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玲瓏塔/蘇枕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80631
- 條形碼:9787559680631 ; 978-7-5596-8063-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玲瓏塔/蘇枕書 本書特色
1.青年作家蘇枕書,暌違十一年,短篇小說突破之作。時隔十一年的短篇小說集,收錄近年發表在《小說界》《西湖》上的七篇作品。既有現代都市的浮光掠影,也有歷史記憶的幽微暗流。作家以細致而雋永的獨特筆觸,捕捉時代變遷中的個人沉浮,深描知識女性的精神探索和生活圖景。淡豹、顧湘、沈書枝、張天翼、張怡微、張悅然——真摯推薦。
2.七個身陷世俗“玲瓏寶塔”故事,向當代女性投以溫柔目光。基層教育、學術科研、職場困境、家庭壓力、賣房買房……在現實的沉浮中艱難平衡的女性,看似擁有光鮮的身份——好成績、好前程、好家庭、好出路、好工作,卻依然面臨隱而不宣的不公。或許,只有學會嘲笑幸福的虛妄,才能真正地自由奮飛。
3.充滿沉思的智性力量,獨樹一幟的輕盈文風。承繼古典文學的優美與澄澈,文風輕盈而深邃,充滿哲思。就如“雪把世上的聲音都埋了起來,只剩下極輕的簌簌聲”,每一字每一句都帶著淡淡的沉思。通過細膩描寫和精妙意境,構建一個充滿智性力量的文學世界。
4.知名設計師山川操刀裝幀設計,精心打造雙封設計。平裝小開本,紙質柔韌,手感舒適,翻閱流暢。封面插畫意境深遠,兼具輕盈與靈動,充滿哲理,引人無限遐想。一群飛鳥飛過,一陣狂風吹過,吹皺現實的夢幻泡影。
玲瓏塔/蘇枕書 內容簡介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層……”女性在一層又一層喧囂的“玲瓏寶塔”中穿行,一邊掙扎于精巧與虛空之間,一邊探尋屬于自己的出口。 她是在高校中艱難求生存的“青椒”,是才情被困于閨閣的清朝女子,是永無出頭之日的昆曲演員,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女博士”,是渴望“脫燕入京”的媒體人……從學術殿堂至歷史深處,從昆曲舞臺到異國他鄉,她們在層層錯綜的困頓中,試圖看清混沌,走出幽暗之境。 青年作家蘇枕書暌違十一年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七篇彼此獨立又相互輝映的故事。既有現代都市的浮光掠影,也有歷史記憶的幽微暗流,作家以細致而雋永的獨特筆觸,捕捉時代變遷中的個人沉浮,深描知識女性的精神探索與生活圖景。
玲瓏塔/蘇枕書 目錄
玲瓏塔 001
出書記 041
花神 071
游仙窟 103
校長 141
養一只狗 175
在湖上 219
后記 253
玲瓏塔/蘇枕書 相關資料
在泥沙俱下的生活中,生硬的制度、柔和發話的傳統、壞蛋,與一個個豐滿的女性人物并存著。這些女性對于生活懷有的企圖,甚至算不上欲望,只是一些小小的愿望而已,但企圖一次次變成歧路……——淡豹像配了繡像畫的小說,雅致又世情,人物栩栩如生,精彩極了,看得人時而好笑時而唏噓,看書里的人尷尬幾下、躊躇幾回,倏地就過去了半生,誰又不是這樣呢。——顧湘枕書的《玲瓏塔》是一種特別新的、貼身的女性書寫。它的故事與情感都和當下的我們很接近,是我們女性眼下日日、經常能夠感受到的,是我們最實在的情感的一部分。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大都是一種“出走者”,一些在原先融入的環境中或被動或半主動的出走——同時也是被邊緣化、被遺忘、被失敗。其出走的原因,則是社會環境中對女性種種最常見但又隱而不宣的不公或侵害,人們通常會用“命運”或“性格”之類的詞語來掩過的東西。這樣的書寫里包含著成長的力量,是充滿勇氣的。她的語言和敘述中也含有一種在現時已屬難得的古典文化的優美與澄澈,這同樣令人快樂和感慨。——沈書枝1
轉眼曹寶晉已是高年級學姐,這樣的場合理應多照顧老師與年輕學生。但比她敏捷多了的學生實在不少,比如喜歡挨著老師落座的學弟錢山。為老師端茶倒水,及時應對老師的任何話題,笑聲總比別人的大些、久些,笑紋擠得眼睛只剩黑亮的小粒,弟子服其勞式的殷勤。
老師更喜歡男學生,曹寶晉心里清楚,因此不怎么靠近湊趣,只是坐在離核心區域較遠的地方默默喝東西。老師藏書豐富,有時會挑選幾種自己不要的,或者有重復的,送給聚會的學生們。錢山最積極,恨不得所有的都要,帶著一點撒嬌的神情,早早將書抱在懷里。這回碩士生余恬很想要其中一冊關于《詩經》的書,錢山翻了翻那冊小書,卻不松手,臉上露出輕謔的微笑:“你什么時候做《詩經》了?”
