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45264
- 條形碼:9787514245264 ; 978-7-5142-4526-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本書特色
歷史與文學的完美交融
作者基于《宋史》《福建通史》《仙游縣志》《楓亭鎮志》等史料,糅合民間傳說,還原南宋末年的真實圖景,以文學筆法重構這段湮沒于史冊的傳奇。書中以地點串聯歷史:塔斗山、楓慈溪、活水亭、九鯉湖、壺公山、嵩山、崖山……向讀者展示南宋王朝*后的悲歌與絕唱。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內容簡介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以南宋末代丞相、抗元英雄陸秀夫與民間女子蔡荔娘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開描繪了宋元戰爭的波蕩起伏,普通人的家國情懷,700多年前福建中部沿海地區的人文風情,等等。整個故事雖然充滿了苦難,但也展現了人性中的堅韌與不屈,讓人們在感慨命運多舛的同時,也激發了對愛情和生活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感悟。這是一曲耐人尋味的南宋遺唱,值得詠嘆!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前言
序一 一曲耐人尋味的南宋遺唱
朱來水是我戰友,曾經一起在南海艦隊政治部宣傳部工作。那時我們經常寫調研報告、典型材料和新聞報道,后來他涉足文學創作。這次長篇歷史小說《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以下簡稱《遺愛楓亭》)出版,約我寫序。于是,我認真看樣書、查資料,爭取與老戰友在語言文字上“接軌”,在歷史知識上“合拍”,在傳情表意上“琴瑟和鳴”。看完全書,我對陸秀夫和蔡荔娘的愛情故事、對楓亭的歷史文化、對作者的著力用功頗為感觸,真心覺得這部文學作品確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其一,小說寫出了特定婚姻的典型意義。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目錄
001 / 引 言
002 / 第 一 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
017 / 第 二 章 一代俊杰蒞楓亭
034 / 第 三 章 少女傾心慕英雄
052 / 第 四 章 上蒼有意人有情
068 / 第 五 章 太后證婚賜良姻
087 / 第 六 章 活水亭畔兩鴛鴦
097 / 第 七 章 太平渡頭悵離分
107 / 第 八 章 泉州事變揪芳心
125 / 第 九 章 千里伴駕路難行
141 / 第 十 章 一封家書任飄零
159 / 第十一章 閩中大地卷風云
178 / 第十二章 忠良得子喜盈門
192 / 第十三章 海國蒼茫幾浮沉
207 / 第十四章 真珍春牛終相逢
225 / 第十五章 崖山惡浪葬君臣
240 / 第十六章 楓江嗚咽哭忠魂
251 / 第十七章 荔娘遇險守堅貞
266 / 第十八章 嵩山風物總關情
284 / 終 章 楓亭年年唱“留春”
286 / 附 錄 陸秀夫與蔡荔娘相關史料
290 / 后 記 關于本書的創作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相關資料
第一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
德祐二年(1276 年)春季的一個黃昏,福建路興化軍仙游縣唐安鄉連江里的山河田野被夕陽染成一片金黃色。
連江里的中心地帶是一座繁華的小城,名曰“楓亭”,唐安鄉署衙門就駐在這里。這一方土地山川錦繡物華天寶,遍地是奇妙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有深諳天文地理的大師曾經感嘆:“楓亭官宦輩出,女星璀璨,只是不出皇帝,誠可惜也……
此刻,夕陽和晚霞映照下的楓亭,每一條街巷、每一個村落都是那么寧靜、祥和、瑰麗,而又夾雜著幾分奇幻和神秘。
咚,咚,咚咚……正在此時,楓亭城東面的塔斗山會元禪寺傳出一陣鼓響,低沉而雄渾。
暮鼓之聲傳向四方,也傳到了會元禪寺附近的會心書院。少頃,會心書院的大門打開,一班青少年學子魚貫而出,不一會兒就散落在通往十里八村的小路上。
走在塔斗山西側小道上的是一個壯實的小伙子和兩個俊秀的姑娘。小伙子姓李名春牛,生就一張輪廓分明、光潤清秀的面孔,閃亮的眼睛透露出樸實和精明。兩位姑娘中,圓臉龐、大眼睛、體形略胖的那位叫真珍,個子稍高、身材勻稱、長著一副纖巧瓜子臉的那位便是蔡荔娘。他們三人是最要好的同窗和朋友,都住在楓亭小城里,因此每天來往書院都是結伴而行,而且一路上總有說不完的話。
雨天路滑,他們小心翼翼地踩著石階下山。盡管如此,三人依然是話語伴著腳步。
“今天劉勛先生講授岳飛《滿江紅》,慷慨激昂,聲情并茂,講得多好啊!”真珍大聲說道。這姑娘快言快語,一想起課堂情景,就不禁激動起來。
李春牛同感深切:“是啊,劉先生感嘆的‘生子當如岳鵬舉,怒發沖冠仰天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真是說到我心里去了。”
“我雖不是男兒,但聽了劉先生的授課,也同樣熱血沸騰。我呀,真想拿起刀槍,上陣殺敵,保家衛國,收復失地,重整山河!”真珍說著,愈發亢奮,不禁詠誦出一串詩句:
中原豈天上?尺土不能歸!
