大多是就具體歷史事件的寫作,但是當它們歸集在一起,顯然有作者的史學意圖在。讀此書,可以了解這位以敘述20世紀歷史為業的著名歷史學家的史學觀。
正如作者所言:“對于歷史學家來說,他們包含一種為了自己的體系而試圖操縱手頭事實的風險,其結果便是歷史中的意識形態遠比‘歷史真相’更具有影響力。然而,我認為長期的歷史寫作必定會形成某些原則和方針。我想,從這些文章中可以體察到對歷史的感悟,即人類行為就像穿過具有不同環境的一望無際的田野的潺潺溪流那樣,總是充滿許多偶然性,或許還會輪轉和循環,好與壞共存并難以分割地混合在一起,湍流與逆流的同時出現時常對輕易做出的論斷進行駁斥……”
“這是值得慶賀的一本書……讀來令人欣喜!
——《紐約時報書評》
“該書非常具有說服力,讀之令人著迷……對于非歷史領域的專家而希望了解歷史的人來說,我實在想不出比它更好的讀物了!
——《芝加哥太陽報》
“這本書發人深省,文筆優美生動,可讀性強,歷史愛好者不容錯過!
——《巴爾的摩太陽報》
實踐歷史 內容簡介
這是芭芭拉晚年編著的一本文集,將她在1936-1980年間寫作的各種文章收集在了一起。分為“寫作手法”、“歷史與教訓”和“從歷史中學習”三部分。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觀察歷史,洞察美國的過去和現在,感悟出深刻的教訓。雖然它們大多是就具體歷史事件的寫作,但是當它們歸集在一起,顯然有作者的史學意圖在。讀此書,可以了解這位以敘述20世紀歷史為業的著名歷史學家的史學觀。
實踐歷史 目錄
**部分 寫作手法
尋找歷史
歷史是什么時候發生的?
以盎司來衡量的歷史
作為藝術家的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的機遇
在寫作史迪威將軍的傳記中遇到的問題
研究場所
傳記是歷史的三棱鏡
第二部分 歷史的教訓
日本:一個診斷符
競選列車
馬德里在讀什么書
“讓波蒂卡瑞斯活著,不然就干掉萊蘇里”
*終解決方案
以色列:太多不可能性的土地
弗洛伊德眼中的伍德羅·威爾遜
我們是如何進入一戰的
以色列的利劍
如果毛澤東來到美國
同化主義者的兩難抉擇:摩根索大使的故事
基辛格自畫像
人類更美好的時刻
第三部分 從歷史中學習
歷史指引未來嗎?
關于越南
什么時間、為什么及如何擺脫戰爭?
在越南成立聯合政府——夠不上再一個生命的價值
文官與軍隊
當前不滿的歷史線索
為將之道
為何政策制定者不聽從意見
水門事件與總統職位
我們應該廢除總統職位嗎?
對于矯正的畏懼
給眾議院的一封信
消除總統職位的隱患
關于國慶日——美國的建國思想
譯后記
實踐歷史 節選
從對歷史學家地位的真知灼見,到對美國過去和現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對國際舞臺的敏銳視角,巴巴拉?W.塔奇曼用其獨特的角度觀察歷史,并從所見所感中得出深刻的教訓。這是一部光芒四射的著作,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
這是巴巴拉晚年編著的一本文集,將她在1936-1980年間寫作的各種文章收集在了一起。分為“寫作手法”、“歷史與教訓”和“從歷史中學習”三部分。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觀察歷史,洞察美國的過去和現在,感悟出深刻的教訓。雖然它們大多是就具體歷史事件的寫作,但是當它們歸集在一起,顯然有作者的史學意圖在。讀此書,可以了解這位以敘述20世紀歷史為業的著名歷史學家的史學觀。
正如作者所言:“對于歷史學家來說,他們包含一種為了自己的體系而試圖操縱手頭事實的風險,其結果便是歷史中的意識形態遠比‘歷史真相’更具有影響力。然而,我認為長期的歷史寫作必定會形成某些原則和方針。我想,從這些文章中可以體察到對歷史的感悟,即人類行為就像穿過具有不同環境的一望無際的田野的潺潺溪流那樣,總是充滿許多偶然性,或許還會輪轉和循環,好與壞共存并難以分割地混合在一起,湍流與逆流的同時出現時常對輕易做出的論斷進行駁斥……”
“這是值得慶賀的一本書……讀來令人欣喜。”
——《紐約時報書評》
“該書非常具有說服力,讀之令人著迷……對于非歷史領域的專家而希望了解歷史的人來說,我實在想不出比它更好的讀物了。”
——《芝加哥太陽報》
“這本書發人深省,文筆優美生動,可讀性強,歷史愛好者不容錯過!
——《巴爾的摩太陽報》
實踐歷史 作者簡介
芭芭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以《八月炮火》與《史迪威在中國》兩度獲得普利策獎。她主張把歷史看作可讀性的故事,自稱是以理事為題材的作家,是作為藝術家的歷史學家。
- 主題:很有意味的一本冊子
出版社克扣翻譯,粗制濫造了,也讓新星吃嗲?巴巴拉的史學觀有其獨到之處,現代史是其強項,現在看來,我們應該尊重的!而不必學外交部發言人的口吻和立場的!史實放在哪里,史論也不是無原則的,尤其學術上的分歧,要互相包容!我們不是穆斯林,沒必要睚呲相向,表現愛歷史?
- 主題:實踐歷史,有趣的一本書
這是巴巴拉晚年編著的一本文集,將她在1936-1980年間寫作的各種文章收集在了一起。分為“寫作手法”、“歷史與教訓”和“從歷史中學習”三部分。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觀察歷史,洞察美國的過去和現在,感悟出深刻的教訓。雖然它們大多是就具體歷史事件的寫作,但是當它們歸集在一起,顯然有作者的史學意圖在。讀此書,可以了解這位以敘述20世紀歷史為業的著名歷史學家的史學觀。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