余恬一向對錢山敬畏有加,經他一問,臉立刻紅了,只小聲道:“我很喜歡揚之水老師。”
錢山笑道:“沒想到你這么文藝。”他習慣貶抑女學者的研究,大半都是“文藝”,格局不夠,卻依然不愿意將那冊薄薄的小書讓出,畢竟是早年出的版本。雖說孔網也能買到,但眼前的書,怎么舍得放過呢?寶晉見慣錢山這副萬事不肯落人后的面孔,那堆書里未必沒有自己想要的,但既然自己一開始坐得這樣遠,現在不方便下手也是應該。她心里對錢山頗不屑,也想為師妹爭取一回,但如何不露聲色且不讓老師以為多事地搶白,需要多費一點斟酌。
就在她默思遣詞造句的時候,師妹韓澄竟伸手奪了那冊小書,交到余恬手里:“你別理他,這書很好,可不能用‘文藝’兩個字隨便打發了。”又對錢山笑道:“你也不做《詩經》,何苦跟師妹搶本書呢,也不大度些。”余恬囁嚅,更加不好意思,又仿佛恨韓澄多事,尷尬地捧著書,想了想也沒有翻開,隔著桌子輕輕還回錢山跟前。
寶晉撫著余恬肩膀,終于發話,柔聲道:“小余就收下吧。”錢山哼笑:“這書也有新版,不稀奇,你要就拿走吧。”他全然不在乎老師的看法,認定老師也以為他的言行正義。最后還是韓澄將書重新放回余恬手里,不過她錯誤地以為余恬欣賞她的挺身而出,卻不知余恬崇拜的是錢師兄,不希望與他爭搶什么。更何況在余恬看來,自己又有什么資格與發了不少論文的他相提并論呢?盡管寶晉和韓澄的業績絲毫不輸給錢山,但余恬早已敏銳地覺知,這小小空間內師兄師姐們在老師心目中的排序。她自己固然在最不起眼的位置,但師姐們也并不值得她崇拜與依附。
1
周五夜里,老師喜歡在研究室跟學生聚會,這是多年來的習慣。近來雖有微信群聯絡日常事務,猶嫌不夠親善。總有幾個辦事得力的學生,平時積極在群里發點贊、咖啡之類的表情,對于周五的夜飲也一貫兢兢業業請示上意、準備雜務。聚會形式很新派,并不屑大吃大喝,而是團?圍坐在小桌前,準備些點心零食,隨意清談學術。四面書架聳立,彰顯老師的淵博與趣味。酒是要喝一些的,但不能度數太高,若不一會兒就喝多了,也沒什么意思。
轉眼曹寶晉已是高年級學姐,這樣的場合理應多照顧老師與年輕學生。但比她敏捷多了的學生實在不少,比如喜歡挨著老師落座的學弟錢山。為老師端茶倒水,及時應對老師的任何話題,笑聲總比別人的大些、久些,笑紋擠得眼睛只剩黑亮的小粒,弟子服其勞式的殷勤。
老師更喜歡男學生,曹寶晉心里清楚,因此不怎么靠近湊趣,只是坐在離核心區域較遠的地方默默喝東西。老師藏書豐富,有時會挑選幾種自己不要的,或者有重復的,送給聚會的學生們。錢山最積極,恨不得所有的都要,帶著一點撒嬌的神情,早早將書抱在懷里。這回碩士生余恬很想要其中一冊關于《詩經》的書,錢山翻了翻那冊小書,卻不松手,臉上露出輕謔的微笑:“你什么時候做《詩經》了?”
