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預防科目 2025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77113
- 條形碼:9787111777113 ; 978-7-111-77711-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預防科目 2025年 本書特色
*根據2025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全新大綱編寫,中國獸醫協會組編,考試指定版本;
*雙色印刷,重難點特殊標記,幫助考生輕松掌握考試重點、難點;
*全面對標*新大綱,新增考點、難點全覆蓋;
*可檢索電子書,疑難點隨時隨地查;
*一書一碼,贈送7套電子試卷,共計700題,反復練習,增加考試熟練度;
*配套重難點講解視頻以及直播課,夯實考生基礎,助力考生輕松通過考試;
*配套多終端在線題庫,隨時隨地答題練習,錯題隨時整理,牢記易錯考點,攻破薄弱環節;
*真實機考系統,標準考試界面、答題流程、評分標準,模擬真實考試場景,提前熟悉考場。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預防科目 2025年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國獸醫協會組織獸醫學各學科權威專家,緊密圍繞《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大綱(獸醫全科類)(2025版)》要求的知識點,精心編寫而成。內容包括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寄生蟲病學、獸醫公共衛生學。全書采用雙色印刷,并對重點內容突出顯示,方便考生掌握考試重點;配有高清圖片及詳細圖表,便于考生理解;配備電子書及核心考點精講視頻,方便考生隨時隨地復習。 本書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邏輯性強,便于考生理解和記憶,以期為參加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的考生高效復習、備考及提高考試能力提供卓有成效的幫助。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預防科目 2025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預防科目 2025年 前言
前 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相關要求以及《執業獸醫管理辦法》規定,我國于2009 年1 月1 日起實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為幫助考生更好地應對執業獸醫資格考試,中國獸醫協會組織權威專家,依據考試大綱要求,于2010 年開始組織編寫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為眾多考生高效復習、備考、應試提供了全面系統的指導。隨著科技的發展,考生的學習習慣和考試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適應現在的備考環境和考試形式,中國獸醫協會與機械工業出版社展開合作,將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系列叢書煥新升級,使其更直擊考點,以提升考生的備考效率。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 預防科目2025 年》包括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獸醫傳染病學、獸醫寄生蟲病學、獸醫公共衛生學共4 篇,是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推薦用書,具有以下特點:
內容更新:以*新考試大綱為框架進行編寫,結構合理,邏輯性強。
重點突出:采用雙色印刷,對重點內容進行突出處理,方便考生掌握考試重點。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預防科目 2025年 目錄
序
前言
**篇 獸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
**章 細菌的結構與生理 2
**節 細菌的形態 2
一、細菌的個體形態 2
二、細菌的群體形態 2
第二節 細菌的基本結構 3
一、細胞壁 3
二、細胞膜 3
三、細胞質 3
四、核體 3
第三節 細菌的特殊結構 4
一、莢膜 4
二、鞭毛 4
三、菌毛 4
四、芽孢 4
第四節 細菌染色方法 5
一、革蘭氏染色法 5
二、瑞氏染色法 5
三、特殊染色法 5
第五節 細菌的生長繁殖 6
一、細菌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 6
二、細菌個體的生長繁殖 7
三、細菌群體的生長繁殖 7
第六節 細菌的代謝 7
一、細菌的基本代謝過程 7
二、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及其作用 8
三、細菌的分解代謝與生化反應 8
第七節 細菌的人工培養 9
一、培養基的概念及種類 10
二、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 10
三、人工培養細菌的意義 11
第二章 細菌的感染 11
**節 正常菌群 11
一、正常菌群的概念 11
二、動物體內正常菌群的分布 11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2
第二節 細菌的致病性 12
一、細菌致病性的確定 12
二、細菌毒力的測定 13
三、細菌的毒力因子 13
