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青春文學 中國散文 外國散文 懸疑推理 文學理論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國小說| 中國當代小說| 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近現代小說| 懸疑推理| 科幻小說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國詩歌| 中國古詩詞| 中國現當代詩歌| 外國散文| 中國現當代散文| 中國古代散文 文學理論| 文集| 戲劇| 更多
玄幻/科幻| 懸疑/驚悚| 叛逆/成長| 爆笑/無厘頭| 校園| 港臺青春文學| 外國青春文學 更多
歷史 哲學/宗教 社會科學 政治軍事 傳記 文化 古籍 管理 經濟 成功勵志 法律 語言文字
中國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歷史知識讀物| 史料典籍| 史學理論|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軍事| 中國政治| 國際政治| 外交/國際關系 哲學| 宗教| 美學 哲學知識讀物| 中國古代哲學
歷代帝王| 歷史人物| 科學家| 體育明星| 文學家| 學者| 藝術家| 文娛明星 政治人物| 自傳|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國文化| 中國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論| 文化評述| 神秘現象
心理學| 人類學| 教育| 社會學| 新聞傳播出版| 語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經部| 史類| 子部| 集部
經濟理論| 中國經濟| 國際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保險| 會計| 金融投資 市場營銷| 管理學| 電子商務
成功激勵| 口才演講| 名人勵志| 人際交往| 人生哲學| 心靈修養| 性格習慣 更多
法的理論| 法律法規| 國際法| 經濟法| 更多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科普讀物 繪本 動漫/卡通 幼兒啟蒙
中國兒童文學| 外國兒童文學| 童話| 小說| 寓言傳說|
動漫/卡通
科普| 百科| 歷史讀物| 生活常識| 益智游戲| 傳統文化
幼兒啟蒙| 少兒英語| 勵志/成長| 藝術課堂
0-2歲| 3-6歲| 7歲及以上
繪畫 書法篆刻 藝術理論 攝影 音樂
繪畫理論| 國畫| 油畫| 素描速寫|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書法理論| 硬筆書法| 字帖| 篆刻
設計| 攝影后期| 攝影教程| 攝影理論| 攝影器材| 數碼攝影| 作品集
影視理論| 影視賞析| 影視制作| 舞臺/戲曲藝術
鋼琴| 吉它| 理論/欣賞| 聲樂| 通俗音樂| 外國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 作曲/指揮
寶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錢幣| 收藏百科| 收藏隨筆| 書畫| 陶瓷| 玉器
藝術理論| 雕塑| 工藝美術| 建筑藝術| 民間藝術| 人體藝術| 藝術類考試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閑
飲食文化| 保健食譜| 家常食譜| 八大菜系| 餐飲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醫保健 常見病| 更多
旅游隨筆| 旅游攻略| 旅游畫冊| 城市自助游| 國內自助游| 國外自助游| 地圖地理 更多
孕產百科| 育兒百科| 更多
美麗妝扮| 兩性關系| 家居休閑| 個人理財
中小學教輔 外語 教材 醫學 計算機 自然科學
語文閱讀| 拓展讀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書 教師用書| 更多
英語讀物| 職業英語| 英語考試| 大學英語| 少兒英語 更多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 職業技術培訓| 中小學教材|
操作系統/系統開發| 數據庫| 信息安全 程序設計| 電腦雜志| 計算機教材| 計算機考試認證 計算機理論| 計算機體系結構| 家庭與辦公室用書| 企業軟件開發與實施| 人工智能 軟件工程/開發項目管理|
考試|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學| 科普讀物| 醫學| 農林業| 工業技術| 建筑
筆記本 布藝品 書簽/藏書票
筆記本| 布藝品| 書簽/藏書票| 明信片| 箋紙| 膠帶| 其它
