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敦煌日歷 2025
-
>
詩畫中國:2024-2025 國學民俗日歷(精裝)
-
>
貓貓的幸福生活
-
>
全圖解懶人農法
-
>
丹尼爾·奧斯特:花藝的華彩瞬間:floral art and the beauty of impermanence
-
>
瓶史 瓶花譜 瓶花三說
-
>
繡日常:精致花鳥刺繡小物
大話十二生肖 版權信息
- ISBN:753331395X
- 條形碼:9787533313951 ; 978-7-5333-1395-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話十二生肖 內容簡介
生肖對應于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如某人生于公元1940年,這一年干支為庚辰,生肖則是龍年;十二年后的壬辰龍年(1952年)、二十四年后的甲辰龍年(1964年)、三十六年后的丙辰龍年(1976年)、四十八年后的戊辰龍年(1988年)、六十年后的庚辰龍年(2000年)……都是這個人的本命年。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在大都市中已達78歲左右,除生年以外,可以經過六個本命年,這比古人強多了,顯示出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還有一種說法,只將與某人生年干支相值之年稱作本命年,以上述者為例,只有庚辰龍年(2000年)算是其本命年,這樣六十年一輪回,除生年外,人生一般只能再遇一次本命年。這或許是我國民間特別重視操辦六十大壽的原因吧,在詩文中即稱之為“花甲再值”,是值得隆重慶祝一番的。
以生肖論本命年,即使以十二年計算,也具有里程碑的巨大意義,因而極受民間關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七年元日對酒》詩之四有云:“今朝吳與洛,相憶亦欣然。夢得君知否,俱過本命年。”自注有云:“余與蘇州劉郎中同壬子歲,今年六十二。”這首詩寫于唐大和七年癸丑(公元833年)的**天,而白居易與劉禹錫俱生于唐大歷七年壬子(公元772年),至大和六年壬子(即寫詩的上一年),兩人都是第五個本命年,注中稱“六十二”云云,是傳統所云年齡的虛歲。
我國民間一般認為,人逢本命年必多災禍,只有進行一定的消解活動才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否則將遭不測。在中國廣大的北方地區,凡是逢本命年的人皆需要扎一條紅腰帶以辟邪,這種紅腰帶目前在一些風景名勝游覽地以及年節廟會中都不難見到。有些地方滿十二歲的兒童過本命年還要穿紅背心或紅褲衩,以求順利通過本命年這一關。還有一些地方在本命年行將到來的頭天晚間(即農歷臘月三十)禁忌出門,直到大年初一早晨太陽升起方可外出活動。這些偏于迷信的習俗風尚,現代人未必全信,有些人不過是“未能免俗,聊復爾爾”,抱著一種“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行事罷了。
年畫,顧名思義,就是供人們在過年時張貼的。我國宋代已有有關年畫酌記載,傳統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十二生肖年畫因與年節關系密切,尤其受到人們的喜愛。十二生肖年畫有全繪者,也有只畫當年生肖者,因貼過一年既要撤換,保存不易,所以遺存下來的不多。晚清木版年畫《十二生肖童子》場面熱鬧,構圖緊湊,很適合于過年時的熱鬧氣氛。
民間剪紙藝術屬于平面造型,具有鮮明的地方性與世代的傳承性,至今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十二生肖是剪紙藝術中的重要題材,既有“全家福”似的生肖大會聚形式,也有單肖獨立的形式,并以后者為多。我國北方山東、山西、陜西、河南、河北等地都有許多剪紙高手,他們竟相馳騁各自的藝術想像力,留下了豐富多彩的作品,洋溢著濃厚的地方情趣。
在今天,十二生肖造型藝術仍在不斷地向前發展,許多城市或公園內還有十二生肖雕塑,供人們欣賞與合影留念。蘇州獅子林中的太湖石交互重疊,千奇百怪,橫看側視,各成景象。游覽者可根據各自的想像力去猜測它們像哪一生肖,并以尋找齊全為樂。這種“象隨心生”的活動,也為十二生肖文化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老鼠娶親又稱老鼠納婦、老鼠嫁女、老鼠添箱等等,北方人多稱老鼠娶媳婦。這一民間信仰風俗流傳于全國各地,日期不一,但都在春節前后,屬于舊時年畫與剪紙的傳統題材。在浙江紹興一帶,人們常稱年畫為“花紙”,魯迅《狗·貓·鼠》一文這樣寫道:
