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郵傳統經典-親子共讀經典書
¥32.6(3折)定價:¥109.0編者精選了這套親子共讀經典書系列,其中既有世界知名的童話故事,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365夜故事》;又包括了最為中國孩子所熟知的傳統精品,如:《唐詩三百首精選》《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中華成語故事》《中國神話故事》。編者選配了精美的插圖,讓孩子們在畫面中感受美好;加注了拼音,幫助孩子們獨立閱讀;精美的光盤,則可以代父母為孩子誦讀。編者相信這樣的經典書,可以由爸爸媽媽滿懷愛意地讀給孩子聽,大孩子
-
包郵彩圖全解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國學典藏
¥12.3(4.1折)定價:¥29.8《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來流傳最廣的幼兒啟蒙教材,俗稱“三、百、千”。所謂“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誦《百家姓》以便日用;懂《千字文》通曉義理”。本書編排整理過程中,在忠實于原著的基礎上,針對原文中的生僻字、繁難詞句、典故出處等提供了詳細的譯注和準確的譯文...
-
包郵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9.0(3.6折)定價:¥25.0最經典蒙學讀物 傳統教育之綱領 圣賢教育之大成 重德啟智,博識敦行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擔綱叢書主編; 國學權威袁行霈、唐明邦、趙逵夫、唐浩明等傾力編注 教育專家顧明遠、李鎮西、錢夢龍、魏書生等聯袂推薦...
-
包郵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最新經典珍藏
¥11.1(3.9折)定價:¥28.8經典,就是最有價值的書,百讀不厭的書,經典的價值和魅力在流光歲影里永不褪色,先賢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著我們的現代生活。這些書有無窮的含義,要及早灌注在下一代的心靈中,好讓它在人生成長歷程中漸漸醞釀、發酵、成熟。經典字字珠璣,不要分難易,不要管長短,只要從頭按照章節,一字一句讀下
-
包郵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18.4(3.2折)定價:¥58.0中國傳統國學三大啟蒙讀物, 合稱“三百千”。《三字經》以三言形式出現, 核心思想包括仁、義、誠、敬、孝等, 內容涵蓋歷史、天文、地理、民間傳說等 ; 《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 是一部關于姓氏的作品 ; 《千字文》是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 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本書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三者為一體, 選其精華, 對原作做了精當而曉暢的注釋與翻譯, 并精選了古今中外經典的事例故事, 讓讀者更輕松、方
-
包郵三字經·百家姓:雙色插圖精譯
¥7.3(4.1折)定價:¥18.0《三字經》是我國知名度極高的兒童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極易成誦。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中華國學百部:三字經·百家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目前難于確定。清代人多認為《三字經》是宋儒王應麟所作,不管《三字經》的作者是誰,都不影響這部書的價值,因為《三字經》有著豐富的內容。《三字經》的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有一個中心。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
-
包郵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11.0(5.5折)定價:¥20.0在所有的蒙學書中,流行的便是王應麟的《三字經》、《百家姓》、周興嗣的《千字文》了,俗稱“三、百、千”。而與“三、百、千”相媲美的蒙學書便是清人李毓秀所撰的《弟子規》。余志慧譯注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彩圖版)》將之匯為一冊,方便讀者選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彩圖版)》設有原文、注釋和譯文欄目...
-
包郵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德育啟蒙-謙德國學文庫
¥7.5(5折)定價:¥15.0《三字經》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百家姓》是一本關于中文姓氏的書,成書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 《千字文》,是用來教授兒童基本漢字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組成的文章。是
-
包郵圖解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全彩圖解典藏版
¥15.3(3.8折)定價:¥39.8《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部書是有史以來具有影響力的啟蒙讀物,是家喻戶曉歷代傳承的教育著作。其詞句言簡意賅,內容包羅萬象,涵蓋了歷史、地理、禮儀、德行等豐富的知識與行為準則。本書將三本集結成冊,便于閱讀,對于孩子人格的塑造與修養的生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深遠的教育意義...
