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防范與合作-蘇聯解體后的俄美核安全關系1991-2005 版權信息
- ISBN:7010052859
- 條形碼:9787010052854 ; 978-7-01-00528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防范與合作-蘇聯解體后的俄美核安全關系1991-2005 內容簡介
呈現給讀者的《防范與合作:蘇聯解體后的俄美核安全關系(1991-2005)》一書,是作者吳大輝博士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補充完成的。可以認為,這是一部填補我國學術界相關問題研究空白的一部分力作,在國際學術界也處于領先水平。
這部學術著作具有下列學術特色和優勢:
其一,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從本書的結構可以看出,作者在前四章和結語部分,力圖在核戰略的理論高度上統領全書,同時注意將俄美核安全關系具體的實證分析,上升到核安全戰略的層次加以歸納。
其二,歷史線索的交代與現狀的研究相結合。俄美核安全關系的研究,不能脫離對蘇美核安全關系的歷史把握。
其三,戰略走向的宏觀分析與實證資料對其嚴密的支持相結合。在本書的結語部分,作者在豐富的**手資料的基礎上,對“9·11”事件之后俄美安全理念變化進行了深入的比較分析,從而對俄美核安全觀的戰略走向作出清晰的交代。
其四,技術分析與政策分析相結合。本書包含了大量豐富的技術細節介紹,不僅具有很強的知識性,而且在軍事技術層面上支持了本書的政策分析。
其五,問題覆蓋的全面性與細節的準確性相結合。本書的結構特色是全面研究俄美核安全關系,作者在準確使用相關歷史和統計數字的基礎上,在有限的篇幅中集約化地完成了這上涉及諸多問題領域的研究任務。
其六,俄羅斯的學術觀點和資料與美國的學術觀點與資料的研究與使用相結合。作者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特別注意對俄羅斯和美國相關觀點的介紹和俄英文資料的均衡使用,這不僅能夠較好地避免本書觀點的偏頗,也突出地加強了本書的學術豐富性和可信性,表現出作者的難能可貴的學術功力。
防范與合作-蘇聯解體后的俄美核安全關系1991-2005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與創新點
二、國內外研究狀況
三、本書結構與研究方法
四、問題與進一步的研究課題
上篇
**章 關于核安全研究基本概念的辨析與界定
**節 核武器:類別、效能與發展趨勢
第二節 核軍備控制與裁軍
第三節 防核擴散與反擴散
第四節 核安全與核安全
第二章 關于核安全研究的兩大理論范式及其實踐解析
**節 博弈論模型與核安全解析
第二節 現實主義的核安全研究視角
第三章 冷戰年代的美蘇核威懾及其啟示
**節 作為美蘇核對峙邏輯基礎的核威懾理論
第二節 冷戰時期的美國核威懾戰略
第三節 冷戰時期的蘇聯核威懾戰略
第四節 冷戰時期美蘇核威懾戰略
第四章 美蘇核威脅與中國核安全理念的初步形成
**節 20世紀50年代美國對中國的三次核恐嚇
第二節 蘇聯對中國的核援助與核訛詐
第三節 蘇美聯手限制中國發展核武器的企圖
第四節 中國核安全理念的初步形成
下篇
第五章 俄美核裁軍的起步《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廢止
**節 《中導條約》及其提供的核裁軍經驗
第二節 《**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談判、簽署與實施
第三節 《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從簽署到廢止
第六章 《莫斯科條約》與傳統戰略削減模式的顛覆
第七章 俄美聯手推動獨聯體三國的無核化進程
第八章 美國對原蘇聯地區的防止核擴散援助
第九章 俄美關系中NMD問題的出現及其含義
結語 “9·11”后美俄核安全理念變化的比較分析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