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500456441
- 條形碼:9787500456445 ; 978-7-5004-5644-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在歷史災荒資料量化分析的基礎上討論了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的時空分布態勢,同時參照現代災害學理論,從技術和政策兩個層面概括論述了農業減災措施的發展變化情況,并對傳統農業時代農業減災思想的早期形態做了比較全面細致的梳理和評價。
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 目錄
序:為了未來的歷史研究
內容摘要
**章 農業災害史研究導言
一農業災害史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農業災害史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三農業災害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農業災害史研究的理論基礎
五農業災害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六農業災害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創新之處
第二章 周秦兩漢時期古代農業災害系統初現
一水旱蝗災主導型的農業災害系統結構
二農業災害呈現時空不平衡分布態勢
三農業災害沖擊波在社會經濟領域多次放大
四暖期氣候波動和統一國家的形成對農業災害的影響
第三章 周秦兩漢時期農業防災抗災技術全面發展
一工程技術措施在水旱災害防治中廣泛應用
二農作技術措施取得防災減災功效
三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在農業減災中初步應用
第四章 周秦兩漢時期荒政制度的體制化發展
一荒政十二及其所代表的減災制度
二倉庫建設和倉儲制度發展
三災荒賑救制度的體制建設
四給田貸糧發展生產
五稽檢懲處枉法官吏
第五章 周秦兩漢時期農業減災思想形成發展
一傳統農業災害觀初步形成
二傳統農業減災思想確立
第六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古代農業災害系統趨于完善
一農業災害系統要素構成發生變化
二農業災害在大范圍內頻繁發生
三農業災害對脆弱社會系統的多方面打擊
四農業孕災環境的極端變化
第七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農業防災抗災技術改進提高
一維修改造水利工程減災防災
二北方抗旱保墑農作技術體系的減災成效
三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在農業減災中的傳承改進
第八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荒政制度的曲折發展
一倉儲制度的繼承和發展
二災荒賑救制度發展
三廣施借貸加強農墾
四檢恤制度有所加強
第九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傳統農業減災思想的傳承演進
一傳統農業災害觀逐步發展
二農業災害防治思想在繼承中緩慢發展
三抗災救災思想的轉化和發展
結束語
附件一:周秦兩漢時期農業災害信息及災度等級量化表
附件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農業災害信息及災度等級量化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內容摘要
**章 農業災害史研究導言
一農業災害史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農業災害史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三農業災害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農業災害史研究的理論基礎
五農業災害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六農業災害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創新之處
第二章 周秦兩漢時期古代農業災害系統初現
一水旱蝗災主導型的農業災害系統結構
二農業災害呈現時空不平衡分布態勢
三農業災害沖擊波在社會經濟領域多次放大
四暖期氣候波動和統一國家的形成對農業災害的影響
第三章 周秦兩漢時期農業防災抗災技術全面發展
一工程技術措施在水旱災害防治中廣泛應用
二農作技術措施取得防災減災功效
三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在農業減災中初步應用
第四章 周秦兩漢時期荒政制度的體制化發展
一荒政十二及其所代表的減災制度
二倉庫建設和倉儲制度發展
三災荒賑救制度的體制建設
四給田貸糧發展生產
五稽檢懲處枉法官吏
第五章 周秦兩漢時期農業減災思想形成發展
一傳統農業災害觀初步形成
二傳統農業減災思想確立
第六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古代農業災害系統趨于完善
一農業災害系統要素構成發生變化
二農業災害在大范圍內頻繁發生
三農業災害對脆弱社會系統的多方面打擊
四農業孕災環境的極端變化
第七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農業防災抗災技術改進提高
一維修改造水利工程減災防災
二北方抗旱保墑農作技術體系的減災成效
三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在農業減災中的傳承改進
第八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荒政制度的曲折發展
一倉儲制度的繼承和發展
二災荒賑救制度發展
三廣施借貸加強農墾
四檢恤制度有所加強
第九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傳統農業減災思想的傳承演進
一傳統農業災害觀逐步發展
二農業災害防治思想在繼承中緩慢發展
三抗災救災思想的轉化和發展
結束語
附件一:周秦兩漢時期農業災害信息及災度等級量化表
附件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農業災害信息及災度等級量化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 作者簡介
卜風賢 男,生于1966年3月,甘肅靜寧縣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歷史與文化研究所工作,博士,副教授。2002年1月—2003年1月在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承擔Li Fellowship研究王作;2003年10月—2004年l0月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項目。2005年5月進入陜西師范大學西北環發中心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災害史、農業經濟史、農業減災與農村社會發展,在《光明日報》理論版、《史學理論研究》、《中國農史》、《農業考古》等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已出版著作2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