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樺樹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88823
- 條形碼:9787530688823 ; 978-7-5306-8882-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樺樹魚 本書特色
☆ 本書是冰心兒童文學圖書獎得主魏曉曦創作的一部紀實性兒童文學長篇小說,講述了孤兒小麥在伐木工友的悉心呵護下堅強成長的動人故事。 ☆ 一幅描繪小興安嶺林業的美麗畫卷,一部書寫國家建設與兒童頑強成長的勵志小說,一個純真年代中伐木工友悉心呵護孤兒的真情故事。引導孩子傳承建國時期人們的無私奉獻和奮斗拼搏的精神,感知赤誠善良與愛的力量。 ☆ 本書人物形象鮮活飽滿,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尤其是散文式的語言優美流暢,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文學素養。 ☆ 書中記錄了鄂倫春族的民俗和精神文化,以及拜山、伐樹、生產會戰等真正的林業工人當年的生活、生產全貌,拓寬孩子的視野和知識面。 ☆ 精美手繪插畫,帶來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仿佛走入小興安嶺的大山林海,能切身感受小興安嶺的林場生活和自然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麗與饋贈。 ☆ 版面疏朗,字體適中,方便閱讀,保護孩子視力;綠色印刷,安全環保,呵護孩子健康。
樺樹魚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以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工程第三師伐木建國為時代背景,以孤兒小麥與伐木工隊的生活為主線的現實主義題材長篇小說。書中呈現了人的命運與林的命運兩條線索,展現了孤兒小麥從孤獨到陽光堅強的內心成長之路,向兒童自我成長傳遞正能量;同時生動再現了拜山、伐樹、生產會戰等林業生產全貌,讓兒童了解建國初期的林業建造生活。作品描寫細膩,將美好寓于苦難之中,又于平凡中體現真情,生動刻畫了一群善良赤誠的伐木工人,書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描繪了一副美麗的小興安嶺林業畫卷,譜寫了一曲建設國家的悠悠贊歌。 在小興安嶺南麓,有一片廣袤的森林。它是歐亞大陸北方森林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數百千米,擁有亞洲面積*大的天然紅松原始林群落,是中國重點國有林區和林產工業基地。七十多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工程第三師賦予這片土地希望和大愛,譜寫了林區建設新篇章。在那段艱難的歲月里,孤兒小麥的命運被林場的伐木生活改變著,她踏上了溫暖幸福的旅程。這是一個女孩的成長記,更是一個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故事,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默默的奉獻與愛的詮釋……
樺樹魚 目錄
樺樹魚 相關資料
魏曉曦是一個深情的人,故鄉,童年,是她走不出的地圖,是一生的情感路。文學最值得為這樣的人存在,這樣的人最易于以文學的方式走出歸途如詩的行人腳步,地圖天空漫天大雪飄落的盡是美麗的晶瑩,她寧靜的語句、語氣也晶瑩!那不止是一個小女孩被愛收留和撫養的故事,文學故事寫得美了,也是我們以最虔誠的愛給了文學一丁點兒撫養,文學只有總被親近的心收留,文學才有最終的意義。她是可以長成一棵文學的紅松的,伊春那地方真是美得蒼勁也神秘。魏曉曦以文學為伊春獻了禮。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梅子涵這是一部構思巧妙、不落俗套的的優秀主題圖書。故事真誠、精致、詩意、浪漫,曲折、驚險、感人至深。藝術的真實是生命最本質的真實。從森林到大海,作者本人就是林海雪原走出來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家,因此,《樺樹魚》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記憶,也是對外公深沉的懷念,又是她人生經驗的淬煉,再加上縝密細致的調查研究,作品具有相當豐富的背景和細節,是通過兒童文學了解中國大東北,了解剛剛逝去的那個時代林海雪原深處那方土地上生生不息、熱情好客、團結奮進、堅韌頑強的各民族人民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領略森林深處自然環境里姿態各異靈動迷人的野生動植物的魅力“小百科”。——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執行委員會委員、IBBY原主席、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創始理事長 張明舟
樺樹魚 作者簡介
魏曉曦 ,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青島·琴島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曾榮獲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國家新聞出版署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冰心兒童文學圖書獎、泰山文藝獎等。部分作品被選入全國中小學課外閱讀指導書目和全國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推薦目錄。《相遇,白樺樹》《小螞蟻大國王》等二十余部作品被譯成英、韓、越南等語種在海外出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