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影視文化:第三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7350
- 條形碼:9787503977350 ; 978-7-5039-7735-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視文化:第三十一輯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影視文化》系列的第三十一輯,設置七大專題,在藝術學“三大體系”的理論架構下,從電影史、電影電視研究、中外電影研究等角度較為全面系統地展現了當前電影電視研究的*新成果和動向。
影視文化:第三十一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影視文化》系列的第三十一輯,分為“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 “‘一帶一路’國家電影研究”“電影史”“電影與城市”“電視研究”“類型與個案”“微短劇研究”七大專題,本輯從電影史、批評與傳播、類型與個案等方面探討中外影視文化理論的主流話題和前沿問題,較為全面系統地展現了當前電影電視研究的*新成果和動向。
影視文化:第三十一輯 目錄
目錄
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
1 / 關于電影學話語體系重構的幾個問題 張建珍 吳海清
12 / 新文科建設下中國電視學學科發展的新驅動、新任務、 新范式
李 嵐 莊 靖
22 / 傳媒藝術學發展論要(2010—2025):學科、研究與教育 劉 俊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研究
35 / 表達作為主體的自我:建構及超越文化圈層的馬來西亞電影 張嘯濤
47 / 游魂的世界圖景:米歇爾·格拉沃格紀錄片述評 劉 斐
53 / 邁向“少數電影”:伊朗新電影與社會—現實主義 董克非
電影史
65 / 早期美國華裔影人的國族認同與文化尋根 王玉良
75 / “孤島”時期新華影業公司商業運營機制之探微(1937—1942) 董 茜
82 / 世界現代性:美國電影中的帝國想象 儲雙月
96 / 中國體育題材影片民族國家意識的變遷
——以《女籃 5 號》《沙鷗》《奪冠》為中心 趙 遠
電影與城市
105 / 城市的掠影與透視 蘇 丹
117 / 電影之城:新時代上海電影的三重面向 齊 偉 石應鑫
131 / 從歷史符號到當代生活:新時期中國電影中的西安 裴亞莉
電視研究
141 / 國產劇與“游戲”元素組合的三種模式及其詮釋中國文化的方法路徑 唐 嘉
148 / 中外電視節展的類別、組織機制與形態研究 孫 萌
159 / 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機制的環境與多維度創新 徐建華
169 / 價值傳播與視覺建構:金鷹獎獲獎電視廣告片評述 王曉琳
179 / 音樂與表演:多重功能下的藝術表達 員曉明
類型與個案
189 / 新世紀中國婚戀電影倫理研究 邵瑜蓮
200 / 雪豹與喇嘛的雙向生態凝視
——評萬瑪才旦電影《雪豹》 肖懷德
209 / 數字時代中國動畫電影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辛姣雅
微短劇研究
219 / 故事的危機:微短劇的敘事語法與文化表征 李 寧
230 / 西西弗斯之謎:微短劇情感結構及文化反思 黃鐘軍 田衍超
238 / 網絡微短劇的生態邏輯與文化反思 卿 清
影視文化:第三十一輯 作者簡介
趙衛防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黨支部書記、研究生導師、研究員、電影學博士。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出生于1967年8月,先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攻讀本科、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電影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電影學廣播電視學系攻讀博士研究生。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團委書記、文化部團委常委等職,多年來從事影視史論特別是港臺電影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多次赴港進行學術交流。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