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少年版·中國經典-孫子兵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439179
- 條形碼:9787558439179 ; 978-7-5584-3917-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年版·中國經典-孫子兵法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
☆權威專家嚴選書目
保證叢書品質,讓孩子讀得安心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擔任主編,從孩子成長角度嚴選書目
涵蓋文、史、哲、國學多方面,讓孩子全方位吸收傳統(tǒng)文化精華滋養(yǎng)
☆大獎作家精心打磨原著
優(yōu)質內容好讀易懂,助力文化積累
兒童文學大獎作家徐尚衡教授執(zhí)筆,語言簡潔明快
流暢易懂好理解,讓孩子走進經典,理解經典,愛上經典
☆名校博士傾力設計精品伴讀
提煉閱讀精華、提升叢書知識含量
長沙理工大學教師侯承相傾力加盟,定制專業(yè)、精到的延伸性內容
幫助孩子發(fā)散思維、拓寬知識面、提升語文閱讀寫作綜合實力
☆字大行疏,綠色印刷
為孩子沉浸式綠色閱讀保駕護航
16開大字號呵護視力,版式簡約雅致,提高孩子閱讀專注度
環(huán)保綠色印刷,優(yōu)質正版圖書讓孩子健康閱讀
少年版·中國經典-孫子兵法 內容簡介
這是基于《孫子兵法》編寫而成的青少年普及性讀物。編者徐尚衡將《孫子兵法》十三篇中每一篇的精華部分引出,并用現代漢語串講,每段孫子語錄下引用一兩則戰(zhàn)爭故事,讓讀者以感性的內容加深對孫子理性論述的理解,每則故事的后面都有簡明評點,以此說明要旨。全書語言通俗,體例明晰。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主編并作序,南京大學文學院侯承相博士擔任導讀,設計文化通識、詩詞點撥、經典課堂、人物卡片、逸聞趣事等知識延伸欄目,精心編制閱讀檢測題,鞏固閱讀成效、發(fā)散閱讀思維,引導學生做開放性的閱讀探索。
少年版·中國經典-孫子兵法 目錄
始計
《始計》概述
原文: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戰(zhàn)例:白登之圍
隋文帝滅陳
原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戰(zhàn)例:孫子訓練女兵
遷延之役
原文: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戰(zhàn)例:長平之戰(zhàn)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原文: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戰(zhàn)例:張賓輔主據河北
晉軍淝水敗秦軍
作戰(zhàn)
《作戰(zhàn)》概述
原文: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戰(zhàn)例:桓溫北伐遭慘敗
檀道濟唱籌量沙
原文:其用戰(zhàn)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謀,不能善其后矣。
戰(zhàn)例:李廣利大敗而歸
鮮卑大敗漢軍
原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
戰(zhàn)例:高陽酒徒立奇功
郝昭誓死守陳倉
謀攻
《謀攻》概述
原文: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戰(zhàn)例:晉軍滅吳
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原文: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戰(zhàn)例:拓跋燾兵敗孤城
桓玄計除劉牢之
原文: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戰(zhàn)例:王翦父子橫掃五國
楚材晉用
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為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戰(zhàn)例:北周軍兵敗晉陽城下
北齊軍戰(zhàn)敗平陽
原文: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
戰(zhàn)例:小關之戰(zhàn)
關羽敗走麥城
軍形
《軍形》概述
原文: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戰(zhàn)例:彝陵之戰(zhàn)
五丈原魏蜀對峙
原文: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
戰(zhàn)例:匈奴劉氏建漢
劉聰登基
原文: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
戰(zhàn)例:鞌之戰(zhàn)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原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戰(zhàn)例:長安失守,西晉滅亡
李牧守邊
兵勢
《兵勢》概述
原文: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戰(zhàn)例:石勒智擒段末柸
荀灌娘突圍救危城
