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信息安全職業技能培訓教程-(高級管理員級) 版權信息
- ISBN:703005086X
- 條形碼:9787030050861 ; 978-7-03-005086-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安全職業技能培訓教程-(高級管理員級) 目錄
第1章防火墻理論和應用
1.1防火墻概論
1.1.1防火墻定義
1.1.2防火墻的優點
1.1.3防火墻的弱點
1.2防火墻的基本結構
1.2.1屏蔽路由器
1.2.2雙宿主機防火墻
1.2.3屏蔽主機防火墻
1.2.4屏蔽子網防火墻
1.2.5其他的防火墻結構
1.2.6典型的防火墻結構
1.3防火墻的模型與分類
1.3.1防火墻的模型
1.3.2防火墻的分類
1.3.3各類防火墻的優缺點
1.4包過濾技術
1.4.1包過濾原理
1.4.2包過濾模型
1.4.3包過濾技術
4.4包過濾技術優缺點
1.5網絡地址翻譯技術
1.5.1NAT相關術語
1.5.2靜態網絡地址翻譯技術
1.5.3動態網絡地址翻譯技術
1.5.4網絡地址端口轉換
1.5.5網絡地址翻譯技術實現負載均衡
1.5.6網絡地址翻譯技術處理網絡地址交迭
1.5.7網絡地址翻譯技術優缺點
1.6網絡代理技術
1.6.1應用層代理
1.6.2應用層代理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1.6.3電路級代理
1.7防火墻使用與配置
1.7.1防火墻配置概述
1.7.2CiscolOS防火墻特征集
1.7.3配置CiscolOS防火墻包過濾功能
1.7.4CiscoIOS防火墻NAT配置.
1.7.5基于Linux的防火墻Iptables原理和配置
1.7.6ISA防火墻使用與配置
1.8習題
第2章入侵檢測技術理論和應用
2.1入侵檢測簡介
2.1.1入侵檢測的概念
2.1.2入侵檢測的作用
2.1.3入侵檢測在P2DR網絡安全模型中的位置
2.1.4發展入侵檢測的緊迫性
2.1.5入侵檢測的發展過程
2.1.6入侵檢測系統與傳統安全機制
2.1.7入侵的途徑與過程
2.1.8相關術語
2.2入侵檢測的模型、分類和工作模式
2.2.1通用入侵檢測模型
2.2.2層次化的入侵檢測模型
2.2.3SNMP.IDSM模型
2.2.4入侵檢測的分類
2.2.5入侵檢測的工作模式
2.2.6入侵檢測的標準化
2.2.7入侵響應技術
2.3入侵檢測的主要方法與技術
2.3.1誤用檢測
2.3.2異常檢測
2.3.3其他檢測技術
2.3.4入侵檢測中采用的相關技術
2.3.5入侵檢測系統的弱點
2.3.6面臨的新問題和要求
2.3.7入侵檢測技術展望
2.4入侵檢測系統的體系結構
2.4.1入侵檢測系統剖析
2.4.2基于網絡的入侵檢測系統和基于主機的入侵檢測系統
2.4.3分布式入侵檢測系統
2.5入侵檢測系統的評測和選擇
2.5.1評價入侵檢測系統性能的標準
2.5.2入侵檢測系統測試評估
2.5.3網絡入侵檢測系統的測試評估
2.5.4測試環境和測試軟件
2.6入侵檢測產品的使用
2.6.1Snort的安裝與配置
2.6.2Snoa的使用
2.6.3商用入侵檢測系統
2.7入侵檢測系統的使用
2.7.1入侵檢測系統的選擇
2.7.2系統部署
2.7.3使用時的觀念
2.8實現一個入侵檢測系統
2.8.1系統設計
2.8.2入侵檢測系統模塊設計
2.8.3創建規則庫
2.8.4入侵檢測系統的實現
2.8.5系統測試
2.8.6部署應用,維護
2.9習題
第3章VPN理論和應用
3.1VPN基礎
3.1.1VPN概念
3.1.2VPN工作原理
3.1.3VPN的特點
3.1.4VPN的實現方式
3.1.5VPN的應用領域
3.1.6VPN的運行平臺
3.1.7VPN的功能
3.2VPN的實現技術
3.2.1隧道技術
3.2.2隧道協議