中宣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本書為《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系列圖書之一。全書共有3編,分別論述了金銀幣、銅幣、紙幣的歷史沿革及現狀,詳細介紹了我國歷史上先后經歷的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歷程。卷首有李權時序,卷末附重要參考書目...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全程見證者和深度參與者,龍安志先生對中國改革開放與全球治理有著獨特而深刻的體會與見解。 本書中,作者以其廣泛而豐富的閱歷,闡釋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大變革、深遠影響以及中國方案對全球發展的巨大貢獻,描述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描繪了中國以生態文明建設、“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在向世界呈現一個全面、客觀、開放的中國新形象的同時,為世界各國思考、探索和平衡未來
開灤煤礦是我國最早采用機器開采的大型煤礦。1900年帝國主義分子勾結了中國封建官僚,用盡了欺騙和暴力的手段,把開采多年的開平煤礦侵奪到手,開20世紀初中國許多礦山權益喪失的先例。其后,英帝國主義者又對創業不久的灤州煤礦實行經濟和政治的壓迫,終于在“中外合資”的名義下霸占了整個開灤煤礦。當時這種“中外合資”,實際上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礦權的一種主要形式。可以說,解放前整整半個世紀,開灤煤礦礦權演變的歷史,提供了帝國主義侵奪我國礦權的一個
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25年,世界見證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奇跡。然而就在1973年,喧囂戛然而止,繁華慘淡落幕。西方各國經濟大幅下滑,長期在“滯脹”的泥潭中掙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暫和不穩定的。經濟停滯不前、貧富差距擴大、工薪階層陷入困境、社會普遍焦慮、政治極端主義盛行……我們眼前的世界,正是這場經濟危機的直接遺產。 在本書中,經濟史家馬克??萊文森以1973年為立足點,抽絲剝繭,全景式復盤戰后西方經濟起落的50年。經濟奇跡由誰締造又
本書為馬克斯·韋伯的博士論文的擴充修改稿,是一部經濟史和法制史著作。本書研究了歐洲中世紀晚期的商業組織與法律背景,剖析當時南歐地中海沿岸的小資本家貿易商合伙經營的若干種形式,及其與資本主義商業經營中的普通合伙尤其是有限合伙之間的聯系,審視日耳曼法和羅馬法對近代商法的形成、發展的影響...
《蕭條異代》是黃惲先生的又一部掌故小品集,書名得自杜甫的《詠懷古跡》一詩,作者借寫掌故抒發對異代的人與物、蕭條的古與今的感慨。書分“縹緗摩挲”與“閑覽偶得”兩輯,共五十余篇。上輯“縹緗摩挲”中寫到了章太炎、張愛玲、蘇青、胡適、巴金、吳宓、穆時英、劉海粟、胡蘭成等人的隱秘故事,以民國文人為主。下輯“閑覽偶得”則以明清人事為主,涉及洪承疇、黃宗羲、吳大澂、顧文彬、翁同龢、曾國荃、胡林翼、鄭孝胥、林琴南等人隱秘舊事。作者熟稔清代、民國人物的
《世界經濟千年史》是在長期經濟增長領域享有盛名的學者安格斯·麥迪森的代表作,也是計量經濟史研究領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它在宏觀經濟分析框架下,以一個地緣政治的視角審視經濟利益如何推動制度改進,進而惠及人類長期增長,同時以系統性的計量考察為基礎,輔以有說服力的案例,挑戰、評價和重建一些影響深遠的定性分析假說。 在本書中,麥迪森對迄今為止各國學者在各個有關歷史研究領域中發掘出來的各種數據和資料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詮釋和分析(全部數據收入本書的
人類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名叫“古巴比倫國”的史前國家。本書以中國正史和阿拉伯古代文獻為依據,嚴格考證了中東阿拉伯帝國的興起和唐朝退出中東及北非的歷史過程與經濟原因...
本書為《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系列圖書之一,1937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共有六章,包括農業與土地制度、租稅制度、商業交通與工業、貨幣與對策、政府寺院大族在經濟上的沖突等方面,詳細論述了均田制度的實施、租稅與戶口的關系、官僚營商與高利貸事業的關系、貨幣使用的萎縮和貨幣問題的癥結等命題,討論了南北朝時期社會政治上的協和與沖突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是一部視角全面地經濟史學專著...
