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事法評論2001年(第8卷) 版權信息
- ISBN:7562020469
- 條形碼:9787562020462 ; 978-7-5620-2046-2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事法評論2001年(第8卷) 內容簡介
本論叢為刑事法研究提供了一個理論陣地。它將這那些達到相當學術“水準”且具有獨立見解長篇論文提供發表的機會。我們深信,《刑事法評論》必將為推動與繁榮我國的刑事法理論研究作出獨特的貢獻。
《刑事法評論》編輯之機對新世界刑法理論的發展前景的以抒我見:
一是思想性。刑法理論,無論是規范刑法學還是理論刑法學,都應當進一步強調思想性。這里的思想性,是指刑法理論不僅要關注法條及其適用,關注理論及其論證,更應當關注刑法理論的人文關系。在當前建設法治國的社會背景下,刑事法治應當成為刑法理論的價值追求。
二是學術性。面向新世紀,刑法理論應當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學術水準。只有這樣,才能推理我國刑法理論的發展。因此,必須強調刑法理論的學術性。
三是規范性。刑法學是一門以刑法規范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同時,在刑法理論中又要引入一定的規范,這就是學術規范。對于刑法理論的發展來說,學術規范至關重要。
本著思想性、學術性、規范性的要求,本卷展示了刑事法理論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刑事法評論2001年(第8卷) 目錄
[犯罪構成研究]
罪刑法定視野中的犯罪構成
犯罪客體論
客觀歸責理論及其對我國犯罪構成的意義
期待可能性理論研究
犯罪的加重構成
[刑事程序研究]
刑事程序價值的基本內容及其實現
刑事簡易程序的正當性研究
論檢偵一體化改革與刑事程序之重構
控辯平衡的程序保障
[理論前沿]
回應社會的刑法
[刑法學人]
我所認識的邱興隆:其人其事與其書
[福柯與刑法]
刑事理論與刑事制度
刑罰的社會
關于阿蒂加監獄的對話
蘇維埃犯罪的政治學
犯罪學學:一種特殊知識的誕生
新的繪圖員
[專題研究]
犯罪的質和本質
行使權利與財產罪問題比較研究
中國監獄制度:評論與完善
現代美國犯罪社會學理論述評
刑事法評論2001年(第8卷) 作者簡介
陳興良,1957年3月生,浙江義烏人。1981年12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習刑法.1984年12月獲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5月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等職。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