3.2.3實現VPN的加密技術
3.3構建VPN的方案
3.3.1構建VPN的標準
3.3.2AccessVPN方案
3.3.3InanetVPN方案
3.3.4ExanetVPN方案
3.3.5VPN的構建步驟
3.4習題
第4章數據備份與恢復理論和應用
4.1數據存儲的作用與意義
4.1.1網絡數據安全的重要性
4.1.2我國數據存儲備份的現狀
4.1.3數據被破壞的原因
4.1.4數據存儲的意義
4.2數據存儲技術的現狀
4.2.1SAN的互操作性問題
4.2.2數據存儲標準之爭的問題
4.3存儲優化設計
4.3.1直接連接存儲(Direct—AttachStorage,DAS)
4.3.2網絡附加存儲(Network—AttacStorage,NAS)
4.3.3存儲區域網絡(StorageAreaNetwork,SAN)
4.4存儲保護設計
4.4.1磁盤陣列
4.4.2雙機容錯和集群
4.5存儲管理設計
4.5.1文件和卷管理
4.5.2文件的復制
4.5.3SAN管理
4.6數據存儲技術展望
4.6.1基于:IBA的SAN體系結構
4.6.2數據存儲技術的發展預測
4.6.3數據存儲技術的服務器體系結構的發展趨勢
4.6.4數據存儲技術的發展變化趨勢
4.7數據備份技術
4.7.1數據備份的作用與意義
4.7.2數據備份的定義
4.7.3數據備份的類型
4.7.4數據備份系統的基本構成
4.8災難恢復技術
4.8.1災難恢復的作用與意義
4.8.2災難恢復的定義
4.8.3災難恢復策略
4.8.4災前措施
4.8.5災難恢復計劃
4.8.6災難恢復計劃的測試和維護
4.8.7緊急事件
4.9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策略
4.9.1備份策略的含義
4.9.2備份策略的分類
4.9.3備份策略的規劃
4.9.4實施備份策略應考慮的問題
4.9.5災難恢復策略的規劃
4.10網絡數據備份技術
4.10.1網絡數據備份的意義與目標
4.10.2網絡數據備份的需求分析
4.10.3網絡數據備份的實現
4.10.4網絡數據備份系統
4.11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4.11.1常用數據備份工具
4.11.2常用災難恢復工具簡介
4.11.3MSSQLServer數據庫
4.11.4數據備份的方案實施
4.12習題
附錄1備份軟件的備份架構
附錄2關于在需求分析中所需求的備份資源及介質的選擇
部分練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1.1防火墻概論
1.1.1防火墻定義
1.1.2防火墻的優點
1.1.3防火墻的弱點
1.2防火墻的基本結構
1.2.1屏蔽路由器
1.2.2雙宿主機防火墻
1.2.3屏蔽主機防火墻
1.2.4屏蔽子網防火墻
1.2.5其他的防火墻結構
1.2.6典型的防火墻結構
1.3防火墻的模型與分類
1.3.1防火墻的模型
1.3.2防火墻的分類
1.3.3各類防火墻的優缺點
1.4包過濾技術
1.4.1包過濾原理
1.4.2包過濾模型
1.4.3包過濾技術
4.4包過濾技術優缺點
1.5網絡地址翻譯技術
1.5.1NAT相關術語
1.5.2靜態網絡地址翻譯技術
1.5.3動態網絡地址翻譯技術
1.5.4網絡地址端口轉換
1.5.5網絡地址翻譯技術實現負載均衡
1.5.6網絡地址翻譯技術處理網絡地址交迭
1.5.7網絡地址翻譯技術優缺點
1.6網絡代理技術
1.6.1應用層代理
1.6.2應用層代理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1.6.3電路級代理
1.7防火墻使用與配置
1.7.1防火墻配置概述
1.7.2CiscolOS防火墻特征集
1.7.3配置CiscolOS防火墻包過濾功能
1.7.4CiscoIOS防火墻NAT配置.
