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感受的力量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3321
- 條形碼:9787208193321 ; 978-7-208-19332-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感受的力量 內容簡介
本書為蘇州大學青年學者劉芊玥編著的文集,以文學作品、電影作品、話劇作品、繪畫作品等作為素材,探討文學藝術的審美問題。 全書分為文學、電影、戲劇、繪畫、大眾文化五個專題,每一個專題以作品解讀的形式出現。在文學方面,聚焦在喬伊斯的《都柏林人》、伍爾夫的《奧蘭多》、阿特伍德的《盲刺客》、汪曾祺的短篇小說集、張愛玲的《**爐香》、王安憶的《我愛比爾》;在電影方面,聚焦在《同流者》《巴貝特之宴》《影子部隊》《記憶碎片》等;戲劇方面選取中西五部戲劇進行探討,比如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林奕華《心之偵探》、奧斯特瑪雅《哈姆萊特》、德語音樂劇《伊麗莎白》和《莫扎特》等;繪畫專題也分為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兩個層面進行寫作,包括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崔白的《寒雀圖卷》,趙孟頫的《秀石疏林圖》,徐渭的《水墨葡萄圖》和提香的《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等。大眾文化部分涉及了21世紀以來流行的網絡文學如清穿小說,網絡劇集《福爾摩斯》等。
感受的力量 目錄
目 錄
前言 1
文學 1
《都柏林人》:孤獨是一場久違的大雪 3
《奧蘭多》:兩種性別,一個靈魂 18
《**爐香》:飛翔是一種蒼涼的姿勢 29
《我愛比爾》:當愛情遭遇身份困惑 41
《盲刺客》:書寫是刺向生命的利劍 54
《復仇》與《大淖記事》:一位作家有責任給予人們一份快樂 64
電影 77
《巴貝特之宴》:藝術家永遠不會貧窮 79
《同流者》:因正常之名 89
《春光乍泄》:香港寓言與情感敘事 103
《影子部隊》:穿越黑暗的漫長旅程 110
《記憶碎片》:尋找是活著的意義 117
戲劇 127
賴聲川《暗戀桃花源》:悲喜劇的辯證法 129
林奕華《心之偵探》:當福爾摩斯變成普通人 140
《伊麗莎白》:一位女性的成長經驗史 151
《莫扎特》:人如何擺脫自己的影子 165
邵賓納劇院《哈姆萊特》:奧斯特瑪雅的新現實主義 176
跨越先鋒劇場作品《相對平靜》:藝術的本質是什么? 194
繪畫 213
周昉與《簪花仕女圖》 215
崔白與《寒雀圖卷》 223
趙孟與《秀石疏林圖》 228
徐渭與《水墨葡萄圖》 236
提香與《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 244
杜尚與《泉》 252
大眾文化 261
小徑分岔的大清:從“清穿文”看女頻穿越小說的網絡性 263
福爾摩斯在紐約:對《基本演繹法》的空間化解讀 274
后記 286
感受的力量 作者簡介
劉芊玥,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執教于蘇州大學文學院。長期致力于情動理論、性別研究、人類學美學與藝術批評的探索及實踐。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社科項目多項,著有《情動理論與性別批評》。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