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智能社會新型人機關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85042
- 條形碼:9787511585042 ; 978-7-5115-8504-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社會新型人機關系研究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以智能虛擬助手、社交機器人為例,從人機關系的視角來剖析人機互動與人機共生關系。隨著人工智能在社會生活領域的廣泛應用,智能傳播成為當前傳播學及相關社會科學領域廣泛關注的研究主題。機器的發展從其進化歷程來看有較為漫長的演化史,但就商業應用而言,依然處于早期的發展階段,未來人機傳播如何實現人機共生也將呈現更加多層次化的發展。
智能社會新型人機關系研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作者博士學位論文修改而成。作者借助傳播學的研究視角和多樣化的研究方法對智能機器的用戶行為及互動關系進行探索性研究,順著人機傳播研究的脈絡進一步探討其對人機共生關系、媒介環境及社會生活的影響。
智能社會新型人機關系研究智能社會新型人機關系研究 前言
序
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場深刻的變革之中。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智能時代,人與技術的關系不再局限于工具的使用,而是逐漸形成了互動、協作甚至伙伴的復雜關系。我們見證了技術嵌入與社會文化變遷交織的過程,這個趨勢帶來了諸多值得探討的研究議題,而我指導的博士——本書的作者,以她敏銳的洞察力捕捉到了這一變遷中的深層脈絡,為我們提供了對新型人機關系的系統研究。
智能社會的興起并非簡單的技術革新,而是一場社會重構的過程。自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進步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升,帶來了社會組織形式、經濟結構和文化觀念的深刻變遷。今天的智能技術正逐步嵌入到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制度之中,并在多維度上重塑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智能虛擬助手、聊天機器人、虛擬主播等“擬人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在挑戰著傳統社會認同的邊界。與過去不同,今天的技術角色被賦予了擬人化的特征,甚至逐漸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中,成為人類情感聯結的對象,從而重塑人類的自我認同。
在此背景下,本書作者試圖將智能傳播和人機關系放置在智能社會的宏大背景中,從社會互動論及媒介環境學的理論視角透視人機關系的復雜性。
智能社會新型人機關系研究 目錄
目錄
**章 緒 論 001
1.1 研究緣起與研究背景 002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005
1.3 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 007
1.4 研究創新點 011
1.5 研究思路與章節安排 012
第二章 文獻綜述 015
2.1 符號互動論 018
2.2 媒介環境學 023
2.3 媒介技術發展與社會變遷 026
2.4 數字信息技術與媒介融合 036
2.5 新型技術媒介重塑個體社會化過程 039
2.6 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人機互動邁上新臺階 043
2.7 人機共創構建人機共生關系 056
第三章 智能機器人的演進與發展 067
3.1 智能機器人的演進與發展 068
3.2 智能虛擬助手在媒體報道中的新聞主題框架 073
3.3 智能虛擬助手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080
3.4 智能虛擬助手的分類方式 085
3.5 本章小結 088
第四章 人工智能產品的用戶畫像 091
4.1 研究設計與問卷基本情況 092
4.2 人工智能產品的使用情況與用戶畫像 095
4.3 本章小結 111
第五章 智能虛擬助手的用戶畫像與使用情況 115
5.1 智能虛擬助手的用戶群像 116
5.2 智能虛擬助手的使用情況及用戶反饋 129
5.3 本章小結 133
第六章 機器替代人:職業風險前瞻與用戶感知偏好 135
6.1 職業風險前瞻 136
6.2 用戶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風險、興趣感知 152
6.3 用戶對人工智能產品的接受意愿偏好 159
6.4 職業風險下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路徑 162
6.5 本章小結 165
第七章 基于扎根理論的人機互動行為及社會交往過程 167
7.1 質性研究與研究對象的選取 168
7.2 訪談提綱的設計和訪談的實施 170
7.3 扎根理論的方法與編碼方式 172
7.4 實施扎根理論的研究過程及概念框架 176
7.5 本章小結 183
第八章 青少年、青年人用戶與智能虛擬助手的社交互動行為的比較
研究 185
8.1 新媒介語境下青少年使用智能虛擬助手的行為 186
8.2 青少年與智能虛擬助手的“伙伴”關系 199
8.3 青少年對智能虛擬助手的情感依賴 205
8.4 媒介環境下的青年人智能虛擬助手使用行為 211
8.5 充當“工具人”的智能虛擬助手 215
8.6 青年人對智能虛擬助手的工具依賴 221
8.7 本章小結 224
第九章 智能虛擬助手對用戶社會化及日常人際交往的社會影響 227
9.1 智能虛擬助手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228
9.2 智能、信任與親密關系 233
9.3 虛構故事對個體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 235
9.4 本章小結 236
第十章 人機互動對共生關系及社會變遷的影響 239
10.1 人機互動對共生關系的影響 240
10.2 人機互動對媒介融合效果的影響與作用 246
10.3 人機互動對社會變遷趨勢的影響 249
10.4 本章小結 251
第十一章 研究結論與研究展望 253
11.1 邁進日常生活的智能機器人 254
11.2 年輕人將引領智能虛擬助手新風尚 255
11.3 是“伙伴”,也是“工具人”的隨機波動身份 257
11.4 建立新型社會關系——“混合關系” 260
11.5 超越人機協作,走向人機共生 261
11.6 本研究的局限性 262
11.7 未來研究展望 263
智能社會新型人機關系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王袁欣,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智能傳播系講師,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博士(直博)、美國西北大學傳播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興趣為智能傳播、計算傳播、營銷傳播等方向。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及多項中央民族大學校級項目,發表CSSCI、SSCI等中英文學術論文十余篇,多篇學術論文在ICA、IAMCR、NCA等高水平傳播學國際會議上進行宣講,出版教材1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