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
高校領導體制與干部管理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高校領導體制與干部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7810932969
- 條形碼:9787810932967 ; 978-7-81093-296-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領導體制與干部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從高校領導體制與院(系)管理模式、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的優化組合、高校黨政領導班子的團結協同、高校干部的素質要求與能力建設、高校干部的選拔使用與考察識別、高校干部的教育與培訓、高校干部的管理與監督、高!半p戶挑”干部的壓力?
高校領導體制與干部管理 目錄
序 /1
**章 高校領導體制與院(系)管理模式 /1
**節 高校領導體制的沿革與比較 /1
一、高校領導體制的含義 /1
二、高校領導體制與管理體制的區別 /3
三、高校領導體制的變革及特點 /5
四、高校領導體制的比較與遴選 /9
第二節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14
一、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內涵實質 /14
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踐經驗 /17
三、改革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21
第三節 院(系)黨政關系與管理模式 /25
一、院(系)黨政關系存在的問題 /26
二、院(系)黨政關系的處理策略 /28
三、院(系)管理體制的幾種模式 /35
第二章 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的優化組合 /39
**節 領導班子群體結構的概念 /40
第二節 領導班子群體結構優化的意義 /41
一、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適應高校快速發展的需要 /41
二、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增強高校領導班子整體效能的需要 /42
三、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實現對高校科學領導的需要 /42
四、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充分發揮班子個體成員特長和作用的需要 /43
第三節 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優化組合 /43
一、年齡結構優化組合 /44
二、專兼結構優化組合 /45
三、專業結構優化組合 /46
四、氣質結構優化組合 /47
五、知識結構優化組合 /49
六、智能結構優化組合 /49
第三章 高校黨政領導班子的團結協同 /51
**節 團結協同的內涵及其重要作用 /51
一、團結協同的內涵 /51
二、團結協同的重要作用 /52
第二節 加強團結協同的一般途徑 /54
一、目標是團結協同的基礎 /54
二、制度是團結協同的保證 /55
三、感情是團結協同的紐帶 /56
四、正職是團結協同的主體 /57
五、方法是團結協同的橋梁 /58
第三節 團結協同應遵循的原則 /60
一、相互尊重的原則 /60
二、彼此包容的原則 /60
三、善于妥協的原則 /61
四、嚴以律己的原則 /62
第四節 團結協同需要注意的問題 /63
一、忌氣量狹窄 /63
二、忌爭功諉過 /64
三、忌互相拆臺 /64
四、忌爭權逞威 /64
五、忌感情用享 /65
六、忌背后議論 /65
七、忌偏聽偏信 /66
八、忌分工分家 /66
九、忌爭強奸勝 /67
十、忌夫人參政 /67
第四章 高校干部的素質要求與能力建設 /68
**節 素質的含義、特點及高校干部具備良好素質的必要性 /68
一、素質的含義 /68
二、干部素質的特點 /69
三、高校干部具備良好素質的必要性 /70
第二節 高校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72
一、合格的政治素質 /72
二、優良的道德素質 /74
三、健康的身心素質 /75
四、全面的文化素質 /75
第三節 高校不同崗位的領導干部素質的特殊要求 /76
一、校級主要領導素質的特殊要求 /76
二、機關主要部門負責人素質的特殊要求 /84
三、院(系)黨政主官素質的特殊要求 /88
第四節 高校干部能力建設 /89
一、學習能力 /90
二、認識能力 /92
三、調研能力 /93
四、執行能力 /94
五、協調能力 /94
六、創新能力 /95
七、引領能力 /97
八、口頭表達能力 /97
九、信息捕捉能力 /98
十、抓落實能力 /98
第五章 高校干部的選拔使用與考察識別 /100
**節 堅持高校干部選拔使用原則 /100
一、黨管干部、民主集中的原則 /101
二、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 /102
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103
四、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 /104
五、依法合規、按章辦事的原則 /105
第二節 完善高校干部選拔使用制度 /106
一、民主推薦和組織考察制度 /106
二、討論決定和任前公示制度 /115
三、任職試用期制度 /118
四、聘任制和任期制 /120
五、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制度 /123
第三節 高校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主要“關節” /127
一、把準考察內容 /128
二、遵循考察原則 /131
三、完善考察方法 /132
四、優化考察組織 /135
第四節 考察識別高校千部的辯證思考 /136
