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科研活動中的“過猶不及”效應——倒U型現象初探(清華匯智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79707
- 條形碼:9787302679707 ; 978-7-302-6797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研活動中的“過猶不及”效應——倒U型現象初探(清華匯智文庫) 本書特色
深刻認識倒U型現象,合理解讀科研活動規律、精準預判科研發展態勢、客觀評估科研活動的績效,為科研決策提供依據。
科研活動中的“過猶不及”效應——倒U型現象初探(清華匯智文庫) 內容簡介
“過猶不及”效應在科研活動中表現為倒U型現象,即結果隨影響因素的增加表現出“先升后降”的特征,這給科研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定的挑戰。現有科學學研究對倒U型現象的研究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本書聚焦于科研活動中倒U型現象的形成機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對科研活動中已發現的倒U型現象及其解釋理論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構建一套科研生態系統,將科研活動元素有機地組織起來,用于定位可能發生倒U型現象的科研活動元素;借鑒社會系統中倒U型現象的解釋,提出科研活動中倒U型現象的形成機制模型,并應用這一模型,甄別出4種新的倒U型現象,為相關科研政策提供證據支撐。
科研活動中的“過猶不及”效應——倒U型現象初探(清華匯智文庫)科研活動中的“過猶不及”效應——倒U型現象初探(清華匯智文庫) 前言
“過猶不及”一詞由來已久,東方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英文的“too much of a good thing”等表達中都蘊含了“過猶不及”的理念。“過猶不及”的本質思想是事情要講究適度原則,做得不夠或是做過了頭,結果都不好。這與常見的線性相關關系有顯著區別,即事情的結果隨影響因素表現出“先升后降”的特征。“過猶不及”效應具有的這種復雜特征,給個人決策及社會組織管理政策的制定帶來了挑戰。從科學研究的視角看,在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管理學等領域,“過猶不及”效應——即倒U型現象的研究一直備受學者們的關注。在科研界,一些科研活動中的倒U型現象也逐漸被科學學研究者們所發現,但尚未針對該現象開展系統性的梳理和研究。
本書以科研活動中倒U型現象為研究對象,聚焦于該類型現象的形成機制研究。這一選題源自作者十余年科學學的研究積累以及長期科研決策支撐工作的實踐經驗。作者所從事的研究領域科學學是探索科學活動規律的科學,并在此基礎上為科研決策提供支撐性的證據。近年來,科研決策精準化和科學化支撐的需求越來越高,作者深深體會到決策者除了希望了解科研活動中的現象、規律本身,更加關注于現象、規律背后的形成原因。基于此,本書以倒U型現象作為案例,對現象形成的普適性機制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試圖幫助科研界對該現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期為科研決策提供更為科學、翔實的支撐證據。
科研活動中的“過猶不及”效應——倒U型現象初探(清華匯智文庫) 目錄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問題和內容
1.2.1研究問題
1.2.2研究內容
1.3研究意義
第2章相關研究述評
2.1倒U型現象研究概況
2.2科研活動中的倒U型現象
2.2.1科研人員個體特征與科研行為/績效
2.2.2科研團隊規模、結構與科研績效
2.2.3科研合作與科研行為/績效
2.2.4科研資助相關的倒U型現象
2.2.5科研成果/學術期刊的特征與學術影響力
2.2.6學科發展特征及規律
2.2.7其他科研活動中的倒U型現象
2.3科研活動中解釋倒U型現象的主要理論
2.3.1優勢累積—效用*大化疊加理論
2.3.2*優社會資本理論
2.3.3*佳認知距離理論
2.3.4適度知識組配理論
2.4本章小結
第3章社會系統中倒U型現象的解釋
3.1倒U型現象形成的數學描述
3.2社會系統中倒U型現象的形成機制
3.2.1“收益—成本”疊加效應
3.2.2“績效/價值”影響因素的交互效應
3.3社會系統中倒U型現象的解釋
3.3.1“收益—成本”疊加效應案例解釋
3.3.2“績效/價值”影響因素交互效應案例解釋
3.4本章小結
第4章科研生態系統的構建
4.1科研生態系統的構成元素
4.1.1生態系統的構成元素
4.1.2科研生態系統的構成元素
4.2科研生態系統元素的作用機制
4.2.1生態系統元素的作用機制
4.2.2科研生態系統元素的作用機制
4.3科研生態系統元素的屬性與成效
4.3.1屬性、成效的概念界定
4.3.2活動體的屬性與成效
4.3.3載體的屬性與成效
4.3.4屬性、成效之間的作用關系
4.4本章小結
第5章科研活動中倒U型現象的形成機制挖掘
5.1倒U型現象自變量(X)與因變量(Y)的定位
5.1.1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定位原則
5.1.2定位案例: 活動體的倒U型現象
5.1.3定位案例: 載體的倒U型現象
5.1.4定位案例: 不同元素之間的倒U型現象
5.2倒U型現象潛在作用因素(A、B)的探測
5.2.1活動體倒U型現象潛在作用因素
5.2.2載體倒U型現象潛在作用因素
5.3倒U型現象的形成機制模型構建
5.3.1形成機制模型構建
5.3.2形成機制解釋案例: 活動體的倒U型現象
5.3.3形成機制解釋案例: 載體的倒U型現象
5.3.4形成機制解釋案例: 不同元素之間的倒U型現象
5.4本章小結
第6章科研活動中倒U型現象形成機制的應用
6.1研究思路
6.2活動體的倒U型現象甄別
6.2.1科研人員隸屬機構數量—學術影響力
6.2.2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國際科研合作參與度
6.3載體的倒U型現象甄別
6.3.1科研論文參考文獻年齡—學術影響力
6.3.2期刊學術影響力—載文量
6.4本章小結
第7章總結與展望
7.1主要研究工作與結論
7.2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科研活動中的“過猶不及”效應——倒U型現象初探(清華匯智文庫) 作者簡介
岳婷,博士,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曾主持或執行負責完成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研究課題20余項,發表SCI、中文核心論文20余篇。
楊立英,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計量學與科技評價,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其中40多篇被SCI收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