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3246
- 條形碼:9787208193246 ; 978-7-208-19324-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 內容簡介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在人類文明進程中,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創造了自己的優秀文化。文化影響了個體、組織以及社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國家治理能力上深沉地烙下一個又一個印記,深遠地改變著社會發展與歷史走向。 風險、災害、危機和安全研究共同構成了現代應急管理科學知識體系的重要基礎,文化議題深涉其中:風險被認為是文化建構的產物;地域社會居民為應對災害,在社會、心理和改造自然環境方面所作出的實際或潛在的適應則被稱為“災害文化”;組織個體成員及集體在安全方面的價值觀、態度、信念及其相關行為的集合被看成是“安全文化”。隨著儀式化響應被當作危機管理的重要維度,應急文化也呼之欲出。由此,如何認知和應對環境變化,體現了一個群體或者組織對于環境的適應和生存智慧,是人們感知風險與應對災害的行為地圖。據此,本書以“文化與應急管理”為主題,研究應急管理研究相關領域的文化議題,努力推進學術共同體建設,以期思想碰撞、百家爭鳴,共促學術繁榮。
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 前言
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多學科匯點與新知識引擎李瑞昌孫磊
風險、災害、危機和安全研究共同構成了建立應急管理知識體系的重要基礎概念。盡管學科視角不同,但文化議題均深涉其中、彼此交匯,風險被認為是文化建構的產物(Douglas and Wildavsky, 1982)。社區為應對災害,在社會、心理和改造自然環境方面所作出的實際或潛在的適應被稱為“災害文化”(Wenger and Weller, 1973);組織個體成員及集體在安全方面的價值觀、態度、信念及其相關行為的集合被看作是“安全文化”。隨著儀式化、組織化和制度化的響應被當作組織應對災害危機的重要方面,“應急文化”也應運而生。
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 目錄
編前語
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多學科匯點與新知識引擎 /李瑞昌
孫磊1
專題一應急管理文明與文化
應急管理文明:風險社會下應急管理現代化建設的新任務
/楊立華 尤力吐孜阿依·玉山 馬壹1
應急文化建設評價的理論框架構建
——基于系統—過程的模型分析 /張小明 楊潔27
身喻家國:中國應急治理中個體與國家關系的文化溯源與當代
價值 /彭睿 彭宗超52
數智應急文化
——數智應急時代應急文化的新形態 /王秉 史志勇74
預案演練場景迭代的數字技術伺服邏輯 /李瑞昌 王勇96
專題二應急文化與制度
中國應急管理學術研究與實踐進展的時空關聯
——基于2001—2021年8605篇中文論文的文本分析 /詹承豫
高葉117
社會資本如何影響災害管理過程
——基于應急文化視角的研究 /李慧杰 鄭瑩138
文化對災害行為的影響:理論機制與政策啟示 /孫磊
李宜純162
面向韌性治理的公共部門應急文化:現實驅動、理論建構與
實踐前瞻 /郭雪松 趙宇187
文化觀的風險感知效應:相對剝奪感的中介作用 /秦夢真
徐圳205
專題三應急行為與生活
災害對應與“日常生活”反思 /王曉葵232
民眾與基層減災的文化影響研究傳統、進展與啟示:災害文化
與本土災害知識研究 /蘇桂武 齊文華 高原257
黨建引領下安全文化助推安全生產治理的路徑創新
——基于山東省濰坊市的案例研究 /邊琦 馬奔
馬永馳282
“文化筑基”:黨建如何引領公共安全治理共同體構建?
——基于湖南省L鎮的個案分析 /李燕凌 蘇健309
書評
基于“行為應急管理”視角探究公眾災害行為機制
——評《公眾災害行為:知識譜系與學術進路》 /張書維333
“找回情感”:災后重建中的情感治理
——評《情感治理:新自由主義與災后重建》 /張心童
杜鈺339
應急管理的文化向度 作者簡介
李瑞昌,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行政系主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研究方向包括公共管理理論、應急管理。
孫磊,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青年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應急管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