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331068
- 條形碼:9787109331068 ; 978-7-109-33106-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對于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研究》分別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兩個層面出發,以江蘇省為例,探討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路徑,并嘗試總結可供其他地區借鑒的經驗做法。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內容:一是系統闡述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理論和路徑;二是聚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揭示金融賦能農業現代化的路徑與經驗;三是聚焦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揭示金融賦能農村現代化的路徑與經驗。
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研究 目錄
前言
開篇 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本特征與分析框架
1 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概況
1.1 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的基本邏輯
1.2 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
1.2.1 農業現代化定義
1.2.2 農村現代化定義
1.2.3 農業農村現代化定義
1.2.4 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的關系
1.3 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理念與現實要求
1.3.1 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理念
1.3.2 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要求
2 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分析框架
2.1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定義和現狀
2.1.1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定義
2.1.2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現狀
2.2 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分析框架
2.2.1 效率視角下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機制
2.2.2 公平視角下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機制
2.3 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國外經驗
2.3.1 美國:完善的農業金融體系
2.3.2 德國:農業合作社與銀行的合作模式
2.3.3 印度:小額信貸推動農民發展
2.3.4 巴西:綠色金融與農業發展的結合
2.3.5 日本:健全的農村金融體系
上篇 金融賦能農業現代化的路徑與經驗研究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例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方法
3.2 調研設計
3.3 資料說明
4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供需情況分析
4.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金融需求分析
4.1.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新趨勢
4.1.2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面臨的新挑戰
4.1.3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需求的特征
4.2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金融供給分析
4.2.1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有利條件
4.2.2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舉措
4.3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成效
5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路徑與困境
5.1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路徑
5.1.1 健全金融供給體系,構建更加完善的農村金融市場
5.1.2 健全金融產品體系,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
5.1.3 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有效引導農村金融健康發展
5.1.4 健全支撐保障體系,促進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
5.2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過程中的困境
5.2.1 超出信用額度的貸款需求難以滿足
5.2.2 農村金融產品的適配性有待提升
5.2.3 農村信用信息體系有待完善
5.2.4 農村金融信用風險緩釋能力不足
5.2.5 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較低
6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實證分析
6.1 “整村授信”對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的影響
6.1.1 引言
6.1.2 文獻綜述
6.1.3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6.1.4 研究設計
6.1.5 實證結果分析
6.1.6 結論與政策建議
6.2 區塊鏈賦能訂單農業融資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韌性的影響
6.2.1 引言
6.2.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6.2.3 研究方法
6.2.4 結果與分析
6.2.5 政策建議
7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典型案例及其啟示
7.1 信貸直通車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注入新動力
7.1.1 信貸直通車開展背景
7.1.2 信貸直通車功能定位、內在邏輯和創新要素
7.1.3 信貸直通車運行情況
7.2 中和農信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創新實踐:來自江蘇贛榆和新沂的觀察
7.2.1 中和農信在江蘇贛榆和新沂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7.2.2 中和農信提供的普惠金融產品運作模式及機制
7.2.3 中和農信的服務成效
7.3 典型案例的啟示
7.3.1 追求技術創新,合力打造數字化金融支農服務
7.3.2 加強數據治理,健全涉農數據整合與共享機制
7.3.3 推進多方合作,建立多主體參與的利益聯結機制
7.3.4 強化數據賦能,創新涉農信貸風險管控手段
下篇 金融賦能農村現代化的路徑與經驗研究:以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例
8 研究設計
8.1 研究目標
8.2 樣本選擇
8.3 調研過程
8.4 調研方式
8.4.1 問卷調查
8.4.2 半結構化訪談
8.5 資料說明
9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概況及金融供需情況
9.1 樣本縣域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9.1.1 江陰市
9.1.2 姜堰區
9.1.3 射陽縣
9.1.4 麻江縣
9.2 樣本村集體經濟發展概況
9.2.1 集體經濟收入情況
9.2.2 集體經濟經營收入來源主要渠道
9.2.3 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團隊情況
9.2.4 集體經濟組織制度建設情況
9.3 樣本村集體經濟金融供需情況
9.3.1 樣本村普惠金融服務可得性情況
9.3.2 樣本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金融業務
9.3.3 樣本村集體經濟組織項目貸款需求情況
10 金融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機制與路徑
10.1 金融支持農村集體經濟融資的機制
10.1.1 金融機構的供給產生機制
10.1.2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需求產生機制
10.1.3 供求雙方的匹配機制
10.2 金融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徑
10.2.1 激發村集體產業潛能
10.2.2 培育村集體人力沃土
10.2.3 促進村集體技術革新
10.2.4 促進財政資金投入
10.2.5 提升村干部領導力
10.2.6 完善村集體經濟管理規范
10.3 農村集體經濟融資的局限性
10.3.1 農村集體經濟融資主觀意愿不足
10.3.2 農村集體經濟融資客觀風險較高
11 金融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
11.1 文獻綜述與理論分析
11.1.1 文獻綜述
11.1.2 理論分析
11.2 模型、變量與數據
11.2.1 模型設定
11.2.2 變量表示
11.2.3 數據來源
11.3 實證結果分析
11.3.1 基準結果
11.3.2 穩健性檢驗
11.3.3 內生性檢驗
11.3.4 機制檢驗
11.3.5 異質性分析
11.4 結論與啟示
12 金融服務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創新實踐與啟示——以江蘇省為例
12.1 創新制作個性化信貸產品
12.2 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紐帶,鏈接創立多種融資載體
12.2.1 以個人或村集體出資成立強村公司作為融資載體
12.2.2 以村集體出資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融資載體
12.2.3 以多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抱團入股的鎮級平臺公司為載體提供融資
12.2.4 歸納
12.2.5 總結
12.3 金融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踐的啟示
12.3.1 推動農村集體經濟政經分離與專業人才引進
12.3.2 強化農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與融資風險控制
12.3.3 強化財務制度與監管規范
12.3.4 發揮鎮級平臺公司抱團發展統籌作用
12.3.5 完善資產抵押機制和對村集體經濟的授信工作
12.3.6 著力促進金融機構提供適配高效的融資產品
12.3.7 發揮村支書在人才管理和項目發掘中的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