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物·古建·遺產——首屆全國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長培訓班講義 版權信息
- ISBN:7540216131
- 條形碼:9787540216139 ; 978-7-5402-161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物·古建·遺產——首屆全國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長培訓班講義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中國文物研究所主編,集合國內各文物研究院及高校學者共同編寫
★以真實準確的數據和大量有據可查的史料,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國家級和世界級文物、古建、遺產的概況、修復、保護、規劃等
文物·古建·遺產——首屆全國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長培訓班講義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中國先進文化與古建保護修復”、“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鄉土建筑保護十議”、“建筑考古學”等文章22篇。
文物·古建·遺產——首屆全國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長培訓班講義文物·古建·遺產——首屆全國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長培訓班講義 前言
中國文物建筑如同一石刻的史學年鑒,一磚一瓦都在譜寫著歷史的篇章,一梁一柱都在訴說著文明的變遷。五千多年的中國建筑經過漫長的時間洗禮和空間演變,濃縮結晶成了當今珍貴異常的人類文化遺產。滿載歷史滄桑和文化底蘊的古代建筑展現在世人面前時,那種豐厚的歷史價值、絕倫的藝術價值和深刻的科學價值都對人們產生了強大的震憾力和民族自豪感。
文物建筑作為不可移動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和標志,是多種歷史信息的載體,這些被蘊涵的歷史信息是其存在的基礎和本質特征。文物建筑比較全面地記錄著一個或幾個歷史階級人類生活的諸多方面,對其保護就是盡可能地保留、保持并反映其中的信息。文物建筑的保護目標與其它文物完全一致,但由于其自身的性質、特點、尺度及功能等因素,保護也需要更多地綜合方法、涵蓋著石質、木質、生物、化學、環境等諸多學科。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物建筑保護就成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不可回避的重大問題;在中國這個特定的地區、特定的歷史階段,文物建筑保護的興起已成必然。與國際上百年來文物建筑保護學科發展的歷程相比,我國文物建筑保護盡管歷史短,手段少,經費缺,但發展仍十分迅速。近年來從工程實踐到管理類型、規模、深度已經逐漸與國際同類行業接軌,許多建筑院校也開展了文物建筑保護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目前仍處在一個經濟建設初步發展的過程。
五六十年代發生在發達國家的城市與環境問題不幸地在中國大地上重演,文物建筑不加保護的拆毀和搬遷更為嚴重,許多地方把文物建筑作為旅游休閑的搖錢樹而無限制地開發。這些情況的出現有許多因素,從文物建筑保護自身角度來講,學科本身的不成熟是重要原因。在教育方面,我國目前各界對文物建筑保護的學科與名稱還存在差異,而原有的建筑歷史及理論專業與文物建筑保護有一定的差異。在文物建筑保護研究方面,中國學者基礎理論較弱,研究成果較少、研究條件相對較差,在很多方面還是空白,這種滯后性對文物建筑保護實踐無疑產生了不良影響。為使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能夠適應當前的國內外形勢,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物研究所開展了全國省級文物古建研究所(保護中心)所長(主任)專業管理的培訓工作。目的在于:掌握政策法規,學習基礎理論,提高管理能力,增強業務素質,使受培訓者在領導管理機構、組織業務實施,促進行業發展等方面都得到一個顯著的提高;并積極編制教學大綱、整理學員論文,對教學研討,實習實踐報告等教學成果進行轉化,服務于行業工作的深入發展;建立所長信息動態數據庫,為今后輪訓提供基礎資料。同時要求培訓單位不斷總結培訓、教學經驗,在培訓模式、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組織安排等方面,為持續發展的培訓工作提供借鑒。中國文物研究所根據國家文物局的培訓目標、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師選聘和教材編寫等方面要求制定了詳盡的培訓計劃、實施組織和保障措施,全國省級文物古建研究所(保護中心)所長(主任)專業管理培訓班于2003年10月13日正式開班,來自全國19個省、直轄市的22名省級文物古建研究所(保護中心)所長(主任)參加了為期2個月高強度、大信息量的脫產學習。培訓期內,特別邀請了35名國內外知名的古建筑保護工作專家、學者授課,按計劃開設課程16門類,理論教學200余學時、報告14場、文保論壇15次、外地考察實習3處,以及多次近地現場考察。在本次培訓工作中,國家文物局寄予了高度的重視,多位領導親自講學;中國文物研究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領導跟蹤每個階段和環節的具體工作,培訓中心無疑付出了相當大的勞動;各省、直轄市的文物主管部門對這次培訓給予了有力的支持,派出本系統的骨干參加學習。特別使我們感動的是,所有被邀請授課的專家、學者,他們不同程度地克服了因身體不適、業務繁忙、交通不便和天氣不利等困難,不遺余力地傳授技藝;如王仲杰先生帶病堅持登上講臺。每位學員在工作單位都是領導,他們克服了許多困難,集中精力專心學習,很快就完成了從領導到學生、從工作到學習的轉變,令人敬佩。
開設的16門類課程包括政治理論、政策法規、行政管理、專業理論、專題研討、現場實習六大方向;理論教學都采用了現代化教學設備與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每場報告都是一個精彩的知識點播,內容寬泛、演講精彩,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各位所長(主任)既是本次培訓班中的學員又是長期從事古建筑保護的實踐工作者,所以我們請每位學員開學前準備一份報告,在學習期間開辟文保論壇,互相交流各地各自的實踐經驗,共同促進我國文物事業的發展,效果非常顯著。可謂耕耘頗深,收獲頗豐。
本次“全國省級文物古建研究所(保護中心)所長(主任)專業管理培訓班”是國家文物局系列培訓班的**期,經專家驗收評估是比較成功的。現在匯編的“全國省級文物古建研究所(保護中心)所長(主任)專業管理培訓班講義”應該說是其中計劃的一項轉化成果,盡管因故不夠完整,有所遺憾,但對促進我國古建筑乃至整個文物保護事業的全面發展無疑具有很大的啟迪意義。*后,感謝為**期“全國省級文物古建研究所(保護中心)所長(主任)專業管理培訓班”工作付出辛苦的各級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協助支持單位、各位學員及其服務人員,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將永遠記載你們的一份努力。
文物·古建·遺產——首屆全國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長培訓班講義 節選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