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72156
- 條形碼:9787111772156 ; 978-7-111-77215-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 本書特色
在保留經典內容的基礎上,融合了計算機控制領域近年來的科研進展與技術創新,以全面反映計算機控制技術在智能制造時代的進展與廣泛應用。
本書配套資源豐富,有授課電子課件、微課視頻、習題參考答案等配套資源,方便授課與自學。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 內容簡介
本書簡明、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概念、組成、分類及發展,計算機控制系統中常用的檢測設備和執行機構,計算機總線和網絡通信技術,過程通道與人機接口,數據處理與控制策略,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抗干擾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軟件,典型計算機控制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施,計算機控制系統實例。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自動化類、計算機類、電氣類、機械類、儀器類、電子信息類及智能制造、機器人等新興專業的本專科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 前言
“計算機控制技術”是研究自動控制理論和計算機控制技術如何應用于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的一門專業技術。工業控制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計算機控制是為適應這一領域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門專業技術。
本書簡明、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基本原理、設計技術和實現方法。本書在《計算機控制技術》(劉川來、胡乃平等編著)經典框架的基礎上,融合了計算機控制領域近年來的科研進展與技術創新。通過廣泛參考國內外文獻與著作,同時汲取青島科技大學及眾多高校在教學實踐與科研探索中的精華,本書在確保知識基礎穩固的同時,兼顧了內容的系統性與實用性。
本書在保留經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與擴展,特別增設了多個前沿章節,以全面反映計算機控制技術在智能制造時代的進展與廣泛應用。具體體現在:
1)增設了“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章節,以前瞻視角深入探討了計算機控制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核心作用。該章節不僅全面闡述了CIMS的概念、分類以及發展歷程及其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性,還詳細剖析了CIMS的組成和層次結構,并詳細介紹了CIMS的功能分系統,以及CIMS的開發和實施。
2)將計算機總線技術和計算機控制中的網絡與通信技術合并為一章,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介紹,新增了物聯網、5G網絡等近幾年迅速發展的技術。
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計算機控制系統概述 1
1.2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組成及分類 2
1.2.1 計算機控制系統 2
1.2.2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硬件組成 3
1.2.3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件組成 5
1.2.4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分類 5
1.3 計算機控制研究的課題與發展
趨勢 7
1.3.1 計算機控制研究的課題 7
1.3.2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10
習題 11
第2章 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檢測設備和
執行機構 12
2.1 過程控制中的檢測設備 12
2.1.1 傳感器與變送器 12
2.1.2 壓力檢測及變送 13
2.1.3 溫度檢測及變送 15
2.1.4 流量檢測及變送 19
2.1.5 物位檢測及變送 21
2.1.6 成分分析設備 23
2.2 運動控制中的檢測設備 25
2.2.1 檢測開關 25
2.2.2 測速發電機 26
2.2.3 光電編碼器 27
2.2.4 測厚儀表 28
