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22553
- 條形碼:9787571122553 ; 978-7-5711-225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 本書特色
1.選篇科學有階梯。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課標要求,精選適合不同階段孩子的古詩詞,搭建從啟蒙到進階到高階感受古詩詞和傳統文化的階梯。啟蒙階段選擇篇幅短小、語言簡單、內容貼近自然、動物、生活、四季變換和簡單情感的古詩詞。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共鳴,培養孩子的基本情感和價值觀。進階和高階階段,逐漸增加古詩詞的難度和深度,引入更多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古詩詞,通過詩詞背后的故事和歷史背景,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引導孩子進行深入思考和鑒賞,提升其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
2.掌握古詩詞有方法。
全書從注音到對古詩詞中的生僻字、難詞進行注釋和解釋,降低閱讀難度,方便自主學習。同時按照不同階段的需求設定不同的閱讀目標,并在每個主題單元后設有練習環節,形成學習閉環,檢驗學習成果。
3.拓展常識有積累。
在介紹古詩詞的同時,穿插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日積月累,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拓展文化常識。讓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詩詞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情感。
4.理解傳統文化有系統。
在每單元特別增加了傳統文化欄目。根據傳統文化的主題選篇,系統梳理,幫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信和審美素養。讓孩子在欣賞古詩詞的同時,感受漢字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民俗文化之美及民風之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 內容簡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經典古詩詞》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依據,按照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將古詩詞分級編排,本書是其第六冊。全書分為借景詠懷、悠然田園、詩中哲理、春山細雨、高潔理想、詞曲之妙、《詩經》之美7個主題單元,每單元收錄古詩詞4—5首,共計收錄經典詩歌31首。每個單元給孩子規劃出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要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和文化素養,領略古詩詞的魅力,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 前言
編寫說明
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長河中,古詩詞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它們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學習古詩詞,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培養審美情趣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對古詩詞和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積淀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小學生,他們正處于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更需要循序漸進、科學引導。
我們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需求,編撰了這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經典古詩詞》(一至六冊)。通過科學、有層次的選篇和系統的指導,旨在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小學生在閱讀中逐步理解古詩詞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情感,提升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能力和審美情趣,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自信。
這套書的編排,有以下幾個特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 目錄
目 錄
**單元 借景詠懷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00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005
浪淘沙(其一) [唐]劉禹錫 008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010
文化園地 013
第二單元 悠然田園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016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019
歸園田居(其三) [晉]陶淵明 021
雨過山村 [唐]王建 024
文化園地 027
第三單元 詩中哲理
觀書有感(其一) [宋]朱熹 030
觀書有感(其二) [宋]朱熹 033
春日 [宋]朱熹 035
游園不值 [ 宋]葉紹翁 037
文化園地 040
第四單元 春山細雨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044
江南春 [唐]杜牧 047
春夜喜雨 [唐]杜甫 050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053
文化園地 056
第五單元 高潔理想
石灰吟 [明]于謙 060
竹石 [清]鄭燮 062
白梅 [元]王冕 064
墨梅 [元]王冕 067
寒菊 [宋]鄭思肖 069
文化園地 072
第六單元 詞曲之妙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076
浣溪沙 [宋]蘇軾 079
清平樂 [宋]黃庭堅 082
如夢令 [宋]李清照 085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088
文化園地 090
第七單元 《詩經》之美
采薇(節選) 《詩經·小雅》 094
關雎 《詩經·周南》 097
蒹葭 《詩經·秦風》 100
子衿 《詩經·鄭風》 104
式微 《詩經·邶風》 107
文化園地 109
參考答案 11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 相關資料
