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11738
- 條形碼:9787519211738 ; 978-7-5192-1173-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 本書特色
《中公版·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適用于教師資格考試統考小學學段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考試,具有以下特色:
本書特色一;緊扣考情 精編真題
編者深入研究歷年考試真題,總結了高頻考點和命題趨勢,并匯總近年來的教師資格考試真題的典型例題,精心編寫,直觀呈現給考生真題的考點、難度和趨勢。
本書特色二:大量試題 專項特訓
本書精選大量預測試題,以題型為綱,考點為線,希望通過專項題型的特訓,讓考生掌握作答技巧,提升答題能力。
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教師資格歷年出題特點、考試真題以及教學特點,以題型為篇,知識點為專題,構架起教師資格考試龐大知識體系,是一本專門針對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的題目寶典。本題庫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本、*重要的題目出發,深入淺出地向考生剖析考試各個要點,分析考試趨勢,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教師資格精華,從而爛熟于心,以題養“戰”,“戰”無不勝。真正地使考生一書在手,考試無憂。
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 目錄
目錄
題本
**部分單項選擇題
**章教育基礎/2
**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2
真題實戰/2
模擬演練/3
第二節教育學及其產生與發展/7
真題實戰/7
模擬演練/9
第三節教育的基本規律/14
真題實戰/14
模擬演練/15
第四節教育目的/21
真題實戰/21
模擬演練/21
第五節教育制度/26
真題實戰/26
模擬演練/28
第六節課程/30
真題實戰/30
模擬演練/36
第七節教師專業發展/47
真題實戰/47
模擬演練/48
第八節心理學基礎知識/55
真題實戰/55
模擬演練/58
第九節小學教育科學研究/76
真題實戰/76
模擬演練/77
第二章學生指導/81
**節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
特點/81
真題實戰/81
模擬演練/82
第二節學生的心理發展理論與個別差異/84
真題實戰/84
模擬演練/85
第三節小學生學習指導/91
真題實戰/91
模擬演練/96
第四節小學德育、美育與勞動
教育/122
真題實戰/122
模擬演練/124
第五節小學生安全教育/130
真題實戰/130
模擬演練/132
第六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33
真題實戰/133
模擬演練/134
第三章班級管理/140
**節班級與班級管理/140
真題實戰/140
模擬演練/140
第二節班主任工作/142
真題實戰/142
模擬演練/142
第三節班隊活動/143
真題實戰/143
模擬演練/144
第四節課外活動/144
真題實戰/144
模擬演練/145
第四章教學/147
**節教學與教學過程/147
真題實戰/147
模擬演練/147
第二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49
真題實戰/149
模擬演練/149
第三節教學原則與方法/150
真題實戰/150
模擬演練/153
第四節教學設計/156
真題實戰/156
模擬演練/158
第五節教學實施/160
真題實戰/160
模擬演練/161
第六節教學評價與反思/164
真題實戰/164
模擬演練/166
第二部分簡答題
**章教育基礎/170
真題實戰/170
模擬演練/174
第二章學生指導/177
真題實戰/177
模擬演練/180
第三章班級管理/183
真題實戰/183
模擬演練/184
第四章教學/185
真題實戰/185
模擬演練/185
第三部分材料分析題
**章教育基礎/188
真題實戰/188
模擬演練/194
第二章學生指導/196
真題實戰/196
模擬演練/198
第三章班級管理/200
真題實戰/200
模擬演練/204
第四章教學/206
真題實戰/206
模擬演練/212
第四部分教學設計題
**章語文教學設計/216
真題實戰/216
模擬演練/221
第二章數學教學設計/223
真題實戰/223
模擬演練/228
第三章英語教學設計/230
真題實戰/230
模擬演練/234
第四章音樂教學設計/236
真題實戰/236
模擬演練/239
第五章體育與健康教學設計/241
真題實戰/241
模擬演練/244
第六章美術教學設計/246
真題實戰/246
模擬演練/253
答案
**部分單項選擇題
**章教育基礎/258
**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258
真題實戰/258
模擬演練/258
第二節教育學及其產生與發展/260
真題實戰/260
模擬演練/262
第三節教育的基本規律/264
真題實戰/264
模擬演練/264
第四節教育目的/267
真題實戰/267
模擬演練/268
第五節教育制度/270
真題實戰/270
模擬演練/270
第六節課程/272
真題實戰/272
模擬演練/275
第七節教師專業發展/281
真題實戰/281
模擬演練/282
第八節心理學基礎知識/285
真題實戰/285
模擬演練/287
第九節小學教育科學研究/298
真題實戰/298
模擬演練/299
第二章學生指導/302
**節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
特點/302
真題實戰/302
模擬演練/303
第二節學生的心理發展理論與個別差異/304
真題實戰/304
模擬演練/304
第三節小學生學習指導/308
真題實戰/308
模擬演練/312
第四節小學德育、美育與勞動
教育/330
真題實戰/330
模擬演練/332
第五節小學生安全教育/336
真題實戰/336
模擬演練/338