原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jié)也。是故善戰(zhàn)者,其勢險,其節(jié)短。勢如彍弩,節(jié)如發(fā)機。
戰(zhàn)例:勇冠三軍“冠軍侯”
“衛(wèi)國公”保家衛(wèi)國
原文:故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zhàn)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正,圓則行。故善戰(zhàn)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戰(zhàn)例:司馬懿平遼
馬謖失街亭
虛實
《虛實》概述
原文:凡先處戰(zhàn)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zhàn)地而趨戰(zhàn)者勞。故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戰(zhàn)例:官渡大戰(zhàn)
張方擊敗長沙王
原文: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zhàn)約矣。
戰(zhàn)例:鄧訓破迷唐
黃巾起義
原文:故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戰(zhàn)例:虞詡敗西羌
夜半吶喊唬劉曜
軍爭
《軍爭》概述
原文: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戰(zhàn)例:孫臏擒龐涓
武靈王胡服騎射
原文:故三軍可以奪氣,將軍可以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戰(zhàn)例:秦晉崤之戰(zhàn)
周亞夫平叛
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戰(zhàn)例:耿弇連下兩城
魏梁鐘離大戰(zhàn)
九變
《九變》概述
原文: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zhàn)。
戰(zhàn)例:望梅止渴
韓信背水一戰(zhàn)
原文:涂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戰(zhàn)例:毛寶戰(zhàn)場逞威
漢軍強行攻大宛
原文: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以害,役諸侯以業(yè),趨諸侯以利。
戰(zhàn)例:慕容氏建燕
靳準引火燒身
原文: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戰(zhàn)例:盱眙城下敗魏軍
劉曜醉酒亡身
行軍
《行軍》概述
原文: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zhàn)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zhàn)者,無附于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唯亟去無留,若交軍于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戰(zhàn)例:濰水之戰(zhàn)
宋襄之仁
原文: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行有險阻、潢井、蒹葦、山林、翳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戰(zhàn)例:沙苑西魏敗東魏
洛口倉大捷
原文:辭卑而益?zhèn)湔撸M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
戰(zhàn)例:侯景以退為進
周齊洛陽大戰(zhàn)
地形
《地形》概述
原文: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zhàn)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zhàn),戰(zhàn)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戰(zhàn)例:王全斌力克劍門
和尚原之戰(zhàn)
原文: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zhàn),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戰(zhàn)例:高平之戰(zhàn)
李存勖的興亡
九地
《九地》概述
原文: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zhàn)其地,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疾戰(zhàn)則存,不疾戰(zhàn)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zhàn),“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zhàn)。
戰(zhàn)例:楚漢彭城之戰(zhàn)
李陵兵敗降匈奴
原文:所謂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后不相及,眾寡不能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戰(zhàn)例:楊諒首鼠兩端
輔公祏叛唐
原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戰(zhàn)例:皇甫遇勇戰(zhàn)契丹軍
周盤龍父子逞威