四、細菌的侵入數量、途徑與感染 15
五、感染的類型 15
第三節 細菌的耐藥性 16
一、細菌耐藥性的概念 16
二、細菌耐藥性的檢測方法 16
第三章 細菌感染的診斷 17
**節 樣本的采集原則 17
第二節 細菌的分離鑒定 17
一、常規細菌學檢測 17
二、血清學檢測 18
三、基因檢測 18
第四章 消毒和滅菌 19
**節 基本概念 19
一、消毒 19
二、滅菌 19
三、無菌 19
四、防腐 19
第二節 物理消毒滅菌法 19
一、熱力滅菌法 19
二、輻射滅菌法 20
三、濾過除菌法 21
第三節 化學消毒滅菌法 21
一、常用消毒劑的種類及應用 21
二、影響消毒劑作用的因素 22
第五章 主要的動物病原菌 23
**節 球菌 23
一、鏈球菌屬 23
二、葡萄球菌屬 24
三、蜜蜂球菌屬 25
第二節 腸桿菌科 25
一、埃希菌屬 25
二、沙門菌屬 26
第三節 巴氏桿菌科及相關屬 27
一、巴氏桿菌屬 27
二、里氏桿菌屬 28
三、嗜血桿菌屬 29
四、放線桿菌屬 29
第四節 革蘭氏陰性需氧桿菌 30
一、布魯氏菌屬 30
二、伯氏菌屬 31
三、波氏菌屬 32
第五節 革蘭氏陽性無芽孢桿菌 33
一、李氏桿菌屬 33
二、丹毒絲菌屬 33
第六節 革蘭氏陽性產芽孢桿菌 34
一、芽孢桿菌屬 34
二、梭菌屬 35
三、擬幼蟲芽孢桿菌 36
第七節 分枝桿菌 36
一、牛分枝桿菌 36
二、副結核分枝桿菌 37
第八節 螺旋體 38
豬痢短螺旋體 38
第九節 支原體 39
一、雞毒支原體 39
二、豬肺炎支原體 40
三、牛支原體 40
四、絲狀支原體山羊亞種 40
五、嗜血支原體 40
第十節 真菌 40
一、白僵菌 40
二、蜜蜂球囊菌變種 41
第十一節 類菌質體 41
蜜蜂螺旋菌質體 41
第六章 病毒基本特性 42
**節 病毒的結構 42
一、病毒的基本結構 42
二、病毒的化學組成 42
三、病毒的分類 43
第二節 病毒的增殖 43
一、病毒的培養方法及其特點 43
二、病毒的細胞培養 43
三、病毒感染后產生的細胞病變、包涵體及空斑 44
第三節 病毒的感染 44
一、急性感染 44
二、持續性感染 44
第七章 病毒的檢測 45
**節 病料的采集與準備 45
第二節 病毒的分離和鑒定 45
一、病毒的分離與培養 45
二、病毒的鑒定 45
第三節 病毒感染單位的測定 46
一、空斑試驗 46
二、終點稀釋法 46
第四節 病毒感染的血清學診斷方法 46
一、病毒中和試驗 46
二、血凝抑制試驗 46
三、免疫組化技術 46
四、免疫轉印技術 46
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46
第五節 病毒感染的分子診斷 47
一、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及序列分析 47
二、核酸雜交 47
三、DNA 芯片 47
第八章 主要的動物病毒 47
**節 痘病毒科 47
一、綿羊痘病毒與山羊痘病毒 47
二、黏液瘤病毒 48
三、口瘡病毒 48
第二節 非洲豬瘟病毒科 48
非洲豬瘟病毒 48
第三節 皰疹病毒科 49
一、偽狂犬病病毒 49
二、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 49
三、馬立克病病毒 49
四、禽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 50
五、鴨瘟病毒 50
第四節 腺病毒科 50
一、犬傳染性肝炎病毒 50
二、產蛋下降綜合征病毒 51
第五節 細小病毒科 51
一、豬細小病毒 51
二、犬細小病毒 51
三、鵝細小病毒 52
四、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 52
五、貂腸炎病毒 52
六、貂阿留申病病毒 52
第六節 圓環病毒科 53
豬圓環病毒 53
第七節 逆轉錄病毒科 53
一、禽白血病病毒 53
二、山羊關節炎/ 腦脊髓炎病毒 54
三、馬傳染性貧血病毒 54
第八節 呼腸孤病毒科 54
一、禽正呼腸孤病毒 54
二、藍舌病毒 54
三、輪狀病毒 55
四、質型多角體病毒(蠶) 55
第九節 雙RNA 病毒科 55
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55
第十節 副黏病毒科 56
一、新城疫病毒 56
二、小反芻獸疫病毒 56
三、犬瘟熱病毒 57
第十一節 彈狀病毒科 57
一、狂犬病病毒 57
二、牛暫時熱病毒 58
第十二節 正黏病毒科 58
禽流感病毒 58
第十三節 冠狀病毒科 59
一、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 59
二、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 59
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 60
四、貓冠狀病毒 60
五、犬冠狀病毒 60
第十四節 動脈炎病毒科 60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 60
第十五節 微RNA 病毒科 61
一、口蹄疫病毒 61
二、豬水皰病病毒 61
三、鴨肝炎病毒 62
四、囊狀幼蟲病病毒 62
五、蜜蜂慢性麻痹病毒 62
六、家蠶軟化病病毒 62
第十六節 嵌杯病毒科 63
兔出血癥病毒 63
第十七節 黃病毒科 63
一、豬瘟病毒 63
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 64
三、日本腦炎病毒 64
四、鴨坦布蘇病毒 64
第十八節 朊病毒 65
朊病毒的特性及其所致疾病 65
第九章 抗原與抗體 65
**節 抗原 65
一、抗原與抗原性的概念 65
二、影響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65
三、抗原表位 66
四、抗原的交叉性 67
五、抗原的分類 67
六、重要的抗原 68
七、佐劑與免疫調節劑 68
第二節 抗體 70
