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Pro/ENGINEER Wildfire 2.0基礎教程-(附光盤) 版權信息
- ISBN:7115155194
- 條形碼:9787115155191 ; 978-7-115-1551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Pro/ENGINEER Wildfire 2.0基礎教程-(附光盤) 本書特色
本書以Pro/ENGINEER Wildfire 2.0(野火版2.0)的設計軟件為背景,接合編寫組多位專家從事機械設計/制圖教學/三維CAD軟件應用培訓的豐富經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Pro/ENGINEER Wildfire 2.0各種實體創建編輯功能,并接合實例詳細說明了軟件的操作過程、操作技巧及創建思路。此外,本書還另附光盤1張,內容包括本書部分實例操作語音視頻教程、各個章節的實例源文件和課后習題源文件。
Pro/ENGINEER Wildfire 2.0基礎教程-(附光盤)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pro/engineer wildfire 2.0(野火版2.0)的各種基本功能的操作方法、操作技巧和應用實例。主要內容包括軟件介紹、基本操作、二維草圖繪制、基本實體特征、基準圖元、零件設計、曲面設計、裝配設計、裝配分析、工程圖、模具設計等。
本書另附光盤1張,內容包括本書部分實例操作語音視頻教程、各個章節的實例源文件和課后習題源文件。
本書是國家制造業信息化三維cad認證培訓指定教材,也可作為各類院校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的教材及相關培訓班的培訓用書。此外,對于設計人員和三維cad愛好者來說,本書也是一本很好的自學教材
Pro/ENGINEER Wildfire 2.0基礎教程-(附光盤) 目錄
1.1 pro/engineer wildfire 2.0工作界面
1.2 主菜單簡介
1.2.1 文件
1.2.2 編輯
1.2.3 視圖
1.2.4 插入
1.2.5 分析
1.2.6 信息
1.2.7 應用程序
1.2.8 工具
1.3 鼠標的功能
1.4 環境參數的配置
1.4.1 參數的配置
1.4.2 環境配置參數的加載
1.5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2章 二維草圖
2.1 草圖界面簡介
2.2 草圖的繪制和編輯
2.2.1 草圖的繪制
2.2.2 草圖的編輯
2.3 草圖的幾何約束
2.4 草圖的尺寸標注與修改
2.4.1 尺寸標注
2.4.2 尺寸修改
2.5 操作實例
2.5.1 標志
2.5.2 不規則六邊形變成規則六邊形
2.6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3章 基本實體特征
3.1 拉伸特征
3.1.1 拉伸特征的長出和切除
3.1.2 拉伸特征操作實例:拖拉機連桿
3.2 旋轉特征
3.2.1 旋轉特征的長出和切除
3.2.2 旋轉特征操作實例:拖拉機活塞
3.3 掃描特征
3.3.1 掃描特征的長出和切除
3.3.2 掃描特征操作實例:鼓風機上罩
3.4 混合特征
3.4.1 混合特征的長出和切除
3.4.2 混合特征操作實例一:五角星
3.4.3 混合特征操作實例二:銑刀
3.5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4章 基準圖元
4.1 基準平面
4.1.1 基準平面的方向及用途
4.1.2 基準面的創建方式
4.2 基準軸
4.2.1 基準軸的用途
4.2.2 基準軸的創建方式
4.3 基準點
4.3.1 基準點的用途
4.3.2 基準點的創建方式
4.4 基準坐標系
4.4.1 基準坐標系的用途
4.4.2 基準坐標系的創建
4.5 基準曲線
4.6 基準圖形
4.7 綜合舉例:勺子
4.8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5章 零件設計基本特征的創建和操作
5.1 圓孔特征
5.1.1 圓孔的類型
5.1.2 圓孔的定位方式
5.1.3 圓孔特征的創建
5.2 圓角特征
5.2.1 圓角特征面板
5.2.2 圓角集設定
5.3 倒角特征
5.3.1 邊倒角
5.3.2 拐角倒角
5.4 殼特征
5.5 筋特征
5.6 陣列與復制
5.6.1 陣列
5.6.2 特征復制
5.6.3 群組
5.6.4 特征成組操作實例一:旋轉扶梯
5.6.5 特征成組操作實例二:高級編組陣列
5.7 特征的修改
5.7.1 特征的刪除、抑制和恢復
5.7.2 特征尺寸修改
5.8 特征的基本操作
5.8.1 特征重定義
5.8.2 特征重排序
