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梭巡于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500453809
- 條形碼:9787500453802 ; 978-7-5004-5380-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梭巡于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小說雖然源遠流長,作品曾經汗牛充棟,但千百年來被視為旁門小
道,不登大雅之堂。擬話本的研究自然是談不上的。近代西學東漸之后,小
說地位得到改善。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于中國學術界一大批飽學之士的
拓殖與耕耘,小說的研究蔚為大觀,獲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對擬話本小說的
專門研究也真正始于此時:“擬話本”這一體式始被作為一個獨立門類的名
稱提出。而鄭振鐸1931年在《小說月報》上發表《明清二代的平話集》一文
,則是**份有關擬話本小說研究的書目提要,具有開山鋪路之價值,揭開
了擬話本研究的序幕。
中國小說由于歷朝的禁毀,兵火的消弭,復加以作為閑書的隨手棄置,
輾轉湮滅,亡佚無存者,不知凡幾;再由于公私藏書家囿于傳統觀念,大多
視小說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罕有插架庋藏者,因此,能逃脫重重劫難保
留下來的寥若晨星,且大多殘闕不全。因此,現代對擬話本小說的研究始自
對小說史料的搜輯。
這種搜輯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國內遺產的鑒別、整理,一是對域
外小說的搜求探訪。而后者所獲,對于小說,尤其是擬話本小說的研究起了
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
首創其功的是董康。董康是前清進士出身,歷任民國要職,曾數度出訪
日本,至公私文庫訪書,寫成了《書舶庸談》。書中所著錄與介紹的中國小
說,尤以話本與擬話本意義為大。博洽如魯迅、胡適,在20年代初期,尚不
知有明代重要的擬話本作品“三言”、“二拍”的存在,此類作品的嚴重亡
佚,自董康的訪書而得到補救。董康引錄了日本內閣文庫所藏小說書目,其
中屬于話本、擬話本的就有元版《全相平話》十五卷,明嘉靖版《清平山堂
》十五種,馮夢龍編著的《古今小說》四十卷、《醒世恒言》四十卷、《喻
世明言》二十四卷,凌濛初著《拍案驚奇》三十九卷,又《宋公明鬧元宵》
雜劇一卷、《二刻拍案驚奇》,金木散人編《鼓掌絕塵》四集四十回,周楫
撰《西湖二集》三十四卷,熊龍峰編印的《張生彩鸞燈傳》、《蘇長公章臺
柳傳》、《馮伯玉風月相思小說》、《孔淑芳雙魚扇墜傳》等各一卷。就中
還鈔引若干種話本集的回目,以裨國內學人得知這些佚作的大略,如《古今
小說》、《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二刻拍案驚奇》、《鼓掌絕塵》
等,且加題跋。在《鼓掌絕塵》目下寫有:“每集一事,雖為言情小說,仍
寓針砭社會。”雖然簡約,仍可助人了解這本從未寓目的明代話本集的內容
。
當時日本青年漢學家倉石武四郎獲明兼善堂本《警世通言》,董氏借觀
并鈔引其回目,且發現與日本《斯文雜志》所載另一版本《警世通言》回目
有異,如倉石本有“樂小舍拼生覓偶”;而《斯文雜志》作“卓文君慧眼識
相如”;倉石本有“旌陽宮鐵樹鎮妖”,《斯文雜志》作“葉法師符合鎮妖
”等。關于版本變異,董康還從鹽谷溫處鈔得其自巴黎所攝印的別本《二刻
拍案驚奇》回目,這實是《型世言》的一個別本,為后人作進一步的研究提
供了寶貴的信息。
P34-35
梭巡于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 目錄
一“擬話本”概念的由來與困惑
二對“擬話本”概念的種種詮釋
三擬話本的流變與界定
四研究對象
**章擬話本研究回顧
**節古、近代對擬話本的研究(1911年以前)
第二節現代對擬話本的研究(1911一1949年)
第三節當代對擬話本的研究(1949一1999年)
**個階段:“文革”前十七年
第二個階段:“文革”時期十年
第三個階段: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年
第二章擬話本繁興的歷史氛圍
**節商業經濟下的文化語境
一明代社會的商業文化
二明代社會的哲學文化精神
第二節擬話本繁興的文學氛圍
一小說批評理論的成熟
二前代的積累與當代的影響
第三節擬話本繁興的物質基礎
第三章建構與解構:擬話本的體制構成及其衍變
**節擬話本體制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擬話本小說體制的衍變
一卷目的衍變
二“入話”和“頭回”的衍變
三篇尾的衍變
第三節擬話本體制衍變的文化意味
一擬話本文體建構與解構的內在規律
二擬話本文體變易的原因
第四章擬話本的敘事研究
**節誰在講述——擬話本的敘述主體
一敘述者、說書人與作者
二說書人:公開的敘述者
第二節如何講述——擬話本的敘事特點
一虛擬情境的修辭策略
二敘述干預:敘述聲音主觀化的突出表現
三程式化的敘事格局
四理念先行與主題提前定位
五靈動的敘事角度
第五章卡里斯馬形象類型
——擬話本角色的文化闡釋
**節符碼化的道德范型
第二節擬話本角色的卡里斯馬類型
一商人形象的卡里斯馬類型
二女性形象的卡里斯馬類型
第三節卡里斯馬形象類型的成因
一卡里斯馬形象類型產生的文化語境
二作家焦慮的審美置換
三程朱理學與古代美學的審美慣例
四主流文化的垂范
第六章擬話本的價值評價
**節擬話本的價值依據
一作為價值主體的作者
二作為價值客體的文本
三擬話本的價值中介
第二節擬話本接受主體的價值取向
一讀者群與接受主體層面
二擬話本接受主體的審美趣味
第三節擬話本的價值評價
一價值與評價
二擬話本批評的標準及價值取向
余論逡巡于雅俗之間
——擬話本的審美品位
一以雅為正的傳統
二第三種文化:雅俗的交融
三雅化的努力
四回俗的必然
五擬話本:逡巡于雅俗之間
附錄擬話本集敘錄
參考書目
后記
梭巡于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 作者簡介
宋若云,女,2000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發表古典文學、對外漢語教學等方面學術研究論文二十余篇及散文若干,主編《中學生古文鑒賞辭典》和《中學生古詩鑒賞辭典》(中國大百科出版社出版),參編、翻譯、校點著作十余部。現供職于中國國家漢辦。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