原文: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xiāng)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戰(zhàn)例:孟知祥吞并東川
崔延伯擊敗莫折
火攻
《火攻》概述
原文: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fā)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戰(zhàn)例:鄱陽湖之戰(zhàn)
王琳反陳兵敗
原文: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戰(zhàn)例:潁川大戰(zhàn)
魏軍兵敗豫州
用間
《用間》概述
原文: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xiāng)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于外,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戰(zhàn)例:陳平施計除范增
皇太極施計除勁敵
原文: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xiāng)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戰(zhàn)例:耶律德光入大梁
司馬懿奪權
附錄
《孫子兵法》原文
《孫子兵法》譯文
《孫子兵法》閱讀挑戰(zhàn)賽
參考答案
少年版·中國經典-孫子兵法 相關資料
當我們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時,最重要的對象應是觀念文化。觀念文化是整個文化體系中最核心的深層結構,是我們的祖先思考萬事萬物所形成的精神產品,是列祖列宗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判斷和思想結晶。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蘊涵著無數寶貴的觀念遺產,值得我們繼承、發(fā)揚。這些觀念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最有價值的歷史正能量,能為我們實現民族復興提供積極的思想資源,我們必須讓廣大少年兒童及早開始接觸它們。——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莫礪鋒由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先生主編的“少年版·中國經典”叢書,是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目標下,向少年讀者“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優(yōu)秀范例。叢書選目精良,體例科學實用,結構完整,語言流暢。每個分冊收入的篇目都是優(yōu)中選優(yōu),萃中拔萃,基本代表了《詩經》《韓非子》《史記》《后漢書》《宋史》《三國演義》等古典原著的精華,為青少年讀者展現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精彩絕倫的文史圖卷,有助于他們豐富文史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更好地走近和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而激發(fā)起愛國情懷。——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苗懷明【戰(zhàn)例1】
白登之圍
西漢初年,匈奴的冒頓(mò dú)單于可不是等閑之輩,為了登上單于的寶座,他費了不少心機。
當初,他是頭曼單于的寶貝兒子,被立為太子,后來頭曼另外娶了閼氏(yān zhī,單于的皇后),又生了個兒子,冒頓漸漸變成了閼氏的眼中釘。頭曼禁不住年輕美貌的閼氏的糾纏,想立小兒子為太子。廢立太子是件大事,弄不好會引起群臣的反對,頭曼左思右想,想出個“借刀殺人”之計。
頭曼先把冒頓送到月氏(yuè zhī)國去做人質,不久又親自領兵攻打月氏。月氏王惱怒萬分,準備殺了冒頓來報仇。冒頓見戰(zhàn)事爆發(fā),自知性命難保,盜取了一匹駿馬,凄凄惶惶連夜抄小路向東逃去。
頭曼見冒頓居然能夠逃回,又驚又喜。驚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盤化為泡影,以后要除去他更是不易;喜的是冒頓有智有勇,是個可以造就的人才。頭曼畢竟割不斷父子親情,幾經考慮,決定讓冒頓做將軍,率領一萬人馬為國效力。
冒頓總覺得事情蹊蹺,暗地里四處打聽,不久他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因此對父親、繼母恨之入骨。為了報仇雪恨,他制造了一種響箭,用來指揮官兵。他下了一道嚴令:“我的響箭射到什么地方,大家必須一齊射向那里,誰違反了這項軍令,立即斬首示眾。”
有一天,冒頓張滿弓,“嗚——”,響箭飛向他的愛妾。頓時,官兵萬箭齊發(fā),他的愛妾渾身中箭,一命嗚呼。少數士兵不敢把箭射出去,立即被拉出來斬首。過了幾天,冒頓把響箭射向父親的坐騎,官兵們一個也不敢怠慢,立即把箭射出去,那匹駿馬如同刺猬一般,立即倒在血泊中。冒頓見兵已練成,便伺機殺死自己的父親。
有一天,頭曼讓冒頓跟他一道去打獵,冒頓便帶著一批官兵隨行。到了草原深處,冒頓將響箭向父親射去,官兵們立即射箭,頭曼頓時中箭身亡。冒頓立即領兵返回,殺了繼母和弟弟。有的將領企圖反抗,被冒頓一并殺死。