本書以經濟視角面對歷史, 對中國社會的動態發展過程以及平民生活狀態進行了生動而又獨特的展示。本書改變了以往將歷史僅僅當作政治史的做法, 而更多地敘述為生產力不斷發展的經濟史, 揭示了經濟對歷史發展的潛動力...
托馬西是美國著名的自由意志論者。在《市場是公平的》這本書中,托馬西對自由主義的歷史和概念做了一些梳理,追溯了西方從“古典自由主義”到“高級自由主義”的演變過程。他將哈耶克與羅爾斯的理論融為一體,提出了一種對他心儀的“市場民主論”進行獨特解讀的“自由市場公平論”(free market fairness)。他的理論是“作為自由市場的公平”。這里的市場不是純粹、放任的市場,而是民主、自由的市場;他不僅從效率、工具的角度,也從道德的角度
汪海波等編著的《對黨的經濟綱領的歷史考察(1949-2011)》研究一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以政府經濟職能為依據,全面把握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綱領的內容,主要內容包括: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綱領(1921—1952)、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的經濟綱領(1953—1957)、計劃經濟體制強化時期的經濟綱領——以“大躍進”時期實行的經濟綱領為例(1958—1960)、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經濟思想史不僅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有其確定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也是發展和創新經濟學理論的前提,實際地構成了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思想史還是構建和完善經濟學科學體系和方法的重要基礎,是經濟科學整體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可以認為,在經濟學的歷史、理論與現實三者關系上,對經濟思想歷史的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編輯出版《經濟思想史評論》的基本的、也是根本的目的在于強調,在繁榮和發展經濟學時,應該進一步加強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美國經濟史》分為上、下兩卷,共分為五篇(上卷三篇,下卷兩篇),包含三十三章內容,以巨大的篇幅詳細敘述了從美洲殖民時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在書中,作者對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生產力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對生產力的發展和由此引起的經濟關系的變化之間的關系也有所表述...
本書共分五幕,主要介紹了冒進·反冒進·反反冒進;躍進·大躍進·再躍進;戰略·新飛躍·右傾回潮;搶時間·洋冒進·抓綱治國等內容...
本書內容包括:近代中國社會和中西關系的實質問題、淺議近代中外經濟關系的評價問題、關于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殖民主義觀點問題等...
研究中國財政史,需要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地深入和創新,因為任何研究者或研究群體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都不可能窮盡人類認識,歷史科學與任何科學一樣,需要不斷發展,與時俱進。所以,以繼承、發展中的創新也是財政史研究的生命所在。我們撰寫中國財政通史過程中遵循的宗旨這一,就是在嚴謹治學前提下勇于創新,不落窠臼。在此試列如下幾點嘗試和努力:第一,研究方法的創新。我們努力把財政置于歷史社會的大背景中去分析研究,即用相關的各種歷史背景與財政活動有
本書研究的重點是洋務運動及至清末新政前的典型公司形態——官督商辦公司的治理。另外還對特許公司、官商合辦公司的治理現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劍橋歐洲經濟史》分為三部分,前三卷構成一部分,主要探討歐洲經濟從中世紀向現代的轉變,媽是什么因素決定了是歐洲經濟而不是其他地區的經濟率先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和向工業社會的轉變,以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不同經濟活動領域所發生的變化。第四卷和第五卷構成了該書的第二部分,其重點是作為一個整體在16世紀和17世紀的對外擴張以及歐洲的工業革命。第三部分由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級成,主要研究和分析工業革命以來包括美國與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
《豫商發展史與豫商案例研究:當代豫商管理創新》內容簡介:豫商的概念是最近幾年才提出來的,而且影響越來越大。這首先要歸功于河南籍企業家們,是他們艱苦打拼,不斷創造輝煌成績,鑄就了新豫商這個響亮的“品牌”。中原在崛起,豫商在成長。“豫商現象”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關注,也引起了河南黨政領導的重視和關心。中共河南省省委書記徐光春、河南省省長李成玉、省政協主席王全書分別做出過多次重要批示,并參加了2006年舉辦的首屆豫商大會。徐光春書記在會見海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臺灣地區經濟發展概述——外向型經濟的作用,突破與發展——兩岸經濟關系與經貿政策分析等。 ...