我的床前就貼著兩張花紙,一是“八戒招贅”,滿紙長嘴大耳,我以為不甚雅觀;別的一張“老鼠成親”卻可愛,自新郎、新婦以至儐相、賓客、執事,沒有一個不是尖腮細腿,像煞讀書人的,但穿的都是紅衫綠褲。我想,能舉辦這樣大儀式的,一定只有我所喜歡的那些隱鼠。現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見人類的迎娶儀仗,也不過當作性交的廣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時的想看“老鼠成親”的儀式,卻極神往,即使像海昌蔣氏似的連拜三夜,怕也未必會看得心煩。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輕易便睡,等候它們的儀仗從床下出來的夜。
可見,老鼠娶親題材的年畫不僅是成年人點綴年節氣氛的物品,也是兒童進入童話世界的向導,真可謂“老少咸宜”。周作人回憶兒童時代生活,寫有一組《兒童雜事詩》,其中《花紙》第二首云:
老鼠今朝也做親,燈籠火把鬧盈門。
新娘照例新衣褲,翹起胡須十幾根。
詩下自注:“老鼠成親花紙,儀仗輿從悉如人世,有長柄宮燈一對,題字曰‘無底洞’。”豐子愷為之配圖,畫中七鼠彎腰躬背,憨態可掬,惹人喜愛。至于詩注中“無底洞”的題燈,在豐子愷的畫中沒有表現,顯而易見,那是受了小說《西游記》第八十三回老鼠精之無底洞的啟發。
老鼠成親日,在魯迅的家鄉是正月十四日的夜晚,而在全國各地,則從上一年臘月二十三到來年二月初二都有,極不一致。如在山西、山東一些地區以及陜西商洛地區,臘月二十三諸神上天的日子就是老鼠成親的黃道吉日。浙江杭州、江蘇南京、蘇州、湖北江漢平原地區、廣東佛山、福建金門等地,以除夕之夜為老鼠成親的喜日。清梁玉繩《清白音集·嫁鼠詞自注》云:“俗傳除夕鼠嫁女,竊履為轎。”以正月初一為鼠婚日者有江西廬山、江蘇常州、無錫、浙江縉云、龍游以及山東沂源一帶。以正月初三為鼠婚者有廣東梅州等地。此外,如正月初七日、正月初十日、正月十一、十二日、正月十五日、正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一直到二月初二,都可以成為老鼠成親的吉日。老鼠成親之日,甚至一省之內,日期都不一致,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地大人稠所導致的百里不同俗之風貌。舊時北京的諺語有所謂“十七、十八,耗子成家”之說,然而北京也有以正月二十五日的“填倉節”為老鼠娶親日的說法(見王樹村《老鼠娶親》,載1996年2月18日《中國文物報》)。老鼠成親,在一地尚如此參差,在全國各地時日不同也就順理成章了。這說明老鼠成親的民俗信仰具有相當的隨意性與調侃性,不像祭祀灶王爺那樣鄭重其事,日子也基本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今古也無多大變化。
活牛可以成為克敵制勝的武器,石牛也可以在戰爭中派上用場。據《蜀王本紀》載,秦惠王想討伐蜀國,但不知蜀道,就刻了五頭石牛,將金子置于其后。蜀國人見到后,以為石牛能夠屙出金子,是天牛,就報告了蜀王,蜀王信以為真,馬上派兵千人,令五丁力士拖走石牛,于是留下了一條通往成都的道路。秦王派丞相張儀循石牛之道去攻打蜀國,終于贏得了勝利。石牛所起的作用與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之計類似。
春秋時代的寧戚依靠一頭牛而自薦于齊桓公,也留下了千古美談。《呂氏春秋》卷十九《舉難》有如下記述:
寧戚欲干齊桓公,窮困無以自進,于是為商旅將任車以至齊,暮宿于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任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寧戚飯牛居車下,望桓公而悲,擊牛角疾歌。桓公聞之,撫其仆之乎曰:“異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車載之。
寧戚與齊桓公縱論天下事,終于得到了重用。無獨有偶,春秋時的百里奚想自薦于秦繆公,知秦王好牛,就租下一頭牛,等秦繆公出游時,就乘機對秦王說:“臣之所長,非養牛者也,乃養民也。”于是就與秦王同車而歸,從此受到重用(見《太平御覽》卷八九九)。以上所舉兩位古人都可以說是“因牛成事”者,留下了千秋佳話。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有《牛飛》一則小品,也有發人深省之效:
邑人某,購一牛,頗健。夜夢牛生兩翼飛去,以為不祥,疑有喪失。牽入市損價售之。以巾裹金,纏臂上。歸至半途,見有鷹食殘兔,近之甚馴。遂以巾頭縶股,臂之。鷹屢擺撲,把捉稍懈,帶巾騰去。此雖定數,然不疑夢,不貪拾遺,則走者何遽能飛哉?
