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烏鄉薄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89790
- 條形碼:9787530689790 ; 978-7-5306-897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烏鄉薄暮 本書特色
本書中所寫的“烏鄉”實有其地,但在某種層面上,也可以理解為“烏有之鄉”——在這個時代,人們多么渴望找到一個無污染的精神“烏鄉”,讓心靈獲得片刻的寧靜與棲息,讓緊張的神經得到大自然的療愈,讓人類重返童年,撿拾起純真的樹葉與松果。在這個充滿自然野趣的“烏鄉”中,寄托了作者對生活素樸的希望與深厚的人文關懷。
烏鄉薄暮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近十年來專注于自然寫作實踐的一次集中梳理,也是其身赴東北森林和草原牧場進行深度考察的感受記錄。該書視野宏闊,知覺幽微,讀者會從撲面而來的松木清香和野趣橫生的細節中,找到神秘古怪的林間傳說和當下人與自然的深層哲學思考。倡導簡樸知性生活,從荒野的啟示中尋找人類的初衷與原意,避開都市喧囂,用詩人的目光和通靈語言多角度解讀世界,向讀者傳達溫暖、恒久與美善能量,在內心的偏遠野地開出一簇瘦弱的理想主義小花。
烏鄉薄暮烏鄉薄暮 前言
后 記
獻給消逝的事物
像一次命定的奇遇,十多年前的草原自駕游,因為途中尋找加油站,車子拐進一片茂密的森林,卻意外地成就了我與一個小鎮的神秘邂逅——眼前的物景令人疑惑,它陳舊的面貌讓我想起童年,扶方向盤的手忍不住微微顫抖,我仿佛穿行在夢境之中:低矮的木頭屋舍,河邊的大風車,清澈喧響的河水,河岸上雪白的羊群,以及大片堆放在路邊散發著清香的松木柴,高高樹枝上的鳥巢和盤旋的烏鴉,蜜蜂的嚶嚶聲和池塘邊的野花;鎮口的一座百年古廟還在,屋檐下的狗叫聲雨聲般淅瀝,混雜著慵懶的織機與紡車聲……周圍的一切包括空氣都是靜謐的,時間仿佛是一塊凝固的巨石,街上的人們邁動著遲緩悠然的步伐,面容安詳。我的腦海里蹦出一個字:慢。
烏鄉薄暮 相關資料
第一滴水
早晨,吃掉兩只昨晚從火爐上烤熟的土豆,準備搭一輛拉柴的貨車進山。
出門一仰臉,看見了太陽,但差不多就在同時,我感覺鼻尖上突然多出了一滴清涼的泉水。我將它沾到手指上,看到它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我當即認定,它不是我體內的分泌之物——汗水或淚水,而是一粒瞬間形成的透明顆粒,它仿佛受了神靈的派遣,來傳達春天降臨的消息。從最近的一條山谷里,響起一串布谷鳥的叫聲,飄出一陣淡藍色的霧嵐。
這讓我在整整一個上午都沒心思干活,在琢磨這春天的第一滴水是從哪里來的——發軔于大地還是天空,江河還是湖泊,鄉間的麥草垛還是舊屋檐下的一串冰錐,或者是白山頂上一片積雪萌生出的一個沖動的念頭。
昨天下午,我還看到磨坊的門被冰雪緊緊封住,我拿一把斧頭也沒能將其敲開,只好把準備磨碎的豆子原封不動地拿回家。我沾了一身冰雪的碎末,回家后默默地脫下棉襖,放到火爐旁邊烘烤了整整一個晚上,結果烤煳了半邊襖袖。
坐上車后,我問一位要去白山采野的人,河道里的冰是從什么時間開始融化的。他支吾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個令我滿意的答案。后來,他開始滔滔不絕地向我談論某一種山貨的價格。
一路上,沒有人知道我手里緊緊地攥著一滴水,我能感覺到它的存在。我知道只要我一松手,它就會變成一只鳥兒飛走,飛向群山。
而我的打算是把它放回河流之中。
……
烏鄉薄暮 作者簡介
周蓬樺,生于六十年代中期,山東聊城人。知名作家、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協散文創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山東省散文學會副會長。作品被收入百余種選本。獲豐子愷散文獎、中華鐵人文學獎、泰山文藝獎等多項獎勵。散文《霜降夜》被選入2024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著有散文集《風吹樹響》《大地谷倉》《沿著河流還鄉》《漿果的語言》等,長篇小說《野草莓》《遠去的孔明燈》,中短篇小說集《遙遠》等十余部。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