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馬爾多羅之歌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1151200
- 條形碼:9787541151200 ; 978-7-5411-5120-0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爾多羅之歌 本書特色
◎ 《馬爾多羅之歌》是法國詩人洛特雷阿蒙的天才之作,問世近五十年不為人知,經(jīng)安德烈·布勒東為首的超現(xiàn)實主義者推重后,對現(xiàn)代藝術(shù)與文學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 本書影響了不可勝數(shù)的藝術(shù)家、作家、導演:畫家奧迪隆·雷東、達利、勒內(nèi)·瑪格麗特先后為本書配圖。除布勒東、阿拉貢、艾呂雅等超現(xiàn)實主義者之外,紀德、加繆、帕斯、亨利·米勒、約翰·阿什伯利等大作家、大詩人都盛贊此書。還啟發(fā)了戈達爾、寺山修司等電影導演的創(chuàng)作,影響仍在繼續(xù)。
◎ 洛特雷阿蒙常在深夜寫作,通過大聲朗讀、彈奏鋼琴和弦,鍛造語句。去世時年僅二十四歲。此次再版收錄了他的全部創(chuàng)作,除杰作《馬爾多羅之歌》外,還包括《詩一》《詩二》及存世的七封信。
◎ 精心制作的內(nèi)文、裝幀,全力呈現(xiàn)這首兼具驚世駭俗內(nèi)容和典雅雄健語言的“惡的頌歌”。
馬爾多羅之歌 內(nèi)容簡介
《馬爾多羅之歌》是一部長篇散文詩,由六支歌組成,每支歌長短不等,或抒情或敘事。圍繞主人公馬爾多羅,六支歌飛速展開,各種事件接踵而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畸形、奇異而夢幻的世界,一切都處在興奮中,處在變形中,處在施暴、攻擊、摧毀的激流中,行動的快樂浸透了全書。此外還收錄了《詩一》《詩二》兩個散文片段以及七封信。
馬爾多羅之歌 目錄
**支歌 2
第二支歌 36
第三支歌 86
第四支歌 112
第五支歌 142
第六支歌 172
詩與書信 204
洛特雷阿蒙和《馬爾多羅之歌》 253
洛特雷阿蒙生平和創(chuàng)作年表 281
馬爾多羅之歌 相關(guān)資料
媒體推薦(本書)打動讀者首先是洛特雷阿蒙非凡的天才。加繆評價作者為“一個有罪的少年”,有點道理。書中的好多“惡行”有點書生氣。不過作者校正其視野的文學才能和想象力令人信服,令人信服地恰切。——《紐約時報》 名人推薦我一定要明確指出,依我看,對某些人的崇拜是值得懷疑的,盡管這些人表面上顯得那么偉大。惟一的例外是洛特雷阿蒙,那些在經(jīng)過時留下了某種模糊痕跡的人,在我看來就不是這樣。——安德烈·布勒東,超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始人
馬爾多羅之歌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洛特雷阿蒙(Lautréamont,1846—1870),法國詩人,本名伊齊多爾·迪卡斯(Isidore Ducasse),生于烏拉圭,父母均為法國移民。1859年被送回法國上學,不久開始寫詩。《馬爾多羅之歌》的第一支歌于1868年匿名發(fā)表,1869年,全書付印,只是出版商震驚于內(nèi)容的大膽,拒絕發(fā)行。1870年,又出版了兩冊《詩》,這就是他全部的創(chuàng)作了,同年11月在巴黎去世,年僅二十四歲。洛特雷阿蒙不多的創(chuàng)作對現(xiàn)代藝術(shù)與文學,尤其是超現(xiàn)實主義者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被稱為“大天使般的爆破手”。
譯者簡介:
車槿山,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導,著有《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史》(合著),譯有《后現(xiàn)代狀態(tài)》《象征交換與死亡》等。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經(jīng)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