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俄國社會主義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810527576
- 條形碼:9787810527576 ; 978-7-81052-75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俄國社會主義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中國的蘇聯史研究是一本《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定天下,從論點到史料差不多都取自這本“經典”。我國對蘇聯歷史進行獨立的、科學的研究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的事。壞事變好事,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促使我國的史學工作者認真反思和研究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和諸多問題。錯誤是我們自己犯的,但從源頭考察卻是同斯大林模式分不開的。這樣,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一些學者開始了對蘇聯歷史的艱難而富有開創性的研究。本叢書的作者鄭異凡、徐天新、葉書宗和楊存堂(筆名柳植)四位教授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學者。他們有大體相同的特點:受過正規的史學教育,有比較扎實的基本功,能較為熟練地使用俄語,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有獻身于這一學科、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正因為這樣,在我國改革開放起步的時候,在三中全會的鼓舞下,他們對蘇聯歷史上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重新審視,在報刊上、學術會議上,就蘇聯歷史上的各種問題,諸如列寧晚期思想、斯大林模式、十月革命、軍事共產主義、新經濟政策、農民和農業集體化、工業化、現代化、對外政策、衛國戰爭、大清洗及布哈林、托洛茨基、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歷史人物評價諸問題提出不少頗有價值的新見解。
選入本文集的文章分為七個專題。
俄國社會主義實踐研究 目錄
前言
還布哈林以清白
布哈林不是“三仙巷事件”的策劃者
論20年代末蘇聯反右傾斗爭的后果和教訓
我們為什么寫《布哈林傳》?
蘇聯的土地、莊稼、人
列寧與農民問題
略論斯大林的“貢稅論”
斯大林與“全盤集體化”再研究
蘇聯農業全盤集體化運動
蘇聯富農政策研究
論蘇聯農業機械化和集體化的辯證關系
斯文林模式探究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與個人崇拜
“列寧格勒案件”的歷史透視
李森科的沉浮與蘇聯的遺傳學
30年代蘇聯的“三大運動”與斯大林體制的形成
赫魯曉夫:振聾發聵
馬林科夫為什么辭職?
1957年蘇聯共產黨內的一場悲喜劇
赫魯曉夫與反對派
蘇共二十大及其對個人崇拜的批判
對勃列日沒夫時期的認識
關于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的歷史定位
柯西金改革的悲哀與蘇聯的命運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青年一代:教育與問題
蘇聯社會價值觀的嬗變
索爾仁尼琴與諾貝爾文學獎
霸權主義道路是蘇聯滑向解體的下坡路
對蘇聯劇變的反思
斯大林經濟模式與社會主義改革
沒有成熟的市場經濟就沒有穩固的社會主義
蘇共自行解散與黨內民族矛盾
蘇聯共產黨是個什么樣的黨
不能拒絕社會主義人道主義
20世紀:實踐社會主義的理性思考
人名索引
俄國社會主義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葉書宗 1936年5月生于浙江天臺。上海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1958年畢業于華東師大歷史系,1964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共運史專業研究生班。曾任上海師大歷史系主任。著有《蘇聯的革命與建設》、《蘇聯興亡史》(合作)等8部,論文《勞動力商品的歷史再認識》等60余篇。曾獲上海師大優秀教授、上海市社聯優秀著作特等獎。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