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學術通史(清代卷) 版權信息
- ISBN:7010042756
- 條形碼:9787010042756 ; 978-7-01-004275-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學術通史(清代卷) 內容簡介
中國學術演進到清代,進入總結與開新的歷史時期。縱觀有清一代,由于社會經歷了多次重大的變革,其學術風格也相應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征,總括言之,可分為思想活躍、氣象博大的清前期;學術精深的清中期;新學流布的清晚期。
清前期,承晚明以來活躍的學術環境,其學術既有繼承,又有重大的轉變。
中國學術通史(清代卷) 目錄
總序
引言:清代學術演進的脈絡及其階段特點
**章清初經世之學與社會批判思潮的勃興
一晚明學術風氣的新趨向
二清初學者文化創造的政治環境
三清初學術與經世致用
四清初學者的社會學術批判
第二章乾嘉時代社會環境的變化與漢字的鼎盛
一清統治地位的確立及其文化政策
二經史之學的發皇與治學路徑的轉變
三考證學由邊緣走向中心
四樸學的鼎盛及其治學風格
第三章晚清民族危機與學術風氣的轉變
一乾嘉重經世、論盛衰及乾嘉漢學的分化
二乾嘉別派針砭時弊對轉變學術風氣的推動
三公羊歷史哲學的復興與中國學術的新取向
四晚清學術領域的開拓和哲學的興起
第四章清初學者的博大氣象
一顧炎武對務實學風的指導
二黃宗羲與浙東學派
三王夫之博大的學術體系
第五章清初經學的重建及理學的新特點
一顧炎武與經學考據學風的開創
二黃宗羲經學的漢宋兼采
三閻若璩、胡渭的經學考據實踐
四官方對理學的提倡及理學的新特點
第六章乾嘉考證學的巨大成就
一考證學鼎盛局面的形成
二考證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漢學宋學之論
第七章乾嘉時期經學的興盛
第八章乾嘉時期文獻學的集大成
第九章乾嘉歷史考證學
第十章乾嘉別派
第十一章晚清經今文學的風行
第十二章晚清新學的興起與傳統學術的新發展
第十三章晚清諸子學
第十四章清代金石學
第十五章清代學術與二十世紀中國學壇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引言:清代學術演進的脈絡及其階段特點
**章清初經世之學與社會批判思潮的勃興
一晚明學術風氣的新趨向
二清初學者文化創造的政治環境
三清初學術與經世致用
四清初學者的社會學術批判
第二章乾嘉時代社會環境的變化與漢字的鼎盛
一清統治地位的確立及其文化政策
二經史之學的發皇與治學路徑的轉變
三考證學由邊緣走向中心
四樸學的鼎盛及其治學風格
第三章晚清民族危機與學術風氣的轉變
一乾嘉重經世、論盛衰及乾嘉漢學的分化
二乾嘉別派針砭時弊對轉變學術風氣的推動
三公羊歷史哲學的復興與中國學術的新取向
四晚清學術領域的開拓和哲學的興起
第四章清初學者的博大氣象
一顧炎武對務實學風的指導
二黃宗羲與浙東學派
三王夫之博大的學術體系
第五章清初經學的重建及理學的新特點
一顧炎武與經學考據學風的開創
二黃宗羲經學的漢宋兼采
三閻若璩、胡渭的經學考據實踐
四官方對理學的提倡及理學的新特點
第六章乾嘉考證學的巨大成就
一考證學鼎盛局面的形成
二考證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漢學宋學之論
第七章乾嘉時期經學的興盛
第八章乾嘉時期文獻學的集大成
第九章乾嘉歷史考證學
第十章乾嘉別派
第十一章晚清經今文學的風行
第十二章晚清新學的興起與傳統學術的新發展
第十三章晚清諸子學
第十四章清代金石學
第十五章清代學術與二十世紀中國學壇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商品評論(5條)
- 主題:普通圖書中的精品
張立文的主編的《中國學術通史》(人民出版社)這套書精裝套封,約*開。紙張、印刷、裝幀質量上乘。*年*版*印,近全新。雖是十年前的貨,但定價不菲,趁優惠時可購齊。折上七折,再用優惠券滿*-*,折合*元。
- 主題:好書,推薦一下
中國學術演進到清代,進入總結與開新的歷史時期。縱觀有清一代,由于社會經歷了多次重大的變革,其學術風格也相應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征,總括言之,可分為思想活躍、氣象博大的清前期;學術精深的清中期;新學流布的清晚期。清前期,承晚明以來活躍的學術環境,其學術既有繼承,又有重大的轉變。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