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乾隆十二時辰(彩圖修訂版)精/吳十洲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70047
- 條形碼:9787101170047 ; 978-7-101-17004-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乾隆十二時辰(彩圖修訂版)精/吳十洲著 本書特色
以微觀視角透視盛世,一日窺見乾隆帝的多重面向。本書獨辟蹊徑,選取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日(1765年1月28日)這一看似平凡的日子,通過詳實的史料還原乾隆帝從凌晨四時到深夜的十二時辰生活軌跡。從朝祭、政務到賞玩文物,從孝道倫理到文化信仰,層層疊加的時間維度展現了乾隆帝作為帝王、丈夫、兒子、收藏家的復雜形象,以及盛世之下的隱憂。歷史學者嚴謹還原乾隆帝生活細節。作者吳十洲深耕清史研究,依托《清實錄》《起居注》等原始檔案,結合奏折、御制詩、文物記錄,以通俗筆法將專業史料轉化為生動敘述,嚴謹還原乾隆帝的政務決策、藝術鑒賞與生活細節:誰是乾隆帝一生念念不忘的心頭愛?乾隆帝喜歡誰的書法?喜歡誰的畫兒?他喜歡雪嗎?他重視農業嗎?他會接見基層官員嗎?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乾隆皇帝。一百二十余幅彩插,再現歷史場景。彩圖修訂版收錄紫禁城平面圖,郎世寧、董邦達等清宮畫作,乾隆帝御筆書畫及三希堂珍寶,紫禁城歷史照片和現代攝影作品等珍貴插圖,圖文并茂,讓歷史場景躍然紙上。 四色精裝,沉浸式體驗盛世帝王的一天。本書紙面精裝,封面局部燙金,書名及封底日晷采用磨砂UV,還原正月初八日紫禁城殘雪質感。四色印刷,色調溫潤古樸,書前特別附有“乾隆一日體驗卡”,內頁輯封設計巧妙結合中國傳統顏色,對應一日之時間變化。通過視覺化呈現,進一步降低閱讀門檻,讓檔案中的冰冷文字變為可感知的歷史溫度。
乾隆十二時辰(彩圖修訂版)精/吳十洲著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吳十洲教授撰寫的非虛構歷史通俗讀物,選取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初八這一天來反映乾隆朝乃至清朝的統治特色。作者通過上諭、清宮檔案、御制詩文、奏折以及其他清代文獻,從清史及社會史角度,將乾隆帝一天的生活拆解為朝祭、大內起居、恭讀圣訓、聯賡對詩、批閱奏折、接見臣工、品鑒古玩、宮闈生活、祭星等維度,以情文并茂的筆法,描繪出一個五十五歲、正處于人生巔峰、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的有血有肉的乾隆帝,并展示清代政治文化的多個面向。這一天朝廷發生的大事小事,經吳十洲教授的巧思佳構,生動地再現出來。“以日為史”,別具一格,讀來有趣。在不少讀者的建議及作者的全力支持下,現擬以2021年版為基礎,出彩圖修訂版,計劃增配近200張反映清代文化面貌的歷史文物彩圖,隨文排版,使乾隆皇帝的一日更真實、具象,以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滿足市場需求。
乾隆十二時辰(彩圖修訂版)精/吳十洲著乾隆十二時辰(彩圖修訂版)精/吳十洲著 前言
法國年鑒學派代表人物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1902—1985)于1958年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題為《歷史與社會科學:長時段》,闡述了他的“長時段”歷史觀。他認為,歷史學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會科學,主要體現在時間概念上。歷史時間就像電波一樣,有短波、中波和長波之分,布羅代爾分別稱為短時段、中時段和長時段。所謂短時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時間,主要是歷史上突發的現象,如革命、戰爭、地震等;所謂中時段,也叫局勢或社會時間,是在一定時期內發生變化形成一定周期和結構的現象,如人口的消長、物價的升降、生產的增減;所謂長時段,也叫結構或自然時間,主要指歷史上在幾個世紀中長期不變和變化極慢的現象,如地理氣候、生態環境、社會組織、思想傳統等。他認為短時段現象只構成了歷史的表面層次,它轉瞬即逝,對整個歷史進程只起微小的作用。顯然《乾隆十二時辰》不包括在他的歷史研究的框架中。
70年代,我曾讀到過一則笑話,說蘇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用畢生精力翻譯了一天的《紐約時報》,因而獲得了國家*高榮譽勛章——列寧勛章。
一天的《紐約時報》具有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它似乎包含了一個世界、一個時代。而今天,我則確信18世紀的清代檔案中記載的某一天,其信息容量并不亞于70年代某一天的《紐約時報》。