本書從1868年作為日本資本主義開端的明治維新開始,闡述到20世紀初日本資本主義用三十多年時間趕超領先其一百多年的歐美發達國家的歷程,介紹其企業集團、財政政策,并分析20世紀末日本經濟衰退原因等...
本書主要分析工業革命以來歐洲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及其演變...
本書主要分析現代工業經濟增長的內部因素如資本、勞動力以及企業家資源的供應等,并且主要是按國家展開分析的,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
巴斯,是一個被長期湮沒的名稱,但巴斯人在中國近代諸多歷史事件中卻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這些歷史事件,如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一直是中外學術界研究的熱點;礙巴斯人作為事件的參與者鄧長期被中國學術界所忽略,外國學者也缺乏系統的專門研究。 作者認為,巴斯人被“冷落”的關鍵原因,是中國文獻模糊的記載造成解讀的困難。因此,本書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結合西文原始文獻,對清代各類中文文獻有關“巴斯”的稱謂進行爬梳、整理和分類。在此基礎上,勾畫出對
本書是第一部系統、全面研究清代末年的郵傳部的專著。1906年設立的郵傳部,承擔著建設和發展交通、郵電事業的重任,在鐵路、航運、郵政、電政事業的發展和利權回收方面有不凡的表現,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很大影響。本書對郵傳部的成立背景、官制、機構、經費、規章管理,職掌等制度層面作了全方位、多視角的探討,重點論述該部在發展中國交通事業和回收利權方面的事功,并對其政策決策作了深入檢討和重新審視...
本書收錄論文17篇。除兩篇談經濟史外,其余都是論述山西票號發祥地平祁太一帶的經濟發展以及票號在近代金融領域中的影響與作用。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在研究有關票號經營模式問題的《企業凝聚力芻議》和《山西票號研究綜述讀后感》兩篇,其中心思想是要說明,由山西商人創立,經票號規范化了的東伙合作制,經山西票商一個多世紀的實踐證明:資本來到世間,不僅僅只是在勞資之間產生階級,階級對立與對抗乃至階級斗爭,相反,如使用得當,它還可以使勞資之間,崇信、敬義,
近30年來,國際金融市場飛速繁榮的同時也在反復地發生危機和災難。種種非理性現象都在拷問著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系統自身的理性。 “市場如同一只‘看不見的手’,使每個個體的利己利益達到均衡,并轉而使之為共同利益服務。”資本主義經濟以及經濟學雖歷經百年發展損益,但其思想淵源卻是亞當·斯密關于“理性市場”的這一經典比喻。然而,隨著金融資本的膨脹與生產關系的變革,市場自我穩定性的假設也不斷遭受著沖擊。危機與崩盤的上空,
張萍教授不僅是我國歷史地理學新興的分支學科之一一一歷史商業地理學的一位先行者,而且還是一位執著的開拓者。這本新著與8年前出版的《地域環境與市場空間一一明清陜西區域市場的歷史地理學研究》一書相比,盡管兩書均以今陜西省域作為空間范圍,研究其明清時期之商業地理分布特征及其變化,然而兩相對照, 即可看出,本書不僅內容大為充實豐富,如前書設九章,本書增為十二章,又如所附圖、表分別由原有之22圖、4l表增加為36圖、71表,更為重要的是,研究內容
明清時期,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開廣州口岸對外開放。在這一開放口岸有十三行商館,雖然十三行商人身為官商,但也需交納苛捐雜稅,承擔一切經濟風險,還備受國內外有關勢力的歧視。1822年及1843年發生了兩場大火,這也直接導致了十三行的寂滅。由譚元亨編著的這本《海國商道--來自十三行后裔的歷史報告》以歷史報告的形式再現了這段商業歷史...