片段一: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②泊煙渚③,
日暮客④愁新。
野曠⑤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以字行,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孟浩然世稱“孟襄陽”。早年隱居鹿門山,四十歲的時候,游歷長安,考進士沒有考中,后為荊州從事,曾游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其詩清淡幽遠,擅長寫景,多反映游歷及隱逸生活。著有《孟浩然集》。
注釋
①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
② 移舟:劃動小船。
③ 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④ 客:詩人自指。
⑤ 曠:空闊遠大。
片段一: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②泊煙渚③,
日暮客④愁新。
野曠⑤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以字行,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孟浩然世稱“孟襄陽”。早年隱居鹿門山,四十歲的時候,游歷長安,考進士沒有考中,后為荊州從事,曾游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其詩清淡幽遠,擅長寫景,多反映游歷及隱逸生活。著有《孟浩然集》。
注釋
①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
② 移舟:劃動小船。
③ 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④ 客:詩人自指。
⑤ 曠:空闊遠大。
譯文
劃動小船,將它停靠在被暮煙籠罩的小洲邊,此時是日暮時分,我的心里又涌出了新的愁緒。原野是那樣寬闊,天空好像和樹一樣低;江水清澈,倒映著的明月仿佛就在我的身邊。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江水暮色的詩。在傍晚時分,詩人將小船停泊靠岸,新的愁緒涌上了心頭。漂泊在外的詩人見到黃昏時的江景,不由得生出一種孤寂的心情,因此他見到的景物也便籠罩著一份憂愁,天空明明是曠遠的,看上去卻比樹還要低,更渲染出孤寂的氛圍。第四句話鋒一轉,倒映在江中的明月仿佛離自己很近,好像在陪伴自己,寂寞的愁心似乎也得到了慰藉。詩歌先寫羈旅夜泊,再寫日暮客愁,最后再到廣袤(mào)的天地間。全詩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平淡細膩、真情流露,頗有特色。
拓展鏈接
周游各地的孟浩然
作為李白的偶像,孟浩然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他出生于盛唐時期,年輕的時候也像很多人一樣,想要進入官場大展拳腳?墒撬氖送緲O為不順,唐開元十六年(728),孟浩然來到長安應試,對于飽讀詩書、久負盛名的他來說,考取進士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是他卻沒有考中,這對他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使他痛苦不堪。既然仕途不得志,那么就去游山玩水吧!自此,孟浩然開始了他的旅程。揚州、洛陽,還有吳越、巴蜀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也留下了一首首詩,如“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的洞庭湖,“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的鹿門山,“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的江淮,等等。當然,孟浩然周游各地也是排解心中愁苦的一種方式,閱讀他的詩歌,也可以感受詩人的心路歷程。
片段二:
浪淘沙①(其一)
[唐]劉禹錫
九曲②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③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貞元年間考中進士,后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雖然為官屢受挫折,又身體虛弱,但他性格倔強、樂觀。他的詩歌雅健清新,善用比興寄托手法,意境開闊豁達,被世人稱為“詩豪”。與柳宗元合稱“劉柳”,晚年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著有《劉夢得文集》。代表作有《秋詞》《烏衣巷》《陋室銘》等。
注釋
①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 九曲:形容黃河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 簸:顛簸。
譯文
彎彎曲曲的萬里黃河挾帶著泥沙,狂風裹挾著巨浪仿佛從遙遠的天涯滾滾而來,F在我要沿著黃河頂風踏浪一直走到銀河上,和黃河一起去探訪牛郎和織女的家。
賞析
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黃河的波濤洶涌,展現了黃河蔚為壯觀的景象。前兩句詩描寫了黃河:萬里黃河迂回曲折,波濤滾滾,挾泥帶沙從天邊奔涌而來。寫出了黃河恢宏的氣勢,令人望而生畏。后兩句詩寫出了詩人的聯想和想象:詩人想要逆流而上,頂風踏浪一直走上天上的銀河,還要去探訪住在銀河上的牽牛和織女。整首詩恢宏大氣,想象新奇,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想要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拓展鏈接
劉禹錫的淘金詩
黃金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狂熱追求的貴重金屬,它珍貴罕見,不易變質,因此不僅成為了貨幣,還被做成各種各樣美麗的飾品。尤其是在古代,古人崇拜黃金到了癡迷的地步。他們曾想方設法地獲得黃金,甚至有人研究“點石成金”之術。不過,最簡單的獲得黃金的方法還是去淘金,于是便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淘金者。詩人劉禹錫就曾經目睹了勞動人民淘金的情況,還寫了著名的淘金詩——《浪淘沙》(其六)。詩中不僅記錄了淘金者的艱苦生活以及能夠產出金子的河流名稱,還寫出了詩人對淘金者艱辛生活的同情,對王公貴族想得到金子而不擇手段的痛恨,以及自己雖遭遇貶謫與不公正對待的境遇卻絕不氣餒的精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 經典古詩詞(六) 作者簡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分級閱讀:經典古詩詞》編寫組,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域從業人員和中小學有相關教學經驗的老師組成。他們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結合當下部編版人教社教材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編寫了這套書系。曾出版過《中小學生作文選》《中華好家風》等。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