乾隆十二時辰(彩圖修訂版)精/吳十洲著 目錄
前言
引子 三冬瑞雪 上慰圣懷
子時至寅正以前,入眠。
去歲的臘月雪和新年的正月雪,幾乎灑遍了帝國的大江南北。各地大吏奏報瑞雪情形的折子紛紛送達御前,其中不少奏折博得龍心大悅。乾隆帝心中有著一條絕對通達的邏輯:降雪即豐登之兆。有了雪,二麥便可發榮滋長,來歲便可望豐獲。這樣才能糧價平減,社會平穩,天下大治。
一 后宮朝祭 弗墜遺風
東方微微露出些許白色,約摸在寅正時刻,一曲悠揚的祭神曲響起。這是清皇室在坤寧宮進行每日例行的朝祭。整個儀典幾乎用去了一個時辰,太陽已經照亮了整個紫禁城。這一天,乾隆帝未親詣朝祭,他在用心靈與祖先的靈魂對話。乾隆帝的視線由仰視蒼穹,轉而正視那被陽光映白的地平線,這是用理念、用儒家的理性精神來統治著的龐大帝國。
隆重的祭禮 佛多媽媽
受胙神肉
二 大內起居 皇家用度
寅正一刻請駕,卯正一刻出西華門入西苑同豫軒進早膳。宮廷里的規矩是吃菜不許過三匙。乾隆帝喜以滋陰的燕窩、鴨子等食品為主,幾乎是餐餐都要有燕窩做的菜或湯。其主副食之豐盛,與精粗相宜、葷素搭配的中原飲食養生之道相合。不消一刻,他已經推開餐具起駕了。幾天后圣駕即將南巡,內務府《來文簿》為今人了解此次南巡提供了豐富的資訊。
“請駕” 御膳與御穿戴
皇家后勤:內務府 檔案中的第四次南巡
三 恭讀圣訓 鑒往知今
每日卯時進早膳之后,如在宮中,乾隆帝必于乾清宮西暖閣或弘德殿及養心殿暖閣,覽閱先皇實錄、圣訓。他感嘆皇祖對漢文化的精熟深通與優待秀民的高明政策。先朝皇祖金戈鐵馬開創基業的事跡令乾隆帝熱血沸騰。遵循儒道、選拔秀民的祖訓又使他冷靜從事。作為少數民族出身的清朝皇帝,掌握漢族文化,無疑是維護其統治的有效手段。
粲然備陳的乾清宮 “體皇祖之心為心”
“正大光明”匾額之后
四 重華聯句 君臣之道
辰初至巳初,此時的紫禁城就像是一個詩的王國,乾隆帝戴著桂冠,高高在上。君臣二十多人在重華宮茶宴聯賡對詩,他們用華麗的辭藻來贊美一尊雪象。乾隆帝理精辭熟,出口成詩,連作七首。他的詩不主張立異獵奇,不使用綺辭麗句。以詩紀事是高宗御制詩之長,以詩言情則是其御制詩之短。
四任“丞相” 建福宮小憩
重華宮茶宴 君臣聯句
五 奏本理合 總攬巨細
巳正至午正,乾隆帝從重華宮回到了養心殿。一疊厚厚的奏折已放在案頭。乾隆帝的統治術實在是精微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天朝上上下下,事無巨細,他都要過問處置。乾隆帝這一天僅御覽云南總督劉藻的奏折就有六本。其具奏的時間是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七日,云南府至京師要用去三十余天的時間。
奏折制度 馭臣之術
軍機處之錄副奏折 滿文機密奏折
永寧經濟案
六 召見臣工 君為臣綱
未初至未正,下午一時許,乾隆帝于養心殿前殿面見各部引見的臣工。在被引見者中有文職的知縣、武職的游擊。如此下層官員在選任赴職時都將得到引見,這無疑是其他朝代難以期冀的。引見的原因多種多樣。這一天,他召見了約五十人。
養心殿正殿 召見官員
七 三希御覽 皇室秘藏
酉初至酉正,忙碌了一天的乾隆帝盤坐在養心殿三希堂的炕榻上,醉心于賞玩古董與書畫。這時的他就像京師中一般老百姓玩鳥籠子、踢毽子、斗蟋蟀、嗑瓜子、下棋、打麻將、聊大天兒一樣,隨性恬逸。據御制詩,正月初一至初八,乾隆帝御覽過的有古董六件(玉器五件、瓷器一件)、書畫九件(繪畫八件、法書一件)。
三希堂 《石渠寶笈》與“西清四鑒”
御制詩與文物
八 宮闈遺恨 孝道家殤
戌正晚八時,乾隆帝于養心殿后殿東稍間就寢。“內言不出”是儒家的倫理禁忌,因而在所有的宮廷記錄中找不到乾隆帝私生活的只言片語,民間所說的“承幸簿”壓根就無存于清宮檔案中。乾隆帝在以生母皇太后為至孝對象的同時,提出以孝治天下的國策。他以特別挑剔的目光來苛求一切人,以至家人也成為其孝道的犧牲品。
香妃得寵 緬懷孝賢皇后
天性至孝的皇帝 古稀天子的家庭悲劇
烏拉納喇皇后 一代權臣和珅
九 民間祭星 宮禁孤影
正月初八日,在京師內有祭星的禮俗。戌正以后,各家要舉行順星的祭祀儀式,以燃燈為祭。帝國邊城烏里雅蘇臺駐扎著的一支錫伯族遠征軍又挨過了一個風雪交加、饑寒交迫的夜晚。這五千余名錫伯族遠征軍及其后裔,后來成為滿語唯一的繼承者。這也許是乾隆帝為滿洲文化流傳而書寫的*為精妙的一筆。
民俗祭星 太監出逃
三十年后的“十全老人” 錫伯部落的遠征
附錄
附錄一
《乾隆十二時辰》原版序 常建華
新體裁史書的嘗試之作————吳十洲著《乾隆一日》序 馮爾康
附錄二
乾隆帝后妃一覽表
乾隆帝皇子皇女一覽表
清代皇帝二十五印璽一覽表
后記
乾隆十二時辰(彩圖修訂版)精/吳十洲著 作者簡介
吳十洲
本名吳衛國,1953年生。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故宮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著有《乾隆十二時辰》《兩周禮器制度研究》《紫禁城的黎明》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