第六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338
真題實戰/338
模擬演練/340
第三章班級管理/344
**節班級與班級管理/344
真題實戰/344
模擬演練/344
第二節班主任工作/345
真題實戰/345
模擬演練/346
第三節班隊活動/347
真題實戰/347
模擬演練/347
第四節課外活動/348
真題實戰/348
模擬演練/349
第四章教學/350
**節教學與教學過程/350
真題實戰/350
模擬演練/350
第二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351
真題實戰/351
模擬演練/351
第三節教學原則與方法/352
真題實戰/352
模擬演練/355
第四節教學設計/357
真題實戰/357
模擬演練/358
第五節教學實施/360
真題實戰/360
模擬演練/361
第六節教學評價與反思/363
真題實戰/363
模擬演練/365
第二部分簡答題
**章教育基礎/368
真題實戰/368
模擬演練/372
第二章學生指導/377
真題實戰/377
模擬演練/380
第三章班級管理/384
真題實戰/384
模擬演練/384
第四章教學/386
真題實戰/386
模擬演練/386
第三部分材料分析題
**章教育基礎/390
真題實戰/390
模擬演練/397
第二章學生指導/399
真題實戰/399
模擬演練/401
第三章班級管理/404
真題實戰/404
模擬演練/408
第四章教學/411
真題實戰/411
模擬演練/418
第四部分教學設計題
**章語文教學設計/422
真題實戰/422
模擬演練/428
第二章數學教學設計/430
真題實戰/430
模擬演練/435
第三章英語教學設計/438
真題實戰/438
模擬演練/445
第四章音樂教學設計/449
真題實戰/449
模擬演練/452
第五章體育與健康教學設計/454
真題實戰/454
模擬演練/460
第六章美術教學設計/462
真題實戰/462
模擬演練/465
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 相關資料
第一部分
單項選擇題
第一章
教育基礎
第一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
真題實戰
1.【2016上】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A.生活性 B.計劃性 C.組織性 D.系統性
2.【2013下】發揮教育合力必須注意三種教育形態的有機結合。這三種教育形態是()。
①家庭教育 ②學校教育 ③社會教育 ④自我教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22下/2013下】“只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這表明教育的本質是()。
A.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 B.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C.傳遞人類文化的活動 D.保存人類文明的活動
4.【2016下】學校教育的直接目標是()。
A.推動社會發展 B.增強人的體質
C.促進社會公平 D.促進人的發展
5.【2023下】依據教育作用對象的不同,教育的功能可劃分為()。
A.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 B.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
第一部分
單項選擇題
第一章
教育基礎
第一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
真題實戰
1.【2016上】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A.生活性 B.計劃性 C.組織性 D.系統性
2.【2013下】發揮教育合力必須注意三種教育形態的有機結合。這三種教育形態是()。
①家庭教育 ②學校教育 ③社會教育 ④自我教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22下/2013下】“只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這表明教育的本質是()。
A.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 B.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C.傳遞人類文化的活動 D.保存人類文明的活動
4.【2016下】學校教育的直接目標是()。
A.推動社會發展 B.增強人的體質
C.促進社會公平 D.促進人的發展
5.【2023下】依據教育作用對象的不同,教育的功能可劃分為()。
A.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 B.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
C.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D.積極功能與消極功能
6.【2024上】有學者根據原始社會沒有學校、教師和教材的史實,認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本能的、無意識的模仿。這種觀點被稱為()。
A.生物起源論 B.神話起源論
C.勞動起源論 D.心理起源論
7.【2022上】認為教育起源于動物的本能活動,不僅在脊椎動物中存在教育,甚至在非脊椎動物中也存在教育。這種觀點被稱為()。
A.神話起源論 B.心理起源論
C.生物起源論 D.勞動起源論
8.【2016下】英國教育家沛西·能認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獲得的表現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這一觀點屬于()。
A.神話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9.【2021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①學會生存 ②學會認知 ③學會做事