十載枕邊憂國淚,不堪幽夢破晨雞。
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
第一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
德祐二年(1276 年)春季的一個黃昏,福建路興化軍仙游縣唐安鄉連江里的山河田野被夕陽染成一片金黃色。
連江里的中心地帶是一座繁華的小城,名曰“楓亭”,唐安鄉署衙門就駐在這里。這一方土地山川錦繡物華天寶,遍地是奇妙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有深諳天文地理的大師曾經感嘆:“楓亭官宦輩出,女星璀璨,只是不出皇帝,誠可惜也……
此刻,夕陽和晚霞映照下的楓亭,每一條街巷、每一個村落都是那么寧靜、祥和、瑰麗,而又夾雜著幾分奇幻和神秘。
咚,咚,咚咚……正在此時,楓亭城東面的塔斗山會元禪寺傳出一陣鼓響,低沉而雄渾。
暮鼓之聲傳向四方,也傳到了會元禪寺附近的會心書院。少頃,會心書院的大門打開,一班青少年學子魚貫而出,不一會兒就散落在通往十里八村的小路上。
走在塔斗山西側小道上的是一個壯實的小伙子和兩個俊秀的姑娘。小伙子姓李名春牛,生就一張輪廓分明、光潤清秀的面孔,閃亮的眼睛透露出樸實和精明。兩位姑娘中,圓臉龐、大眼睛、體形略胖的那位叫真珍,個子稍高、身材勻稱、長著一副纖巧瓜子臉的那位便是蔡荔娘。他們三人是最要好的同窗和朋友,都住在楓亭小城里,因此每天來往書院都是結伴而行,而且一路上總有說不完的話。
雨天路滑,他們小心翼翼地踩著石階下山。盡管如此,三人依然是話語伴著腳步。
“今天劉勛先生講授岳飛《滿江紅》,慷慨激昂,聲情并茂,講得多好啊!”真珍大聲說道。這姑娘快言快語,一想起課堂情景,就不禁激動起來。
李春牛同感深切:“是啊,劉先生感嘆的‘生子當如岳鵬舉,怒發沖冠仰天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真是說到我心里去了。”
“我雖不是男兒,但聽了劉先生的授課,也同樣熱血沸騰。我呀,真想拿起刀槍,上陣殺敵,保家衛國,收復失地,重整山河!”真珍說著,愈發亢奮,不禁詠誦出一串詩句:
欲訴愁人意,頻懷杞國憂。
中原豈天上?尺土不能歸!
十載枕邊憂國淚,不堪幽夢破晨雞。
真珍的詠誦由低緩到高亢,漸漸變得悲憤。李春牛被感染了,也激動地附和起來:
要臨瀚海銘燕石,莫上新亭作楚囚。
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
…………
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作者簡介
朱來水,筆名朱淶,出生于福建省仙游縣東南隅的湄洲灣畔。早年參軍入伍,在海軍南海艦隊、東海艦隊服役二十余年。曾長期從事新聞、文化、宣傳和文秘工作,在各級報刊、網站、論壇發表作品約五百篇。因鐘情于故鄉山水,便將沉淀于歷史煙塵中的南宋末代丞相陸秀夫與楓亭民間女子蔡荔娘的愛情故事發掘、整理、鋪敘、演繹,遂成長篇小說《遺愛楓亭:陸秀夫蔡荔娘傳奇》。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