本書是現代英國著名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電學家克拉潘的一部主要著作,共三卷。上卷敘述1820—1850年、即作者所謂“鐵路時代前夕”和“早期鐵路時代”的英國經濟史;中卷敘述1850—1886年、即作者所謂“自由貿易和鋼”時期的英國經濟史;下卷敘述1887—1914年、即作者所謂“機器和國家的競爭”時期的英國經濟史。本書是英國經濟史著作中篇幅較大,史實較詳細、資料較豐富的一種,對我們了解英國經濟發展過程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本書是冀朝鼎193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論文,由英文寫著。 本書強調水利系統對中國歷史的經濟區影響,以及與政治區域發展變化的關系,論證了中國統一與分裂的經濟基礎和地方區劃的地理基礎。在書中,作者假設農業社會結構凝固、水利建設服從于統治目的以及認定氣候對水利工程無決定性影響等,開創性提出了“基本經濟區”這一概念,同時還大致按照中國歷史上經濟中心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過渡的時間順序,分析作為國家一項職能的水利事業的發展與作者所提出
本書以自貢鹽業的經營和自貢商人為研究對象,揭示了19世紀以及20世紀初期自貢鹽業發展的基本面貌。高度評價了自貢鹽業在中國乃至世界產業經濟史上的研究地位,認為自貢鹽業是“中國第一個資本密集、大規模生產的私營井鹽工業”。書中詳述了自貢商人所利用的通過金融—產業網絡籌措資本的新穎方法,描述了企業家們是如何通過發展新技術、抓住市場以及建造一體化的企業組織來促進成長的。在國家沒有建立并實施規則的情況下,自貢商人能夠自由地自我管束,使用合約并塑造
所有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人以及試圖讓所有精明的人都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人,沒霄一個想錯過雷·坎特伯里。他是一位思想深刻而又善于探索的學者,他熱愛真理勝過博取正統的喝彩……坎特伯里總是以事實為依據,通過分析和判斷來尋求對自身觀點的支撐。E·雷·坎特伯里以其獨特的敘述風格和廣闊的視角,為僵死的經濟學研究帶去了新的生命力……《經濟學簡史(處理沉悶科學的巧妙方法第2版)/經濟科學譯叢》的真正幫助在于使讀者仿佛回到了當年的經濟狀態……也為經濟思想史文獻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南、北方之間不僅存在自然景觀的差別,而且也有人文內涵的很大不同。要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國近代經濟地理的發展整體進程,就應該進行分時段、分區域、分專題的實證考察。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大陸的近代經濟史研究者,在很長的時期內,形成了挪用南
《陳鋒史學論著五種: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研究(第2版)》對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全書分為11章:第一章,作為導論,主要探討財政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并揭示政策的變異及其在不同情勢下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第二章,作為學術史的回顧,對前此學者有關清代財政史的研究進行綜述和評論。第三章,作為不同歷史階段的個案,考察王朝建立之初財政政策的特征。第四章,通過對賦役制度及相關政策的考察,揭示清代前期賦役制度的演變
《漢冶萍公司史研究》是新時期以來在各學術會議上,筆者代魯提交的與漢冶萍公司史內容有關的文章集結。主要包括:漢冶萍公司所借日債補論、從漢冶萍公司與日本的經濟交往看國家近代化的政治前提、關于辛亥革命后盛宣懷階級性的轉化問題、南京臨時政府所謂漢冶萍借款的歷史真象、晚清時期漢冶萍公司日債述析、民國時期漢冶萍公司日債述析、漢冶萍公司1500萬日元大借款簽訂始末等13篇論文...