一、品德與才能的考辨 /137
二、實績與素質的考辨 /138
三、文憑與水平的考辨 /140
四、資歷與能力的考辨 /141
五、民意測驗票的考辨 /142
六、長處與短處的考辨 /144
第六章 高校干部的教育與培訓 /146
**節 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46
第二節 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組織與保障措施 /150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干部培訓工作責任制 /150
二、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干部教育培訓長效機制 /151
三、健全投入機制,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 /153
第三節 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 /154
一、堅持教育培訓原則 /154
二、豐富教育培訓內容 /156
三、改進教育培訓形式 /157
四、創新教育培訓方法 /159
第七章 高校干部管理與監督 /163
**節 高校干部管理監督 /163
一、高校干部管理監督的目標、內容、形式和重點 /163
二、構建科學的高校干部管理監督機制 /165
三、加強高校干部管理監督的主要措施 /168
第二節 高校干部激勵機制 /171
一、目標激勵 /171
二、榮譽激勵 /172
三、信任激勵 /172
四、榜樣激勵 /173
五、參與激勵 /173
六、培訓激勵 /174
七、物質激勵 /174
八、需要激勵 /175
第三節 高校干部考核評價機制 /175
一、考核評價的基本程序 /176
二、考核評價的重點環節 /178
三、考核評價的主要渠道 /180
四、考核評價檔案的歸類 /181
五、考核評價結果的運用 /182
第四節 高校干部能上能下機制 /183
一、建立干部能者“上”的激勵機制 /184
二、疏通不稱職干部“下”的渠道 /185
第八章 高!半p肩挑”干部的壓力及其對策 /193
**節 “雙肩挑”干部面臨的壓力 /193
一、精力上處于超負荷狀杰 /194
二、撓頭事纏繞不休 /194
三、專業知識發展受到牽制 /195
四、管理能力難以適應高校建設的需要 /195
第二節 減輕“雙肩挑”干部壓力的對策 /196
一、完善黨政工作管理機制,為“雙肩挑”干部“分流減壓” /196
二、開展“高校扶貧”活動,幫助“雙肩挑”干部擺脫“干擾源” /198
三、實行“勞動計量取酬”政策,啟動“雙肩挑”干部的“內在動力” /200
四、搞好選拔和培訓,增強“雙肩挑”干部隊伍的“雙素功能” /201
第九章 高校后備干部“苗子”的選拔與培養 /203
**節 明確標準和程序,避免“識苗”的盲目性 /203
一、“識苗”的標準 /204
二、“苗子”的資格 /206
三、確定后備干部“苗子”的程序 /206
第二節 精心識別和選擇,提高“選苗”的準確性 /208
一、要注意在節骨眼上識別選擇”苗子” /208
二、要注意在考察其發展基礎中識別選擇“苗子” /208
三、要在比較中識別選擇“苗子” /209
四、要依靠群體“伯樂”識別選擇“苗子” /209
第三節 抓好統籌規劃,保證“定苗”的合理性 /210
一、備足“苗子”的數量 /210
二、拉開“苗子”的年齡梯次 /210
三、確定好“苗子”的發展方向 /211
第四節 采取有力措施,增強“育苗”的有效性 /211
一、崗前培訓 /212
二、早壓擔子 /212
三、帶奸徒弟 /212
四、代職見習 /213
五、輪崗鍛煉 /213
六、召開小型研究會 /214
七、設立助理崗位 /214
參考文獻 /217
后記 /223
**章 高校領導體制與院(系)管理模式 /1
**節 高校領導體制的沿革與比較 /1
一、高校領導體制的含義 /1
二、高校領導體制與管理體制的區別 /3
三、高校領導體制的變革及特點 /5
四、高校領導體制的比較與遴選 /9
第二節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14
一、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內涵實質 /14
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踐經驗 /17
三、改革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21
第三節 院(系)黨政關系與管理模式 /25
一、院(系)黨政關系存在的問題 /26
二、院(系)黨政關系的處理策略 /28
三、院(系)管理體制的幾種模式 /35
第二章 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的優化組合 /39
**節 領導班子群體結構的概念 /40
第二節 領導班子群體結構優化的意義 /41
一、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適應高校快速發展的需要 /41
二、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增強高校領導班子整體效能的需要 /42
三、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實現對高校科學領導的需要 /42
四、優化高校領導班子群體結構,是充分發揮班子個體成員特長和作用的需要 /43
第三節 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優化組合 /43
一、年齡結構優化組合 /44
二、專兼結構優化組合 /45
三、專業結構優化組合 /46
四、氣質結構優化組合 /47
五、知識結構優化組合 /49
六、智能結構優化組合 /49
第三章 高校黨政領導班子的團結協同 /51
**節 團結協同的內涵及其重要作用 /51
一、團結協同的內涵 /51
二、團結協同的重要作用 /52
第二節 加強團結協同的一般途徑 /54
一、目標是團結協同的基礎 /54
二、制度是團結協同的保證 /55
三、感情是團結協同的紐帶 /56
四、正職是團結協同的主體 /57
五、方法是團結協同的橋梁 /58
第三節 團結協同應遵循的原則 /60
一、相互尊重的原則 /60
二、彼此包容的原則 /60
三、善于妥協的原則 /61