④學會創造 ⑤學會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0.【2020下】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宗迪恩會議上提出: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兒童、青年還是成人——都應能獲益于旨在滿足其基本學習需要的受教育機會。這是提倡教育應具有()。
A.全面性 B.全民性
C.基礎性 D.義務性
11.【2016下】教育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B.國家政權穩定的需要
C.人類文化傳承的需要 D.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
12.【2013下】中國最早的學校教育形態出現在()。
A.西周 B.春秋戰國 C.夏朝 D.殷商
模擬演練
1.最早把“教”和“育”連在一起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2.“以善先人者謂之教”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3.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 B.職業教育 C.學校教育 D.社會教育
4.下列選項屬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影響 C.教育制度 D.教育環境
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這句話出自()。
A.《說文解字》 B.《孟子·盡心上》
C.《論語》 D.《學記》
6.教育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最根本的區別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養人 B.是否促進人的發展
C.是否促進社會發展 D.是否具有組織性和系統性
7.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
A.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B.有意識的活動
C.傳遞生存本能的活動 D.適應環境的活動
8.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教育現象的是()。
A.媽媽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嬰兒吸奶
C.成人學開車 D.木匠教徒弟手藝
9.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作為社會一個子系統的教育()。
A.不受社會規律的制約 B.超前于政治經濟的發展
C.滯后于政治經濟的發展 D.具有自身的運行規律、發展特點
10.教育具有與生產力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反映了教育具有()的社會屬性。
A.相對獨立性 B.永恒性
C.階級性 D.歷史性
11.教育的思想、制度、內容和方法盡管受當時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但又與以往的教育有著淵源關系,帶有教育發展歷程中的烙印。這反映出教育具有()。
A.階級性 B.歷史繼承性 C.民族性 D.社會性
12.古代學生學習儒家的“四書”“五經”,現代學生也會學習《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篇目。這體現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歷史性 C.繼承性 D.相對獨立性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教育將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現出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滯后于社會政治經濟發展
D.學校教育最早出現于奴隸社會
14.教育有兩個最基本的功能,即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
A.確立社會主流思想 B.傳播統治者的意志
C.促進經濟發展 D.促進人自身的發展
15.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學會身份認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覺按照角色要求為人處世。這體現了教育的()。
A.個體社會化功能 B.個體個性化功能
C.個體謀生功能 D.個體享用功能
16.董仲舒曾向漢武帝建議:“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從作用對象看,這體現了教育的()。
A.個體功能 B.社會功能 C.正向功能 D.負向功能
17.某政治老師利用每節課的課前五分鐘給學生播放熱點新聞,以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科素養,沒想到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因此得到提升。這體現了教育的()。
A.正向顯性功能 B.正向隱性功能
C.負向顯性功能 D.負向隱性功能
18.教育既有培養創新能力的作用,也有扼殺創新能力的力量。此觀點反映教育具有()。
A.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B.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
C.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 D.政治功能與經濟功能