古人的筆記小說中,有關牛的故事傳說不勝枚舉,皆可令牛生肖增色不少。《西游記》中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更為中國人所耳熟能詳。歷史上有關牛的著名故事真可謂“汗牛充棟”了。
古代有關牛的工藝美術作品也可用“汗牛充棟”一言蔽之。
龍在中國家喻戶曉而又無人見過,顯示出這一生肖動物的神秘性。世界上根本沒有龍的蹤影,只有侏羅紀的恐龍曾一度成為地球的霸主,不過它們在六千五百萬年以前白堊紀的一場天地大災難的浩劫中就已完全滅絕,而那時人類尚無出現的跡象。人們認識恐龍是現代人根據出土的有關化石復原的,與傳說中的龍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那么龍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有關這一問題,真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以龍的原型而論,除較為普遍的“蛇說”以外,還有鱷魚說(包括灣鱷、揚子鱷、蛟鱷等不同說法)、蜥蜴說、河馬說、豬說(如古人筆記中的豬龍)、馬說、蠶說、鳥說、魚說、云說、閃電說、彩虹說、松柏說、物候歷法說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有認真的探討,但也不乏標新立異、聳人聽聞之談。聞一多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立論,認為龍的主干是蛇的形態,即一個以大蛇為圖騰的團族(氏族)兼并、吸收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后,使本團族的圖騰不斷豐富變化,于是逐漸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終于成為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龍(見《從人首蛇身像談到龍與圖騰》)。在諸多說法中,筆者認為上述混合說的說服力較強,對于我們認識龍的產生大有助益。也有的論者以為龍就是蛇的神秘化,體現了蛇的圖騰崇拜轉變為靈物崇拜的一個過程,這當然也可備一說。
龍雖然是傳說中的動物,是“人造”而非“自然”的,但其家族卻出奇地龐大,種類繁多,名目奇詭,充斥于古代典籍中。
……
大話十二生肖 目錄
總說
大話生肖鼠
大話生肖牛
大話生肖虎
大話生肖兔
大話生肖龍
大話生肖蛇
大話生肖馬
大話生肖羊
大話生肖猴
大話生肖雞
大話生肖狗
大話生肖豬
大話十二生肖 作者簡介
趙伯陶 1948年8月生,北京人,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研究》編輯部副編審,中華詩詞學會、中國俗文學學會會員。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從事中國古典文學以及相關課題之研究,已在中央或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或書評等70余篇,為有關古典文學理論的多部辭書撰寫辭條約50萬字。1992~1998年為《中國青年報》文學副刊開設“閱古小和”專欄,共刊專文近50篇。
- 主題:了解點生肖有關的傳統文化
《大話十二生肖》,齊魯書社*年*月第*版第*次印刷,*開,*頁,定價*元,*折,基本全新。裝幀、紙質、印刷都挺好。 全書分總說和十二生肖共*篇,綜合和分別單獨介紹了十二生肖的來龍去脈、相關一些常識和知識。適合普通讀者來了解關于十二生肖的傳統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