余恬一向對錢山敬畏有加,經他一問,臉立刻紅了,只小聲道:“我很喜歡揚之水老師。”
錢山笑道:“沒想到你這么文藝。”他習慣貶抑女學者的研究,大半都是“文藝”,格局不夠,卻依然不愿意將那冊薄薄的小書讓出,畢竟是早年出的版本。雖說孔網也能買到,但眼前的書,怎么舍得放過呢?寶晉見慣錢山這副萬事不肯落人后的面孔,那堆書里未必沒有自己想要的,但既然自己一開始坐得這樣遠,現在不方便下手也是應該。她心里對錢山頗不屑,也想為師妹爭取一回,但如何不露聲色且不讓老師以為多事地搶白,需要多費一點斟酌。
就在她默思遣詞造句的時候,師妹韓澄竟伸手奪了那冊小書,交到余恬手里:“你別理他,這書很好,可不能用‘文藝’兩個字隨便打發了。”又對錢山笑道:“你也不做《詩經》,何苦跟師妹搶本書呢,也不大度些。”余恬囁嚅,更加不好意思,又仿佛恨韓澄多事,尷尬地捧著書,想了想也沒有翻開,隔著桌子輕輕還回錢山跟前。
寶晉撫著余恬肩膀,終于發話,柔聲道:“小余就收下吧。”錢山哼笑:“這書也有新版,不稀奇,你要就拿走吧。”他全然不在乎老師的看法,認定老師也以為他的言行正義。最后還是韓澄將書重新放回余恬手里,不過她錯誤地以為余恬欣賞她的挺身而出,卻不知余恬崇拜的是錢師兄,不希望與他爭搶什么。更何況在余恬看來,自己又有什么資格與發了不少論文的他相提并論呢?盡管寶晉和韓澄的業績絲毫不輸給錢山,但余恬早已敏銳地覺知,這小小空間內師兄師姐們在老師心目中的排序。她自己固然在最不起眼的位置,但師姐們也并不值得她崇拜與依附。
老師全程微笑,一聲不響,像兒女繞膝的家長那樣,寬容又滿足地看著學生們小小的爭斗。就在眾人攘攘分書之際,敲門聲響起,有人進來—葉雯一臉倦容,勉強打疊精神,道歉說來晚了。男生們坐著的一圈還很舒朗,卻沒有人愿意把椅子挪一挪騰一點空間,韓澄與余恬趕緊在小沙發挨得更緊些,為葉雯留出一個位子。葉雯遲疑片刻,坐了下去,笑道:“今天老師又有什么好書給我們?”
韓澄笑道:“你看錢山,每次都是他手最快。”錢山不介意將剛剛得到的書封面展示給葉雯看,但書仍牢牢攥在手里。葉雯意興寥落地看了看,隨口贊美了幾句,有些心不在焉。剛跟丈夫打了漫長的吵架電話,他們兩地分居已有幾年,丈夫在合肥,希望她盡快過去,但她顯然更愿意留在北京。畢業已經很近,只要她愿意,留京應不是問題,求老師找個地方讀博后,容身之處不難得。她本科就來北京讀書,世上沒有比北京更具吸引力的地方,學術中心的幻覺,哪怕她從來只在最邊緣。
葉雯與丈夫是高中同學,后來在北京重逢。家里不支持她讀博,最好早點考公務員。她辛苦考每一場試,不錯過任何一次獎學金申請,沒有給家里增添負擔,但也沒有給父母帶來任何明白的利益。“就算你讀博三年畢業,不花家里的錢,但是別人家孩子碩士畢業就找工作,一年少說也十幾萬收入。比你早工作三年,多掙三四十萬,你也就比人家虧了三四十萬,還虧了這三年。”父母算得仔細,投入多年的獨女,遲遲看不到收益,何況現在博士還讀到了第四年。也知道家里條件普通,女兒相貌平平,因為讀書太刻苦,早早戴一副厚鏡片眼鏡。不論怎么減肥都是一副大骨架,更糟糕的是生就倒梯形的臉,因為常年的不忿與憂慮,眉頭常鎖,習慣性擰著兩團愁云,永遠顯得喪氣。
葉雯深恨父母的粗俗與短視,但也無話可說。她沒有過任何艷遇,也不曾主動喜歡過什么人,早就看透了自己。知道自己笨拙的外貌無法指望,必須通過學習實現自我價值。丈夫高中時成績平平,沒有考上好大學,從前并不在她眼里。本科畢業后做過很多工作,雖然做生意一度賺了些錢,但也沒有遇到合適的伴侶。在北京一場聚會上與老同學葉雯重逢,突然靈光一閃,認為還是知根知底的人好,遂展開行動。葉雯起初并沒有當真,但肉麻的短信與花束、禮物無不新鮮。她想自己大概等不來更好的,不像窮苦出身的蹩腳男博士,熬出頭還可以找年輕女學生。這不失為一個時機,雖然她認為他日漸稀疏的頭發有些掃興,但自己何嘗不讓人掃興呢。她很快接受了他的求婚,父母雖談不上滿意,但到底女兒終身有了著落,身板不由得更挺直了些。萬幸婆婆對她也沒有意見,認為她質樸,學問高,很拿得出手,如果早點生個孩子就更是萬事大吉。
酒過數巡,老師覺得時候不早。女生們很快把桌子收拾干凈,錢山在邊上陶醉地看自己新得的書,又跟在老師后面輕聲討論著什么。眾人魚貫出了研究室,老師在停車場與學生告別,大家很快散去。尋常不過的周五之夜,葉雯惦記著與丈夫的爭吵,但她和寶晉住一間宿舍,不方便繼續戰爭,只好默默忍著,埋頭改論文。韓澄早在校外租住,她一向獨來獨往,也沒有請過同門去家里聚會。
玲瓏塔/蘇枕書 作者簡介
蘇枕書
江蘇南通人,熱愛書籍與自然。已出版《京都古書店風景》《有鹿來》《松子落》《春山好》《念念平安》等作品多部,并譯作若干。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