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生態環境及地理信息領域:發展、融合與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82496
- 條形碼:9787030782496 ; 978-7-03-078249-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環境及地理信息領域:發展、融合與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簡要論述了生態學、環境學、地理學、信息科學、交叉學科以及技術領域與熱點方向研究的內涵特征和發展規律。重點闡述了生態系統特征及其耦合關系,景觀格局及生態過程,生態規劃與生態工程,地理環境與風險管理等問題;分析了全球變化的區域響應以及氣候評估與產業發展的關系;探索了地理信息科學、生態信息科學以及環境信息科學的學科地位、理論體系與應用領域;研究了流域生態水文、城市生態資產、“一帶一路”資源環境、區域二氧化碳減排、荒漠環境修復等重大科學問題,拓展了遙感與GIS技術、信息圖譜技術、低碳信息管理技術、數字制圖技術、生態安全及脆弱性評估預警技術、環境物聯網技術(EIOT)以及BGC過程、生態補償、水碳足跡、生態產品等研究熱點。本書基于作者40年的國內外科學研究、科學考察、社會服務以及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等研學歷程,以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體現了諸多研究領域原始性創新與集成性創新的進展。
生態環境及地理信息領域:發展、融合與探索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篇 科學研究
第1章 生態學研究 3
1.1 生態學研究背景 3
1.2 生態系統生態學 4
1.3 景觀生態學 18
1.4 生態規劃學 25
1.5 生態工程學 28
第2章 環境科學研究 31
2.1 環境科學研究背景 31
2.2 環境危機管理 34
第3章 地理學研究 39
3.1 地理學研究背景 39
3.2 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 40
3.3 氣候變化的評估研究 43
第4章 信息科學研究 46
4.1 信息科學研究背景 46
4.2 地理信息科學 47
4.3 生態信息科學 52
4.4 環境信息科學 56
第2篇 融 合 發 展
第5章 交叉學科研究 65
5.1 交叉學科研究背景 65
5.2 生態水文與區域地理 67
5.3 低碳發展與生態安全 81
5.4 資源環境效應與生態環境修復 87
5.5 綠洲體系建設與荒漠資源利用 90
第6章 技術領域研究 98
6.1 RS技術與GIS技術 99
6.2 數字制圖技術 112
6.3 生態環境技術 116
6.4 信息分析技術 139
6.5 信息管理技術 142
第7章 多學科綜合研究 149
7.1 LUCC 及其功能研究 149
7.2 BGC 過程研究 152
7.3 再生資源遙感研究 155
7.4 環境及災害評價研究 157
7.5 生態補償研究 169
7.6 生態產品及ECP 研究 173
7.7 GNSS 及北斗研究 177
7.8 碳排放足跡研究 179
第3篇 實 踐 探 索
第8章 科學考察 187
8.1 資源及生態考察 188
8.2 環境與地理考察 211
8.3 產業與發展考察 220
8.4 相關綜合性考察 231
參考文獻 251
附錄1:科教活動 260
附1.1 重大科技活動 261
附1.2 人才培養 268
附1.3 學科建設 269
附1.4 社會服務 269
附1.5 國際合作 271
附1.6 其他活動 273
附錄2:學術論文統計 278
附錄3:照片拍攝者 280
附錄4:學生名錄 281
附錄5:作者介紹 282
前言
第1篇 科學研究
第1章 生態學研究 3
1.1 生態學研究背景 3
1.2 生態系統生態學 4
1.3 景觀生態學 18
1.4 生態規劃學 25
1.5 生態工程學 28
第2章 環境科學研究 31
2.1 環境科學研究背景 31
2.2 環境危機管理 34
第3章 地理學研究 39
3.1 地理學研究背景 39
3.2 全球變化與區域響應 40
3.3 氣候變化的評估研究 43
第4章 信息科學研究 46
4.1 信息科學研究背景 46
4.2 地理信息科學 47
4.3 生態信息科學 52
4.4 環境信息科學 56
第2篇 融 合 發 展
第5章 交叉學科研究 65
5.1 交叉學科研究背景 65
5.2 生態水文與區域地理 67
5.3 低碳發展與生態安全 81
5.4 資源環境效應與生態環境修復 87
5.5 綠洲體系建設與荒漠資源利用 90
第6章 技術領域研究 98
6.1 RS技術與GIS技術 99
6.2 數字制圖技術 112
6.3 生態環境技術 116
6.4 信息分析技術 139
6.5 信息管理技術 142
第7章 多學科綜合研究 149
7.1 LUCC 及其功能研究 149
7.2 BGC 過程研究 152
7.3 再生資源遙感研究 155
7.4 環境及災害評價研究 157
7.5 生態補償研究 169
7.6 生態產品及ECP 研究 173
7.7 GNSS 及北斗研究 177
7.8 碳排放足跡研究 179
第3篇 實 踐 探 索
第8章 科學考察 187
8.1 資源及生態考察 188
8.2 環境與地理考察 211
8.3 產業與發展考察 220
8.4 相關綜合性考察 231
參考文獻 251
附錄1:科教活動 260
附1.1 重大科技活動 261
附1.2 人才培養 268
附1.3 學科建設 269
附1.4 社會服務 269
附1.5 國際合作 271
附1.6 其他活動 273
附錄2:學術論文統計 278
附錄3:照片拍攝者 280
附錄4:學生名錄 281
附錄5:作者介紹 282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