2.3 過程控制中的執行器 28
2.3.1 氣動執行器 29
2.3.2 電動執行器 34
2.3.3 現場總線執行器 35
2.4 運動控制中的執行機構 37
2.4.1 交流伺服電動機 37
2.4.2 直流伺服電動機 40
2.4.3 步進電動機 41
2.4.4 液壓缸 43
2.4.5 液壓閥 44
2.4.6 液壓泵 45
習題 46
第3章 總線與網絡通信技術 47
3.1 計算機總線 47
3.1.1 總線的基本概念 47
3.1.2 常用內部總線 52
3.1.3 常用外部總線 56
3.2 計算機網絡 66
3.2.1 計算機網絡概述 66
3.2.2 OSI模型 67
3.2.3 計算機局域網絡 69
3.2.4 計算機網絡互聯設備 72
3.3 數據通信技術 73
3.3.1 數據通信概述 73
3.3.2 檢錯與糾錯 77
3.4 無線通信技術 79
3.4.1 藍牙技術 79
3.4.2 ZigBee技術 81
3.4.3 LoRa技術 82
3.4.4 NB-IoT技術 83
3.4.5 5G技術 84
3.4.6 Wi-Fi技術 85
3.5 工業控制網絡 85
3.5.1 現場總線技術 86
3.5.2 工業以太網 88
3.5.3 工業控制網絡結構 90
3.5.4 工業互聯網 91
習題 92
第4章 過程通道與人機接口 94
4.1 數字量輸入/輸出通道 94
4.1.1 數字量信號的分類 94
4.1.2 數字量輸入通道 94
4.1.3 數字量輸出通道 95
4.1.4 數字量輸入/輸出通道的標準化
設計 97
4.2 模擬量輸出通道 98
4.2.1 D/A轉換器分類及特點 98
4.2.2 D/A轉換器原理及主要性能參數 99
4.2.3 D/A轉換器芯片及接口電路 100
4.2.4 D/A轉換器的輸出 102
4.2.5 D/A轉換器接口的隔離技術 104
4.2.6 D/A轉換器模板的標準化設計 107
4.3 模擬量輸入通道 108
4.3.1 A/D轉換器分類及特點 108
4.3.2 A/D轉換器原理及主要性能參數 109
4.3.3 A/D轉換器芯片及接口電路 111
4.3.4 A/D轉換器的外圍電路 117
4.3.5 A/D轉換器接口的隔離技術 118
4.3.6 A/D轉換器模板的標準化設計 119
4.4 人機接口 119
4.4.1 鍵盤 119
4.4.2 鼠標 121
4.4.3 觸摸屏 121
4.4.4 顯示器 123
4.4.5 打印機 124
習題 124
第5章 數據處理與控制策略 125
5.1 數字濾波和數據處理 125
5.1.1 數字濾波 126
5.1.2 數據處理 128
5.2 數字控制器的設計技術 131
5.2.1 數字控制器的連續化設計技術 132
5.2.2 數字控制器的離散化設計技術 133
5.3 數控技術 135
5.3.1 數控技術概述 135
5.3.2 數控技術原理 135
5.3.3 運動控制系統 138
5.4 數字PID控制算法 140
5.4.1 標準數字PID控制算法 140
5.4.2 數字PID控制算法的改進 141
5.4.3 數字PID參數整定 144
5.5 常規控制方案 145
5.5.1 串級控制系統 145
5.5.2 前饋控制系統 146
5.5.3 純滯后補償控制系統 147
5.6 先進控制方案 149
5.6.1 預測控制系統 149
5.6.2 模糊控制系統 152
5.6.3 神經網絡控制系統 154
5.6.4 數字孿生系統 155
5.6.5 基于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控制系統 156
習題 157
第6章 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抗干擾
技術 159
6.1 干擾的傳播途徑與作用方式 159
6.1.1 干擾的來源 159
6.1.2 干擾的傳播途徑 159
6.1.3 干擾的作用方式 162
6.2 硬件抗干擾技術 164
6.2.1 電源系統的抗干擾技術 164
6.2.2 接地系統的抗干擾技術 166
6.2.3 過程通道的抗干擾技術 168
6.3 軟件抗干擾技術 171
6.3.1 信號處理抗干擾技術 172
6.3.2 CPU及程序的抗干擾技術 173
6.4 提高計算機控制系統可靠性的
設計措施 175
6.4.1 分散控制技術 175
6.4.2 冗余技術 176
6.4.3 自診斷技術 177
6.4.4 環境設計措施 178
6.4.5 管理和維護措施 178
6.4.6 災難恢復設計 179
6.4.7 可靠性測試 179
習題 179
第7章 計算機控制系統軟件 180
7.1 計算機控制軟件概述 180
7.1.1 計算機軟件基礎 180
7.1.2 計算機控制系統軟件功能 181
7.2 操作系統 182
7.2.1 操作系統的分類 182
7.2.2 操作系統的功能 183
7.2.3 常見操作系統 184
7.3 數據結構與算法 185
7.3.1 數據結構的定義 185
7.3.2 數據結構的分類 185
7.3.3 算法和算法分析 186
7.3.4 常見的算法 187
7.4 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數據庫 188
7.4.1 數據庫系統概述 188
7.4.2 數據庫的三級模式 191
7.4.3 數據模型 1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