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7083
- 條形碼:9787547857083 ; 978-7-5478-570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 本書特色
《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一書的出版,不僅是對陸文禮大師建筑生涯的肯定,更是對侗族建筑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有力推動。通過本書的傳播和推廣,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侗族鼓樓建筑藝術,從而為這一獨特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
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 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國內對于侗族鄉土聚落與建筑的研究較多地集中在物質文化遺產層面。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行政區劃作為研究的地理范圍,對侗族傳統聚落的物質構成要素,如鼓樓、風雨橋、民居建筑的特征進行歸納總結;或者在聚落尺度,對侗族傳統聚落環境、聚落形態、聚落空間構成及其文化區域與地理分布格局等的進行分析。
在中國歷史上,工匠被社會歧視為"奇技淫巧"之輩,故有關傳統匠作技術、匠作思想等方面的論述極為罕見。官方僅頒布有宋《營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則例》兩部文獻。民間,則僅有《木經》(喻皓,宋初)和《魯班經》(元末清初)。
迄今為止,由侗族工匠編寫的書籍《侗族傳統建筑鑒》(李奉安,湖南省懷化市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5)內容雖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加工技藝等等,但前者僅為營造技藝的一般性知識介紹,未涉及鼓樓營造的核心技術:即鼓樓匠師的設計思維;匠桿、竹簽與墨師文的實尺營造,和榫卯節點的制作以及建筑裝配技術等等。
一直以來,國內對于侗族鄉土聚落與建筑的研究較多地集中在物質文化遺產層面。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行政區劃作為研究的地理范圍,對侗族傳統聚落的物質構成要素,如鼓樓、風雨橋、民居建筑的特征進行歸納總結;或者在聚落尺度,對侗族傳統聚落環境、聚落形態、聚落空間構成及其文化區域與地理分布格局等的進行分析。
在中國歷史上,工匠被社會歧視為"奇技淫巧"之輩,故有關傳統匠作技術、匠作思想等方面的論述極為罕見。官方僅頒布有宋《營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則例》兩部文獻。民間,則僅有《木經》(喻皓,宋初)和《魯班經》(元末清初)。
迄今為止,由侗族工匠編寫的書籍《侗族傳統建筑鑒》(李奉安,湖南省懷化市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5)內容雖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加工技藝等等,但前者僅為營造技藝的一般性知識介紹,未涉及鼓樓營造的核心技術:即鼓樓匠師的設計思維;匠桿、竹簽與墨師文的實尺營造,和榫卯節點的制作以及建筑裝配技術等等。
而國內其他研究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的專著,多由民族學、建筑學學者撰寫,尚未能達到陸文禮《鼓樓圖冊》如此全面記錄鼓樓營造各個細節的專業深度。
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 前言
《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緣起于侗族掌墨師陸文禮所撰《鼓樓圖冊》,是結合了對陸文禮師傅建造的鼓樓實物之研究以及生前的訪談記錄,并對其繪制的《鼓樓圖冊》進行修訂、注釋而來。
陸文禮,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鎮紀堂村人,侗族,1940年3月15日出生,2021年6月8日去世,享年81歲。1962年8月,陸文禮初中畢業后一年,拜遠近聞名的掌墨師陸培福學習木工,從協助師傅陸培福修建住宅開始,到學習修建鼓樓,后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立掌墨建造住宅、鼓樓、花橋(風雨橋)、寨門、戲臺等建筑的侗族掌墨師。
1962年至1979年,是陸文禮的學藝時期。根據陸文禮的回憶,他跟隨師傅陸培福,共同建造的鼓樓有:1962年,本村的紀堂鼓樓;1963年,黎平縣雙江鄉呂琴鼓樓(構架完成之后,因“文化大革命”將鼓樓列為“四舊”而未能上瓦完工);1964年黎平縣龍額鄉岑母鼓樓(1977年失火燒毀,1980年又按原樣復建)、岑屋鼓樓;1979年永從鄉屯洞巖寨鼓樓。在1963年7月,他還設計并建造了自家住宅。
陸文禮曾因“家庭出身問題”,在1959年體檢合格的情況下失去了參軍入伍的資格;1963年又是同樣的原因,被迫放棄了被班主任潘德輝老師舉薦至黎平縣讀短期師范兩個學期后任教的機會,之后遂“一心一意重視木工專業”。
陸文禮侗族鼓樓畫樣 作者簡介
陸文禮,1940年3月,侗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紀堂村鼓樓墨師,2014年入選“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傳承人”省級傳承人。代表作:紀堂鼓樓、肇興侗寨禮團鼓樓、地坪風雨橋修復工程等。1961年,拜師陸培福學藝,師徒的杰作紀堂鼓樓,如今已經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內古建筑家們當作侗族鼓樓建筑藝術的研究標本。
陸文禮創造了侗族鼓樓建筑史上的很多個“營造之最”——建造了當今最高的木質結構鼓樓,即46.8米高的從江縣城從江鼓樓;第一個把侗族鼓樓修建到城市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里市金泉湖公園);第一個把侗族鼓樓建到北京亞運村民族風情園……這眾多第一中,以其編撰的第一本《侗族鼓樓建筑施工設計圖冊》最有影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