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
21世紀中國實學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21世紀中國實學 版權信息
- ISBN:7801904745
- 條形碼:9787801904744 ; 978-7-80190-47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1世紀中國實學 本書特色
一百多年來,中國哲學面臨著兩個重大問題,**個問題是如何在眾多的中外哲學思潮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從現代化的沖擊中脫穎而出,讓自己更好地響應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所掀起的批判浪潮。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哲學的內部重新發現實學,為上述兩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書中既記錄了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發掘了新的問題,促使我們更嚴肅地反思中國哲學的發展問題。
21世紀中國實學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討論了中國實學的要義和發展歷程,實學與儒學、道家和實學的關系,歷史上的思想家對實學所做出的貢獻,實學的理論和應用問題,以及精神文明建設與實學發展的關系,記錄了中國實學的研究成果,對國內外實學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1世紀中國實學 目錄
評中國實學研究的“泛化”與“窄化"
論中國實學的本義與研究對象
中國實學的特質與發展
理學與實學
對中國實學的省思:實學批判與批判實學
歷史的實學成就略窺
明清實學形而上學形態芻議
試論宋明理學與實學的張力關系
明清實學是西學東漸的思想土壤
20世紀的中國實學研究
當代新儒學的實學意涵
老子的實學精神
——兼論“有生于無”
略論越南實學的特色
試論洪大容的實心實學
顧炎武經世致用之學初探
象山“實學”探微
朱子與陳同甫的義利王霸之辯
陸學比朱學更接近實學
陽明學者的“實學”考辨
道德與經驗知識的關系:王陽明的心即理說與
良知見聞不滯不離說
劉蕺山與黃梨洲的氣論
戴震的“事一情”論
實學、知識和良知
實學、科學與現代教育
求實求是求真
——科學精神與科技、人文精神
陳白沙知識理論中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
《中庸》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之探究
中國傳統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以《大學》為例的省思
從儒墨二家省思科學與人文精神的融合與發展
哲學社會科學與精神文明
淺論人文精神的科學內涵
創新需要寬容的人文環境
論中國實學的本義與研究對象
中國實學的特質與發展
理學與實學
對中國實學的省思:實學批判與批判實學
歷史的實學成就略窺
明清實學形而上學形態芻議
試論宋明理學與實學的張力關系
明清實學是西學東漸的思想土壤
20世紀的中國實學研究
當代新儒學的實學意涵
老子的實學精神
——兼論“有生于無”
略論越南實學的特色
試論洪大容的實心實學
顧炎武經世致用之學初探
象山“實學”探微
朱子與陳同甫的義利王霸之辯
陸學比朱學更接近實學
陽明學者的“實學”考辨
道德與經驗知識的關系:王陽明的心即理說與
良知見聞不滯不離說
劉蕺山與黃梨洲的氣論
戴震的“事一情”論
實學、知識和良知
實學、科學與現代教育
求實求是求真
——科學精神與科技、人文精神
陳白沙知識理論中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
《中庸》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之探究
中國傳統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以《大學》為例的省思
從儒墨二家省思科學與人文精神的融合與發展
哲學社會科學與精神文明
淺論人文精神的科學內涵
創新需要寬容的人文環境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