5.8.3 插入特征
5.9 特征生成失敗的解決
5.10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6章 零件設計高級實體特征
6.1 變剖面掃描
6.1.1 剖面定位方式
6.1.2 創建變剖面掃描特征的操作步驟
6.1.3 關系式在變剖面掃描特征中的使用
6.1.4 變剖面掃描特征操作實例:礦泉水瓶
6.2 掃描混合特征
6.2.1 掃描混合特征選項
6.2.2 創建掃描混合特征的操作步驟
6.2.3 掃描混合特征操作實例
6.3 螺旋掃描特征
6.3.1 螺旋掃描特征的操作步驟
6.3.2 變節距的控制
6.3.3 螺旋掃描操作實例一:螺母
6.3.4 螺旋掃描操作實例二:螺栓
6.4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7章 零件設計扭拉特征
7.1 拔模
7.2 耳特征(ear)
7.3 唇特征
7.4 環形彎曲
7.5 脊線彎曲
7.6 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零件設計曲面特征
8.1 基本曲面特征
8.1.1 以拉伸的方式創建曲面
8.1.2 以旋轉的方式創建曲面
8.1.3 以掃描的方式創建曲面
8.1.4 以混合的方式創建曲面
8.2 曲面的合并
8.3 曲面的修剪
8.4 曲面的延伸
8.5 曲面的轉換
8.5.1 復制曲面與偏置曲面
8.5.2 曲面移動
8.5.3 曲面鏡像
8.5.4 綜合舉例:足球
8.6 高級曲面的構建
8.6.1 變截面掃描曲面
8.6.2 掃描混合曲面
8.6.3 邊界混合曲面
8.6.4 n邊構面
8.7 曲面長出或切除實體特征
8.7.1 曲面長出實體
8.7.2 曲面切除實體
8.8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9章 實用操作與管理
9.1 用戶定義特征庫(udf庫)
9.2 數據共享
9.3 家族表(族表)
9.4 圖層(layer)
9.5 快捷鍵(映射鍵)
9.6 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 零件裝配和分析
10.1 零件裝配的意義和裝配順序
10.2 零件裝配的工具和裝配約束類型
10.2.1 裝配的工具
10.2.2 裝配約束類型
10.2.3 零件的裝配
10.3 裝配元件的重復使用與陣列
10.3.1 裝配元件的重復使用
10.3.2 裝配元件的陣列
10.4 裝配元件的切除
10.5 裝配模型的分析和檢查
10.5.1 質量屬性參數分析
10.5.2 裝配模型間隙分析
10.5.3 裝配模型干涉分析
10.6 裝配爆炸視圖的創建和修改
10.7 綜合舉例一:雙活塞啟動(自頂向下)
10.8 綜合舉例二:風扇搖頭加旋轉(自底向上)
10.9 機構的連接和運動仿真
10.9.1 機構的連接方式
10.9.2 定義驅動與運動
10.10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1章 零件和裝配體的工程圖
11.1 工程圖的圖框制作及調用
11.1.1 創建格式圖框
11.1.2 格式圖框的調用
11.2 工程圖的參數配置
11.3 工程圖的視圖類型及創建
11.3.1 一般視圖
11.3.2 投影視圖
11.3.3 輔助視圖
11.3.4 局部放大視圖
11.3.5 旋轉視圖
11.3.6 半視圖
11.3.7 截斷視圖
11.3.8 局部視圖
11.3.9 表面視圖
11.3.10 剖面視圖
11.4 工程圖的視圖編輯
11.4.1 視圖的移動
11.4.2 視圖的刪除
11.4.3 視圖的拭除和恢復
11.4.4 視圖的修改
11.5 工程圖的尺寸及尺寸公差的創建和修改
11.5.1 標注尺寸的顯示和拭除
11.5.2 標注尺寸的創建
11.5.3 尺寸公差的標注
11.5.4 尺寸的整理
11.5.5 尺寸屬性的編輯
11.5.6 標注尺寸在視圖間切換顯示
11.6 工程圖的幾何公差的創建與修改
11.6.1 設置參考基準
11.6.2 幾何公差的創建
11.7 工程圖的表面粗糙度和注釋的創建與修改
11.7.1 表面粗糙度
11.7.2 注釋的創建
11.8 工程圖的輸出方法
11.8.1 dxf/dwg文件格式輸出
11.8.2 圖紙的打印
11.9 制作零件的工程圖范例
11.10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2章 模具設計
12.1 模具設計的流程
12.2 綜合舉例一:臉盆
12.3 綜合舉例二:凳子
12.4 綜合舉例三:吹風機
12.5 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附錄 常用快捷鍵列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