東胡首領聽說冒頓繼位做了單于,派使者前來試探,說:“聽說先王的坐騎是匹駿馬,請大王將這匹駿馬送給我們的首領。”冒頓把東胡使者的話告訴群臣,讓大家一起來商量這件事,群臣無不憤憤不平,堅決不肯答應。冒頓思量了一番,說:“東胡是我們的鄰國,不必為了一匹馬傷了兩國的和氣。”他命人將駿馬牽來,讓東胡使者帶回去。
【戰(zhàn)例1】
白登之圍
西漢初年,匈奴的冒頓(mò dú)單于可不是等閑之輩,為了登上單于的寶座,他費了不少心機。
當初,他是頭曼單于的寶貝兒子,被立為太子,后來頭曼另外娶了閼氏(yān zhī,單于的皇后),又生了個兒子,冒頓漸漸變成了閼氏的眼中釘。頭曼禁不住年輕美貌的閼氏的糾纏,想立小兒子為太子。廢立太子是件大事,弄不好會引起群臣的反對,頭曼左思右想,想出個“借刀殺人”之計。
頭曼先把冒頓送到月氏(yuè zhī)國去做人質,不久又親自領兵攻打月氏。月氏王惱怒萬分,準備殺了冒頓來報仇。冒頓見戰(zhàn)事爆發(fā),自知性命難保,盜取了一匹駿馬,凄凄惶惶連夜抄小路向東逃去。
頭曼見冒頓居然能夠逃回,又驚又喜。驚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盤化為泡影,以后要除去他更是不易;喜的是冒頓有智有勇,是個可以造就的人才。頭曼畢竟割不斷父子親情,幾經考慮,決定讓冒頓做將軍,率領一萬人馬為國效力。
冒頓總覺得事情蹊蹺,暗地里四處打聽,不久他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因此對父親、繼母恨之入骨。為了報仇雪恨,他制造了一種響箭,用來指揮官兵。他下了一道嚴令:“我的響箭射到什么地方,大家必須一齊射向那里,誰違反了這項軍令,立即斬首示眾。”
有一天,冒頓張滿弓,“嗚——”,響箭飛向他的愛妾。頓時,官兵萬箭齊發(fā),他的愛妾渾身中箭,一命嗚呼。少數士兵不敢把箭射出去,立即被拉出來斬首。過了幾天,冒頓把響箭射向父親的坐騎,官兵們一個也不敢怠慢,立即把箭射出去,那匹駿馬如同刺猬一般,立即倒在血泊中。冒頓見兵已練成,便伺機殺死自己的父親。
有一天,頭曼讓冒頓跟他一道去打獵,冒頓便帶著一批官兵隨行。到了草原深處,冒頓將響箭向父親射去,官兵們立即射箭,頭曼頓時中箭身亡。冒頓立即領兵返回,殺了繼母和弟弟。有的將領企圖反抗,被冒頓一并殺死。
東胡首領聽說冒頓繼位做了單于,派使者前來試探,說:“聽說先王的坐騎是匹駿馬,請大王將這匹駿馬送給我們的首領。”冒頓把東胡使者的話告訴群臣,讓大家一起來商量這件事,群臣無不憤憤不平,堅決不肯答應。冒頓思量了一番,說:“東胡是我們的鄰國,不必為了一匹馬傷了兩國的和氣。”他命人將駿馬牽來,讓東胡使者帶回去。
過了不久,東胡又派使者前來,說是他們的首領看中了冒頓的美貌閼氏,打算娶冒頓的閼氏為妻。群臣義憤填膺,都說答應了東胡的要求便是國恥。沒料想冒頓卻說:“既然是鄰國,何必舍不得一個女子?”他竟然讓東胡使者把自己的妻子帶回去,嫁給東胡首領。東胡首領見冒頓如此畏懼自己,變得越來越驕橫。東胡與匈奴之間有一片無人居住的荒涼地帶,雙方各據一邊,各自設立了哨所防衛(wèi)。
東胡使者再一次來到匈奴,向冒頓說道:“我們的首領想要這塊荒地,請大王答應。”
冒頓又召來群臣一道商議,有的臣子暗暗想:大王連自己的老婆都可以給人家,這塊荒地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他說:“這片荒地我們要了也沒有什么用,答應東胡的要求也行。”沒想到冒頓立即虎下臉來,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能拱手送給別人!”他高聲喚來衛(wèi)士,把主張將土地送給東胡的臣子拖出去斬首。冒頓立即起兵,向東胡發(fā)起突襲。東胡人沒想到冒頓會突發(fā)虎狼之威,毫無防備,結果一下子被冒頓消滅了。
從此,冒頓名聲大振。他東攻西伐,控制了我國東北、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qū)。他并不滿足,又屢次南侵,不斷騷擾漢朝的北部邊境。公元前201年,他派出大軍將馬邑(今山西朔縣)重重包圍。韓王信一方面向漢高祖劉邦求救,一方面派使者向匈奴求和。
劉邦發(fā)出救兵以后,聽說韓王信派人向匈奴求和,不免起了疑心,派人前去指責韓王信。韓王信見匈奴已將馬邑重重包圍,劉邦又不信任自己,思前想后,終于下定決心,打開城門向匈奴投降。冒頓得到馬邑后,立即領兵南下,越過句注山,前鋒直抵晉陽(今山西太原)。劉邦親自領兵北上,攻打叛徒韓王信。兩軍在銅鞮(今山西沁縣)相遇,展開一場決戰(zhàn)。漢軍勇不可擋,斬殺韓王信大將王喜。韓王信見敗局已定,無法挽回,一溜煙往北逃竄,投靠了匈奴。
少年版·中國經典-孫子兵法 作者簡介
莫礪鋒,1949年4月出生,江蘇無錫人。1979年考取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師從程千帆教授專攻中國古代文學,198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8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是中國內地第一位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古籍整理與出版領導小組成員、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顧問、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詩學、中國文學史、宋代理學與文學,代表著作有《莫礪鋒講唐詩課》《莫礪鋒講宋詩課》《漫話東坡》《江西詩派研究》《朱熹文學研究》《杜甫評傳》《杜甫十講》《莫礪鋒詩話》《唐宋詩歌論集》等,主編教材《中國文學史·宋代卷》。
徐尚衡,1943年生,傳統(tǒng)文化專家,古代漢語專業(yè)教授。主要作品有《成語學習詞典》《中國成語》《中國典故》《中國詩詞故事》《中國古代文體總攬》《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晉書(少年版)》《孫子兵法》《資治通鑒故事》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