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包公遺骨記 本書特色
眼前竟是一片姜涼而又狼藉的景象:雖然尚有十幾座大小不一的土墳丘仍原封不動凸現在那兒,包公的墓丘卻分明已經被挖開,墳頭不見了,原來是墳頭的地方,現在成了一個面目猙獰而丑陋的大坑,坑里盛滿了骯臟不堪的穢水。
不是包公剛直不阿為民請命的故事,而是包公的遺骨姜然流浪的故事。青天大老爺的遺骨,在故鄉合肥,曾經難尋安放之地;世人不盡的懷念,竟難有真實的寄托。作為包公故鄉的作家,陳桂棣和春桃夫婦,哪里放心得下!
包公遺骨記 內容簡介
《包公遺骨記》是一本反思現實的書。《包公遺骨記》中所講述的故事是讀者幾乎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包公遺骨記》以“文革”期間合肥市包公墓被挖掘為事件緣起,介紹了圍繞包公遺骨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如包公的后人保護遺骨,文物工作者偷藏遺骨等。
包公的遺骨,在他的故鄉合肥,曾經難尋安放之地;世人對包公的懷念,竟然難有真實的寄托。這樣的故事,讓陳桂棣和春桃知道了,當然放心不下。幾年前就有寫作的心思。只因為“三農”之后,很多讀者都希望他們再一次“振聾發聵”。那也是他們的愿望所在。我知道,他們為下一個選題,也做了很多前期調查。但嚴肅的文學創作畢竟是一件頗耗費心血的事兒,他們短期內實在沒有精力做再一次沖刺。轉告所有關心他們的讀者,他們真的不忍心讓你們失望,在又一次“振聾發聵”之前,他們真的很需要休息調整。借助這次休息調整,他們也正好了卻一樁多年來了的心愿。那是他們作為包公故鄉的作家,實在擱置不下的心愿。
包公遺骨記 目錄
**章一里三公
第二章挖出了包公墓
第三章關于包公墓的三個傳說
第四章想起了包河
第五章思生女
第六章包氏家譜
第七章一個真實的包公
第八章包夫人的一大失誤
第九章包公兒媳其人其事
第十章包公的臨終遺囑
第十一章發現了包公遺骨
第十二章六座無名墓
第十三章守護包公墓的傳人
第十四章河南也有個包公墓
第十五章大包村小包村
第十六章遺骨偷埋
第十七章包公被平反昭雪
第十八章海外來信
第十九章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第二十章燃起心中的圣火
第二十一章重建包公墓
尾聲真正的包公墓,你在哪里?
附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
包公遺骨記 作者簡介
陳桂棣,安徽省懷遠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代表作品《悲劇的誕生》、《淮河的警告》。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和“當代”文學獎。1986年開始從事專業創作,迄今已有長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電視劇本等近四百萬字作品問世。其作品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當代”文學獎等獎項,并譯介到國外。現供職于合肥市文聯。 春桃,女,湖南醴陵人,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創作涉足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電視劇等領域。其作品曾獲“當代”文學獎。現供職于合肥市文聯。
- 主題:這是本嚴肅的紀實文學
5月14日收到,中圖用心包裝,全新,價格稍微偏上點。右下角有個小小的轍痕,不影響。 該書是本嚴肅的紀實文學,主人公是婦孺皆知的包公,題材卻很偏——遺骨。途中圖文并茂,考古說明。可作為研究包公的史料。
- 主題:很好的紀實文學作品
內容詳實感人。另外推薦《中國農民調查》,也是他們夫婦寫的。更讓人觸目心驚。不過《中國農民調查》被GCD列為禁書了。市面上很難買到。我是在湖南湘潭大學一個舊書店買到的。
- 主題:破壞歷史文化的傳統
看完后,真為中國人感到無奈和悲哀,放著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不要,卻在大肆破壞歷史文化,在中國歷代都有這樣的破壞傳統,其中毛澤東的文革尤盛!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