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國家、公民與行政法 版權信息
- ISBN:7301053444
- 條形碼:9787301053447 ; 978-7-301-05344-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公民與行政法 內容簡介
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是明確行政法性質與功能的關鍵。可以說,這一社會關系既是行政法的現實起點,也是行政法理論的基本起點。但是,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在本質上屬于憲法性問題,它是國家與公民關系的一個側面,因而,本書試圖通過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審視這一社會關系。
本書采用國家—社會的分析模式。首先,概括地探討了影響西方近代憲制建構的兩種相對立的思想傾向:自由主義與國家主義;著重分析了憲政思想對傳統及現代行政法理論所具有的深刻影響。其次,考察了兩種不同的憲制模式,試圖揭示制度與現實之間復雜的勾連關系:國家與社會是一同生成發展的,國家?社會關系由相對分離漸至相對融合。自由放任的憲制日益衰微,行政職能越過了傳統的邊界,公民權也相應擴大,它們促成了行政法在憲制框架中興起。行政法成為國家?社會之間的互動機制:限制國家權力的過度擴張,同時維護社會相對獨立發展的空間。
西方憲政理論及行政法律制度興起的歷史,為中國憲政與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不過,中國憲政的進步需要根據自身的國情。本書力圖探討:全能政府條件下的國家與公民關系以及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全能政府權力運行模式的轉型及行政權與公民權的關系的演變;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在其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后,通過規范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分析行政法所存在的欠缺之處,并尋找能促進國家與公民關系的良性發展的途徑。
國家、公民與行政法 目錄
**節 引言
第二節 研究國家與公民關系對行政法學發展之意義
第三節 行政機關與公民關系的三個層面
第四節 本書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國家與公民關系的理論沿革
**節 理論的背景與研究的視角
一、城市的立憲實踐與獨立公民身份的起源
二、近代國家的興起
三、法與憲法的地位
四、一個國家與社會的理論分析框架
第二節 國家至上還是社會至上:傳統憲制思想中自由主義與國家主義的對立
一、社會至上:自由主義憲制理論有關國家與公民關系的論述
二、主權至上:憲制理論框架中國家主義的發展
三、小結
第三節 互動的社會與國家:憲政理論的兩種主導思想的演進
一、自由主義的發展:國家對社會的適度調控作用
二、福利國家憲制理論的背景:國家干預主義的興起
三、福利國家的危機:國家干預社會的度
四、小結
第四節 國家?社會框架中行政法理論的發展
一、傳統憲政理論中的行政觀念及其發展
二、行政法理論
三、社會與國家之間:福利國家中的行政法理論
第三章 行政法的興起: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制度機制
**節 憲制的模式及公域與私域的界分
第二節 公域或私域的相互滲透:行政權的擴張與公民權的發展
第三節 現代行政法的功能:國家與社會調適的度
第四章 社會轉型中的中國行政法律制度
**節 公私域分離與公民自主性的建立——“全能政府”
第四節 規范分析:“全能政府”治理模式轉型中的公法
第五節 經驗分析:行政法律制度的運行效果
第五章 結語:反思與展望
后記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