本書意在利用黃土高原復雜的地貌條件,探索各種自然、社會環境下村鎮市場的發展演變及近代化歷程,通過社會變遷與市場協調的互動關系,探索村鎮市場在傳統社會轉型本書選取了黃土高原作為典型地區,研究了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本區域縣以下村鎮市場的發展與變遷,探討了各不同地域緩慢的近代化進程及其區域差異。黃土高原地處我國西北邊疆,大體包括山、陜全省及甘、寧、青、豫部分地區,是一特殊的地理單元。地貌條件復雜,社會經濟結構特殊,農牧兼營、民族多樣、聚落
晚清重商思想是中國經濟思想由傳統向近現代轉換的重要環節,它首先是對傳統“抑商”、“輕商”觀念的否定,繼而試圖以“商”為“綱領”開辟出一條不同于傳統的經濟發展道路。“發展經濟學”形成于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但考辨其源流,會發現中、西方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前的經濟思想已屬于發展經濟學的范疇。晚清重商論者在近代“重商”語境下闡析了中國如何獨立發展近代經濟,擺脫貧困,實現趕超的時代課題,其中所包含的改善貿易條件、進(出)口替代、產業協調發展、工業
回首強國之路,尋找企業之魂。發掘歷史,擦拭塵埃,使后來者依其足跡,繼其靈魂。通過此書,可以尋找新中國經濟崛起后的實業力量。 工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決定著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我國工業的發展歷程,是我國崛起的一個歷史縮影。 我國工業未來的方向在哪?我國在西方強國的軍、政、工的重重包圍下,能否異軍突起,成功突圍?我國能否實現百余年來的復興夙愿? 《經濟觀察報》是全國三大經濟類報紙之一,是一家以中國經濟動態為報道
全球化,一言以蔽之,是指地球變小的現象。如今的世界經濟已變得緊密相連、休戚相關,但全球化絕不是近代的新產物,哥倫布開辟新航線、黑死病肆虐、張騫出使西域等歷史事件的背后,都暗藏著全球化的發展或倒退。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宋炳建以全新的視覺資料將歷史可視化,精選22個主題,輔以100多幅畫作,生動解讀2000年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歷程,一面追尋推進全球化的各種因素,一面思考全球化是如何演化至今的。本書并不是一部美術史著作。鑒賞名畫家的畫作、解讀
數百年間,威尼斯從一個彈丸之地崛起成為海上貿易強國,稱霸地中海,一度是東西方世界貿易的中轉站。從亞得里亞海到亞歷山大港,從克里特島到君士坦丁堡和黑海,威尼斯在地中海東部締造了海洋商業帝國,而土耳其人則通過強大的陸海力量步步蠶食這個航海巨人的版圖。《財富之城》所展示的是一部威尼斯共和國簡史,側重它在地中海世界的外交和戰爭,尤其是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的獨特作用,以及作為基督教世界之盾與奧斯曼帝國的對抗。這部作品充分利用了十字軍、船長和
工業革命是當今世界形成過程中的巨大推手,它作為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的分界,仿佛是一個促成急劇變化的瞬間。然而,工業革命僅是這一漫長轉變過程的*后階段,在它發生之前的那七百年間,歐洲社會與經濟是在無數因子的輕微碰撞中向著這一時刻緩慢前進的。卡洛·M.奇波拉跨越當前經濟理論與經濟史之間的鴻溝,在一個連貫的分析框架內探討了前工業化時期歐洲的瘟疫與經濟動蕩、工業發展與職業病、工薪變動與人口遷移、小作坊的沒落與流水線的興起等社會與經濟問題,并在大
《大地時評(中國國土資源報2012年評論選)》(作者陳國棟)收錄了《認清形勢迎接挑戰——貫徹落實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評論(一)》;《改革創新破解難題——貫徹落實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評論(二)》;《搭建平臺優化布局——貫徹落實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評論(三)》等文章,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民國時期浙江對外貿易研究(1911-1936)》除前言、結語外共分六章。考察了民國時期浙江對外貿易發展的自然及社會歷史背景,闡述了浙江通商口岸所承擔的進出口貿易,總結了浙江對外貿易的特點以及民國時期浙江對外貿易發展的歷程,分析了浙江對外貿易的地緣化傾向,總結了民國時期浙江對外貿易的經驗,闡述了對外貿易的“浙商精神”,即實業救國的創業精神,敢于冒險的進取精神,提倡誠信的敬業精神以及和衷共濟的合作精神等等。對目前金融危機頻發,提高
本書系統批評了西方管理學理論的外部性結構缺失情況,認為經濟人組織管理過程追求“效率主義邏輯”的同時,必然導致“外部不經濟”問題的產生和外部生態環境的破壞...
沈從文
林奕含
泰戈爾
王充閭著
劉爭爭
梁啟超
京ICP備09013606號-3京信市監發[2002]122號海淀公安分局備案編號:1101083394
營業執照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出發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