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解構創造:百年狂熱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48518
- 條形碼:9787522848518 ; 978-7-5228-4851-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構創造:百年狂熱史 本書特色
★ 《紐約客》2023年度*佳圖書;《行為科學家》2023年度*值得關注圖書。
★ 一部跨越近百年的思想考古,解碼創造力如何成為被狂熱崇拜的對象。
★ 跨學科對話揭開創造力神話的面具:心理學家、廣告業、教育界、科技圈……如何不斷“重新發明”創造力。
★ 批判性反思:創造力能夠被明確界定嗎?我們為什么相信創造力?創造力的本質是什么?它真正為誰服務?創造力究竟是照亮人類文明的燈塔,還是被資本與權力精心包裝的神話?任何需要創造力的人都應該更好地理解它。
解構創造:百年狂熱史 內容簡介
創造力是美國社會的標志性價值觀之一,但“創造力”這一概念以及認為它能夠被培養的觀點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正如塞繆爾·W·富蘭克林所揭示的那樣,戰后的美國人創造了“創造力”這一概念,通過一系列活動來定義創造力,以滿足資本主義和冷戰時期的需求。創造力受到一群專業人士——心理學家、工程師和廣告人——的推崇,他們認為創造力是解決他們所擔憂的創造性被壓抑、變得墨守成規、從眾和感到疏離的良方。創造力被吹捧為個人主義和人類精神的力量,是新中產階級追求的目標,同時也符合美國企業界的需求。
在日益僵化的體制中,創造力帶上了幾分浪漫色彩;以某種方式做到了在精神上和物質上同時存在,既好玩又實用,既藝術又科技,既獨特又平常;這個術語難以明確界定,使得形形色色的人和機構都宣稱它能解決問題,從企業沉悶到城市衰敗。
如今,創造力被不斷追求、量化和*大化,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講述了心理學家、學者、企業管理 "大師"、廣告人、教育政策制定者、藝術家和工程師的故事,對這一概念發人深省的歷史梳理有助于我們看清它的本質。
解構創造:百年狂熱史 目錄
引 言 | 001
1 在平凡與卓越之間 | 022
2 頭腦風暴的誕生 | 060
3 作為自我實現的創造力 | 091
4 鞋廠里的集思法 | 118
5 有創造力的孩子 | 136
6 麥迪遜大道上的革命 | 154
7 創造力之死 | 179
8 從進步到創造力 | 192
9 創造力萬歲 | 213
結論:該做些什么 | 236
致 謝 | 243
注 釋 | 248
索 引 | 285
解構創造:百年狂熱史 節選
富蘭克林認為,“創造力”是二戰后美國發明的一個概念,主要出現在兩個領域:心理學研究和商業領域,這兩個領域雖各自獨立發展,但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對戰后人們對于疏離感和從眾心理的焦慮十分敏感——將創造力與真實性和自我表達聯系起來。作為消費主義引擎的廣告業抓住了這個術語,借用了藝術家的光環和聲望,將“創造力”賦予廣告人和產品設計師。在信息時代,反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與消費資本主義竟然完全兼容。富蘭克林認為,定義創造力時所遇到的困難是這一概念本身所固有的,他這部頗具挑釁性的著作剖析了一個比我們認為的起源更近的術語的歷史。—— New Yorker 本書的出現正值技術轉折點。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讓我們可以選擇將頭腦風暴外包,成為創意機器的提示工程師……在富蘭克林先生對未來的理想主義設想中,我們將把精力從生產更具破壞性的創新轉向深思熟慮“首先應該生產什么”。拯救世界的想法和技術仍然需要——無論它們是否源于創造性思維——但富蘭克林先生認為,質疑新事物的好壞,可能是我們現在需要的更大的創造力。
解構創造:百年狂熱史 作者簡介
作 者
塞繆爾·W.富蘭克林(Samuel W.Franklin)
文化史學者,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人本設計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員。他曾獲得過史密森學會的勒梅爾森發明和創新研究中心、哈格利圖書館和博物館、哈蒂信托研究中心、斯坦福藝術學院和布朗大學數字獎學金中心關于創造力的研究獎學金。并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國家9·11紀念館等機構策劃了多個展覽。
譯 者
王筱蕾
作 者
塞繆爾·W.富蘭克林(Samuel W.Franklin)
文化史學者,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人本設計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員。他曾獲得過史密森學會的勒梅爾森發明和創新研究中心、哈格利圖書館和博物館、哈蒂信托研究中心、斯坦福藝術學院和布朗大學數字獎學金中心關于創造力的研究獎學金。并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國家9·11紀念館等機構策劃了多個展覽。
譯 者
王筱蕾
中國傳媒大學副研究員,法學(民族學)博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跨文化教育研究和比較教育研究,在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近20篇,出版有學術專著《格蘭特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謝璐
副教授,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助理,四川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