-
包郵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22.9(6.6折)定價:¥34.81.《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是以前搖頭晃腦的私塾先生,教學生識字啟蒙的傳統老課本,它們是傳統蒙學的經典代表,流傳很廣。這些經典涵括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等各個方面。培養中國人的孩子,讓他們接受傳統文化教育,這些蒙學經典是入門書。2.很多家長教孩子《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僅僅滿足于記誦的效果,對其中的文義自己可能也不能全懂。本版《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全譯全注,并進行深入解讀
-
包郵少年推薦閱讀國學經典
¥72.8(6.5折)定價:¥112.0編纂的過程中,我們在保持了原文風格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一些欄目對原文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詮釋,有助于小讀者們了解、學習。本書的特色欄目如下:注釋:針對文中出現的疑難字詞加以解釋,有助于讀者把握單個字詞的意義。譯文:翻譯原文,使讀者理解其大意,有助于讀者讀懂原文。故事:選編一些相關的故事,使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原文所蘊含的道理。插圖:文中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圖,從而使知識性和趣味性完美結合,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享受。*后,我們衷心希望本書能成為小讀者們
-
包郵國學啟蒙小四書
¥49.6(3.9折)定價:¥128.0《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合稱"三百千千",是經典的國學啟蒙讀物,對應有名的“四書五經”,被譽為"國學啟蒙小四書"。《三字經》是認可的蒙學書,語言淺顯易懂,典故耳熟能詳,全篇不過千余字,卻濃縮了歷史、文學、作人、做事等方方面面的中國文化,正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百家姓》既是一本啟蒙教材,也是一部中華姓氏的索引,滿足了中國人"尋根溯源"的情結,是中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千字文》四字一句,對仗工整,條理清
-
包郵國學經典文庫: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19.4(3.9折)定價:¥49.8《三字經》《百家姓》與《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傳統啟蒙書籍。《三字經》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簡短地敘述一些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和表述普遍為古代社會所接受的道德觀念和哲理。《百家姓》是一本關于中文姓氏的書,成書于北宋初。以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韻文,雖乏文理,但編排巧妙,讀來順口,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千字文》以儒學理論為綱、穿插諸多常識,用四字韻語寫出,很適于兒童誦讀...
-
包郵困學紀聞(全校本)(修訂版)(全三冊)
¥243.6(7折)定價:¥348.0《困學紀聞》是南宋學者王應麟的文獻學力作,與《容齋隨筆》、《夢溪筆談》并稱宋代考據筆記三大家。張之洞《書目答問》于《困學紀聞》諸多版本中,對翁元圻集注本尤為推重,王應麟博涉經史子集,在書中展示了精湛的考據學功力,而翁注一一詮釋,體大思精,對今天的讀者來說,不啻為一部“國學小百科”。全書包括說經八卷,天道、地理、諸子二卷,考史六卷,評詩文三卷,雜識一卷,共二十卷。本書以道光五年余姚翁氏守富堂刻本《困學紀聞注》為底本,囊括王應麟自注,
-
包郵三字經 弟子規 百家姓 千字文(口袋本)
¥8.0(8折)定價:¥10.0《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內容。《弟子規》是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范,形式為三字韻語,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流傳很廣。《千字文》是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該書收錄《三字經》《弟
-
包郵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規
¥17.5(3.2折)定價:¥55.0本書內容講述: 《三字經》, 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 《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范, 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 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 義, 誠, 敬, 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 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 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百家姓》是一部關于漢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獻記載, 成文于北宋初...
-
包郵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插圖版
¥18.1(4.5折)定價:¥39.8《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蒙學經典、古代兒童語文教育的教材。幾部書的內容或側重知識,或偏重道德,編排巧妙,便于識字,朗朗上口,在古代社會流傳極廣、備受推崇。如今,不僅可以作為國學入門讀物,還可以從其思想價值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得到極大的啟發...
-
包郵國學經典叢書·名家注評本: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規/精裝
¥19.6(3.4折)定價:¥58.0本書收錄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原文,涵蓋了我國古代蒙學讀物的精華要義。均附有譯文和注釋...
-
包郵三字經 弟子規 百家姓 千字文
¥20.1(3.4折)定價:¥59.8本書介紹的四部作品:《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規》,是中國古代蒙學系列著作的代表。為了便于記誦,根據句意將全文分成小段,句句翻譯。在每段之后,還附上了與之相關的一兩則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