19.李老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教育經驗,注重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很快成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后來又被選任為教學副校長。李老師的職位變動體現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社會變遷功能 D.社會流動功能
20.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是()。
A.教育的神話起源說 B.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C.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D.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21.我國用“烏反哺,羊跪乳”的故事勸誡人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是()的具體表現。
A.生物起源說 B.心理起源說 C.勞動起源說 D.教育起源說
22.教育的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認了()。
A.教育的科學屬性 B.教育的生產屬性
C.教育的社會屬性 D.教育的藝術屬性
23.教育的勞動起源理論的核心觀點是()。
A.教育起源于人類特有的生產勞動
B.教育起源于生物本能的沖動
C.教育起源于社會生活的需要
D.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中兒童對成人的模仿
24.教育有史以來,除()以外,都具有階級性的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現代教育
25.教育作為人類的特有現象,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其中關于原始社會的教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教育與社會生活、生產勞動緊密相連,沒有特定的教育場所和專職教育人員
B.教育內容簡單,方法單一
C.教育具有自發性、普及性、等級性
D.教育多以觀察模仿、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
26.下列描述能夠體現中國古代教育特點的是()。
A.教育與生產勞動緊密結合 B.教育與生產勞動嚴重脫離
C.教育與生產勞動逐步結合 D.教育與生產勞動若即若離
27.《學記》中說:“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這句話體現的我國古代教育的特點是()。
A.德智并重 B.官師合一 C.腦體分離 D.學在官府
28.關于我國古代教育,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春秋時期的私學很衰敗
B.稷下學宮由官家舉辦,私家主持
C.太學最早由隋朝設立
D.我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校是187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
29.奴隸社會的教育具有()。
A.平等性 B.階級性 C.生產性 D.民主性
30.我國奴隸社會“學在官府”的現象,體現的教育特點是()。
A.社會性 B.階級性 C.歷史性 D.永恒性
31.學校的出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世界上許多國家在進入()后出現了學校。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早期
32.禮、樂、射、御、書、數是我國()的教育內容。
A.現代社會 B.奴隸社會 C.原始社會 D.封建社會
33.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中國教育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學校教育制度是()。
A.國學 B.私學 C.太學 D.鄉學
34.我國唐朝中央官學的“六學二館”鮮明地體現了封建社會教育的()。
A.階段性 B.等級性 C.傳統性 D.壟斷性
35.“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是區別社會地位的標志。”這集中體現了古代教育的()。
A.階級性 B.等級性 C.刻板性 D.象征性
36.在中國古代社會中,被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的是()。
A.六藝 B.四書五經 C.論語 D.八股文
37.西周時期我國教育呈現的特點是()。
A.以僧為師 B.統一大學 C.官師合一 D.以法為教
38.古代西方教育中強調身心和諧發展的是()。
A.雅典教育 B.斯巴達教育 C.世俗教育 D.騎士教育
39.古代()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A.雅典 B.斯巴達 C.羅馬 D.印度
40.古代印度宗教權威至高無上,教育權控制在婆羅門教和()手中。
A.印度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基督教
41.“以僧為師”“以吏為師”是古代()教育的特征。
A.中國 B.埃及 C.希臘 D.羅馬
42.最早系統論述終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保羅·朗格朗 B.羅杰斯
C.培根 D.布魯納
43.“活到老,學到老”體現了現代教育的()。
A.未來性 B.終身性 C.多元性 D.全民性
44.“既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體現的教育特點是()。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終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45.中央有關部委開始著力解決課外輔導泛濫的問題,以求打破財富對教育資源配置的不良影響,促進教育權利的保障。這種做法體現了當代教育改革發展的()特點。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