一、免疫球蛋白與抗體的概念 70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 70
三、免疫球蛋白的種類與抗原決定簇 71
四、各類抗體的特點及生物學功能 71
五、主要畜禽免疫球蛋白的特點 72
六、多克隆抗體 72
七、單克隆抗體 73
八、基因工程抗體 73
第十章 免疫系統 74
**節 免疫器官 74
一、中樞免疫器官 74
二、外周免疫器官 75
第二節 免疫細胞 76
一、T 細胞和B 細胞 76
二、K 細胞和NK 細胞 76
三、抗原提呈細胞 77
四、其他免疫細胞 77
第三節 細胞因子 78
一、細胞因子的概念 78
二、細胞因子的種類和來源 78
三、細胞因子的特性 79
四、細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學作用 80
五、細胞因子的應用 81
六、主要動物的細胞因子 81
第四節 補體系統 82
一、補體系統的概念、組成和性質 82
二、補體細胞的激活途徑 83
三、補體激活后的生物學效應 83
第五節 黏膜免疫系統 85
一、黏膜免疫系統的組成和結構特點 85
二、黏膜免疫系統的功能 86
第十一章 免疫應答 86
**節 概述 86
一、免疫應答的概念 86
二、免疫應答的特點 86
三、免疫應答產生的部位 87
第二節 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 87
一、致敏階段 87
二、反應階段 87
三、效應階段 87
第三節 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87
一、抗原提呈細胞 88
二、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88
三、內源性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88
第四節 細胞免疫 89
一、效應性T 細胞的種類 89
二、細胞毒性T 細胞與細胞毒作用 89
三、TDTH 細胞與遲發型超敏反應 89
第五節 體液免疫 89
一、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及特點 89
二、抗體的免疫學功能 90
第十二章 變態反應 91
**節 概述 91
第二節 過敏反應型(Ⅰ型) 變態反應91
一、參與過敏反應的成分 91
二、過敏反應型(Ⅰ型)變態反應的機理 92
三、臨床常見的過敏反應型(Ⅰ型)變態反應92
第三節 細胞毒型(Ⅱ型) 變態反應 92
一、細胞毒型(Ⅱ型)變態反應的機理 92
二、臨床常見的細胞毒型(Ⅱ型)變態反應 93
第四節 免疫復合物型(Ⅲ型) 變態反應93
一、免疫復合物型(Ⅲ型)變態反應的機理 93
二、臨床常見的免疫復合物疾病 94
第五節 遲發型(Ⅳ型) 變態反應94
一、遲發型(Ⅳ型)變態反應的機理 94
二、臨床常見的遲發型(Ⅳ型)變態反應 94
第十三章 抗感染免疫 95
**節 先天性(非特異性) 免疫95
一、概念 95
二、組成與生物學作用 95
三、特點 97
第二節 獲得性(特異性) 免疫97
一、概念 97
二、組成與生物學作用 97
三、特點 97
第三節 抗細菌、真菌感染的免疫 97
一、抗細胞外細菌感染免疫 97
二、抗細胞內細菌感染免疫 98
三、抗真菌感染免疫 98
第四節 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98
一、抗病毒的非特異性免疫 98
二、抗病毒的特異性免疫 99
第五節 抗寄生蟲感染的免疫 100
一、抗原蟲感染的免疫 100
二、抗蠕蟲感染的免疫 100
第十四章 免疫防治 101
**節 主動免疫 101
一、概念 101
二、天然主動免疫 101
三、人工主動免疫 101
第二節 被動免疫 102
一、概念 102
二、天然被動免疫 102
三、人工被動免疫 102
第三節 疫苗與免疫預防 102
一、疫苗的種類、特點及應用 102
二、疫苗的免疫接種 104
三、影響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105
第十五章 免疫學技術 106
**節 概述 106
一、免疫學技術的概念及分類 106
二、免疫血清學反應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106
三、細胞免疫技術的種類 108
四、免疫制備技術的種類 108
五、免疫學技術的應用 108
六、免疫學技術的發展趨向 109
第二節 凝集反應 109
一、概念 109
二、原理 109
三、方法的分類及應用 110
第三節 沉淀反應 110
一、概念 110
二、原理 110
三、方法的分類及應用 110
第四節 標記抗體技術 112
一、概念 112
二、免疫熒光抗體技術 112
三、免疫酶標記技術 113
四、放射免疫分析 114
第五節 中和試驗 115
一、概念 115
二、原理 115
三、方法的分類及應用 115
第六節 補體參與的檢測技術 116
一、概念 116
二、原理 116
三、方法的分類及應用 116
第七節 免疫檢測新技術 116
一、SPA 免疫檢測技術 117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指南(獸醫全科類)預防科目 2025年 作者簡介
中國獸醫協會,由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等4家單位為發起人,經過幾年的籌備,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發揮行業指導、服務、協調、維權和自律等作用,團結和組織全國獸醫,提高業務素質、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整合行業資源、規范行業行為、開展行業活動,促進獸醫工作的全面、健康發展。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