四、嚴以律己的原則 /62
第四節 團結協同需要注意的問題 /63
一、忌氣量狹窄 /63
二、忌爭功諉過 /64
三、忌互相拆臺 /64
四、忌爭權逞威 /64
五、忌感情用享 /65
六、忌背后議論 /65
七、忌偏聽偏信 /66
八、忌分工分家 /66
九、忌爭強奸勝 /67
十、忌夫人參政 /67
第四章 高校干部的素質要求與能力建設 /68
**節 素質的含義、特點及高校干部具備良好素質的必要性 /68
一、素質的含義 /68
二、干部素質的特點 /69
三、高校干部具備良好素質的必要性 /70
第二節 高校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72
一、合格的政治素質 /72
二、優良的道德素質 /74
三、健康的身心素質 /75
四、全面的文化素質 /75
第三節 高校不同崗位的領導干部素質的特殊要求 /76
一、校級主要領導素質的特殊要求 /76
二、機關主要部門負責人素質的特殊要求 /84
三、院(系)黨政主官素質的特殊要求 /88
第四節 高校干部能力建設 /89
一、學習能力 /90
二、認識能力 /92
三、調研能力 /93
四、執行能力 /94
五、協調能力 /94
六、創新能力 /95
七、引領能力 /97
八、口頭表達能力 /97
九、信息捕捉能力 /98
十、抓落實能力 /98
第五章 高校干部的選拔使用與考察識別 /100
**節 堅持高校干部選拔使用原則 /100
一、黨管干部、民主集中的原則 /101
二、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 /102
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103
四、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 /104
五、依法合規、按章辦事的原則 /105
第二節 完善高校干部選拔使用制度 /106
一、民主推薦和組織考察制度 /106
二、討論決定和任前公示制度 /115
三、任職試用期制度 /118
四、聘任制和任期制 /120
五、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制度 /123
第三節 高校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主要“關節” /127
一、把準考察內容 /128
二、遵循考察原則 /131
三、完善考察方法 /132
四、優化考察組織 /135
第四節 考察識別高校千部的辯證思考 /136
一、品德與才能的考辨 /137
二、實績與素質的考辨 /138
三、文憑與水平的考辨 /140
四、資歷與能力的考辨 /141
五、民意測驗票的考辨 /142
六、長處與短處的考辨 /144
第六章 高校干部的教育與培訓 /146
**節 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46
第二節 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組織與保障措施 /150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干部培訓工作責任制 /150
二、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干部教育培訓長效機制 /151
三、健全投入機制,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 /153
第三節 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 /154
一、堅持教育培訓原則 /154
二、豐富教育培訓內容 /156
三、改進教育培訓形式 /157
四、創新教育培訓方法 /159
第七章 高校干部管理與監督 /163
**節 高校干部管理監督 /163
一、高校干部管理監督的目標、內容、形式和重點 /163
二、構建科學的高校干部管理監督機制 /165
三、加強高校干部管理監督的主要措施 /168
第二節 高校干部激勵機制 /171
一、目標激勵 /171
二、榮譽激勵 /172
三、信任激勵 /172
四、榜樣激勵 /173
五、參與激勵 /173
六、培訓激勵 /174
七、物質激勵 /174
八、需要激勵 /175
第三節 高校干部考核評價機制 /175
一、考核評價的基本程序 /176
二、考核評價的重點環節 /178
三、考核評價的主要渠道 /180
四、考核評價檔案的歸類 /181
五、考核評價結果的運用 /182
第四節 高校干部能上能下機制 /183
一、建立干部能者“上”的激勵機制 /184
二、疏通不稱職干部“下”的渠道 /185
第八章 高!半p肩挑”干部的壓力及其對策 /193
**節 “雙肩挑”干部面臨的壓力 /193
一、精力上處于超負荷狀杰 /194
二、撓頭事纏繞不休 /194
三、專業知識發展受到牽制 /195
四、管理能力難以適應高校建設的需要 /195
第二節 減輕“雙肩挑”干部壓力的對策 /196
一、完善黨政工作管理機制,為“雙肩挑”干部“分流減壓” /196
二、開展“高校扶貧”活動,幫助“雙肩挑”干部擺脫“干擾源” /198
三、實行“勞動計量取酬”政策,啟動“雙肩挑”干部的“內在動力” /200
四、搞好選拔和培訓,增強“雙肩挑”干部隊伍的“雙素功能” /201
第九章 高校后備干部“苗子”的選拔與培養 /203
**節 明確標準和程序,避免“識苗”的盲目性 /203
一、“識苗”的標準 /204
二、“苗子”的資格 /206
三、確定后備干部“苗子”的程序 /206
第二節 精心識別和選擇,提高“選苗”的準確性 /208
一、要注意在節骨眼上識別選擇”苗子” /208
二、要注意在考察其發展基礎中識別選擇“苗子” /208
三、要在比較中識別選擇“苗子” /209
四、要依靠群體“伯樂”識別選擇“苗子” /209
第三節 抓好統籌規劃,保證“定苗”的合理性 /210
一、備足“苗子”的數量 /210
二、拉開“苗子”的年齡梯次 /210
三、確定好“苗子”的發展方向 /211
第四節 采取有力措施,增強“育苗”的有效性 /211
一、崗前培訓 /212
二、早壓擔子 /212
三、帶奸徒弟 /212
四、代職見習 /213
五、輪崗鍛煉 /213
六、召開小型研究會 /214
七、設立助理崗位 /214
參考文獻 /217
后記 /223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