1.7.5基于Linux的防火墻Iptables原理和配置
1.7.6ISA防火墻使用與配置
1.8習題
第2章入侵檢測技術理論和應用
2.1入侵檢測簡介
2.1.1入侵檢測的概念
2.1.2入侵檢測的作用
2.1.3入侵檢測在P2DR網絡安全模型中的位置
2.1.4發展入侵檢測的緊迫性
2.1.5入侵檢測的發展過程
2.1.6入侵檢測系統與傳統安全機制
2.1.7入侵的途徑與過程
2.1.8相關術語
2.2入侵檢測的模型、分類和工作模式
2.2.1通用入侵檢測模型
2.2.2層次化的入侵檢測模型
2.2.3SNMP.IDSM模型
2.2.4入侵檢測的分類
2.2.5入侵檢測的工作模式
2.2.6入侵檢測的標準化
2.2.7入侵響應技術
2.3入侵檢測的主要方法與技術
2.3.1誤用檢測
2.3.2異常檢測
2.3.3其他檢測技術
2.3.4入侵檢測中采用的相關技術
2.3.5入侵檢測系統的弱點
2.3.6面臨的新問題和要求
2.3.7入侵檢測技術展望
2.4入侵檢測系統的體系結構
2.4.1入侵檢測系統剖析
2.4.2基于網絡的入侵檢測系統和基于主機的入侵檢測系統
2.4.3分布式入侵檢測系統
2.5入侵檢測系統的評測和選擇
2.5.1評價入侵檢測系統性能的標準
2.5.2入侵檢測系統測試評估
2.5.3網絡入侵檢測系統的測試評估
2.5.4測試環境和測試軟件
2.6入侵檢測產品的使用
2.6.1Snort的安裝與配置
2.6.2Snoa的使用
2.6.3商用入侵檢測系統
2.7入侵檢測系統的使用
2.7.1入侵檢測系統的選擇
2.7.2系統部署
2.7.3使用時的觀念
2.8實現一個入侵檢測系統
2.8.1系統設計
2.8.2入侵檢測系統模塊設計
2.8.3創建規則庫
2.8.4入侵檢測系統的實現
2.8.5系統測試
2.8.6部署應用,維護
2.9習題
第3章VPN理論和應用
3.1VPN基礎
3.1.1VPN概念
3.1.2VPN工作原理
3.1.3VPN的特點
3.1.4VPN的實現方式
3.1.5VPN的應用領域
3.1.6VPN的運行平臺
3.1.7VPN的功能
3.2VPN的實現技術
3.2.1隧道技術
3.2.2隧道協議
3.2.3實現VPN的加密技術
3.3構建VPN的方案
3.3.1構建VPN的標準
3.3.2AccessVPN方案
3.3.3InanetVPN方案
3.3.4ExanetVPN方案
3.3.5VPN的構建步驟
3.4習題
第4章數據備份與恢復理論和應用
4.1數據存儲的作用與意義
4.1.1網絡數據安全的重要性
4.1.2我國數據存儲備份的現狀
4.1.3數據被破壞的原因
4.1.4數據存儲的意義
4.2數據存儲技術的現狀
4.2.1SAN的互操作性問題
4.2.2數據存儲標準之爭的問題
4.3存儲優化設計
4.3.1直接連接存儲(Direct—AttachStorage,DAS)
4.3.2網絡附加存儲(Network—AttacStorage,NAS)
4.3.3存儲區域網絡(StorageAreaNetwork,SAN)
4.4存儲保護設計
4.4.1磁盤陣列
4.4.2雙機容錯和集群
4.5存儲管理設計
4.5.1文件和卷管理
4.5.2文件的復制
4.5.3SAN管理
4.6數據存儲技術展望
4.6.1基于:IBA的SAN體系結構
4.6.2數據存儲技術的發展預測
4.6.3數據存儲技術的服務器體系結構的發展趨勢
4.6.4數據存儲技術的發展變化趨勢
4.7數據備份技術
4.7.1數據備份的作用與意義
4.7.2數據備份的定義
4.7.3數據備份的類型
4.7.4數據備份系統的基本構成
4.8災難恢復技術
4.8.1災難恢復的作用與意義
4.8.2災難恢復的定義
4.8.3災難恢復策略
4.8.4災前措施
4.8.5災難恢復計劃
4.8.6災難恢復計劃的測試和維護
4.8.7緊急事件
4.9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策略
4.9.1備份策略的含義
4.9.2備份策略的分類
4.9.3備份策略的規劃
4.9.4實施備份策略應考慮的問題
4.9.5災難恢復策略的規劃
4.10網絡數據備份技術
4.10.1網絡數據備份的意義與目標
4.10.2網絡數據備份的需求分析
4.10.3網絡數據備份的實現
4.10.4網絡數據備份系統
4.11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4.11.1常用數據備份工具
4.11.2常用災難恢復工具簡介
4.11.3MSSQLServer數據庫
4.11.4數據備份的方案實施
4.12習題
附錄1備份軟件的備份架構
附錄2關于在需求分析中所需求的備份資源及介質的選擇
部分練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