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zhàn)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diào)優(yōu)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xù)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軟件設計:從程序設計到體系結構 版權信息
- ISBN:712101002X
- 條形碼:9787121010026 ; 978-7-121-0100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軟件設計:從程序設計到體系結構 本書特色
本書從代碼級開始講解,討論了程序設計的相關主題,例如實現(xiàn)中的健壯性和靈活性。然后,作者一步步抽象和擴展學習階段,分析了中間層的設計問題,并將重點放在對標準設計模式的全面講解上。*后,本書介紹了軟件設計的高層問題: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體系結構以及框架。
本書的主要特點:
·給出了大量經(jīng)過詳細討論的設計模式,這些都是軟件設計的基本工具。
·包含許多UML實例和練習,并對這一技術進行了廣泛的探討
·講解了JavaBeans和C++的相關概念
·有關軟件過程的章節(jié)可以幫助讀者理解設計過程的主要思想
·許多練習都提供了基于Web的初始代碼,從而可以使讀者通過實踐來學習更多的技術,而不必每次從頭開始編程
軟件設計:從程序設計到體系結構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有關軟件設計過程和方法的優(yōu)秀教材。全書分為4個部分共15章,首先講解了軟件設計的目標以及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強調(diào)了面向對象和UML的相關概念;書中重點討論了創(chuàng)建型、結構型和行為型這三種設計模式;介紹了組件技術,其中包括JavaBeans和Microsoft組件集等相關內(nèi)容;*后,作者講解了軟件設計的*高層次——體系結構和框架。本書的內(nèi)容全面,結構清晰,并在每章結尾給出了許多實踐性很強的習題。
本書可以作為計算機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從事軟件一發(fā)的人員的寶貴參考資料。
軟件設計:從程序設計到體系結構 目錄
0.1 軟件過程概述
0.2 需求分析
0.3 設計(本書討論的重點)
0.4 編碼
0.5 測試
0.6 維護
軟件過程小結
習題
**部分 設計原則、統(tǒng)一建模語言和代碼級設計
第1章 程序設計回顧及軟件設計導論
1.1 “軟件設計”的含義及本書如何對其進行介紹
1.2 函數(shù)的說明文檔
1.3 回顧編寫函數(shù)時應具有的編程好習慣
1.4 軟件設計的目標
1.5 軟件設計符號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
第2章 面向對象
2.1 面向對象的目標
2.2 類和對象
2.3 面向對象的特點
2.4 需要強調(diào)的問題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統(tǒng)一建模語言
3.1 統(tǒng)一建模語言的目標
3.2 UML中的類
3.3 UML中類的關系
3.4 用例
3.5 時序圖
3.6 狀態(tài)模型
3.7 活動圖
3.8 示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設計準則I:正確性和健壯性
4.1 正確性和充分性
4.2 健壯性
4.3 設計細節(jié):充分性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設計準則Ⅱ:靈活性、可重用性和高效性
5.1 靈活性
5.2 可重用性
5.3 高效性
5.4 健壯性、靈活性、可重用性與高效性之間的折中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二部分 設計模式
第6章 設計模式導論
6.1 可重現(xiàn)設計目標
6.2 設計模式的概念
6.3 按類型總結設計模式:創(chuàng)建型、結構型、行為型
6.4 設計模式的特征:觀點、角色、層次
6.5 設計模式的形式:委托和遞歸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創(chuàng)建型設計模式
7.1 創(chuàng)建型設計的目標
7.2 Factory設計模式
7.3 Singleton設計模式
7.4 Abstract Factory設計模式
7.5 Prototype設計模式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第8章 結構型設計模式
8.1 結構型設計的目標
8.2 Facde:類集的接口
8.3 Decorator:運行時負責添加或刪除類
8.4 Composite:對象的樹型結構表示
8.5 Adapter:更具靈活性的接口
8.6 Flyweight:管理大量極為相似的類
8.7 Proxy:避免多余的操作
結構型設計模式小結
習題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
第9章 行為型設計模式
9.1 行為型設計的目標
9.2 Interpreter:分析表達式
9.3 Iterator:訪問集合中的成員
9.4 Mediator設計模式
9.5 Observer設計模式
9.6 State設計模式
9.7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設計模式
9.8 Command設計模式
9.9 Template設計模式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D
附錄F
第三部分 組件
第10章 組件的介紹
10.1 組件的定義
10.2 組件使用的一個實例
10.3 組件的組成
10.4 組件的UML標識
10.5 組件生存期的各個階段
10.6 CORBA組件標準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
第11章 JavaBeans
11.1 JavaBeans的目標
11.2 JavaBeans的定義
11.3 階段1:創(chuàng)建Bean類
11.4 階段2:創(chuàng)建組合多個類的Bean
11.5 階段3:創(chuàng)建Bean實例
11.6 階段4:在Bean環(huán)境中組合和部署B(yǎng)ean
11.7 通過改變屬性來連接Bean:“有界的”變量
11.8 在JSP中使用Bean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2章 Microsoft組件集
12.1 Microsoft .NET的概述
12.2 C#語言的組成
12.3 一個簡單的HelloWorld .NET組件集
12.4 一個包含多重類的.NET組件
12.5 .NET組件集中的元數(shù)據(jù)
12.6 組件集的識別
本章小結
習題
第四部分 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
第13章 需求和領域類
13.1 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特性
13.2 Encounter實例研究
13.3 獲得領域類
13.4 利用領域類來組織需求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4章 體系結構和框架
14.1 軟件體系結構的含義
14.2 OO分析和設計的模型
14.3 軟件的體系結構
14.4 框架
14.5 完成一個應用程序的設計
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