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俄羅斯高等教育 歷史變遷與卓越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319937
- 條形碼:9787313319937 ; 978-7-313-31993-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俄羅斯高等教育 歷史變遷與卓越發展 本書特色
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盡管俄羅斯擁有可追溯到18世紀早期的學術傳統,其在蘇聯時期曾是主要的科學大國,并且如今擁有世界上*大的高等教育系統之一,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模式對俄羅斯聯邦之外的地區也頗具影響力,但俄羅斯大學的知名度不高,人們對其也不甚了解。本書為人們全面了解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和當今現實打開了一扇大門,也為介紹俄羅斯這個全球學術界中的重要參與者,作出了重要而有意義的貢獻。這是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首次全面分析,其在全球學術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迄今還未得到全面認可。
本書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分析可以為高等教育的比較研究提供一個新視角。在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統治時期,俄羅斯出現了**波現代化浪潮,通過向西歐國家取經,探尋現代化發展的模式,包括效仿法國和德國的先例創建大學,許多西方國家的教授也被吸引到這些新大學任教。因此,俄羅斯從一開始就是歐洲高等教育系統的一部分。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高等教育隨即被政治化,也不再受重視,教學與科研分離,科學院體系得到了加強。這一轉變對俄羅斯的大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它們只能專注于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政府重視科學事業,為的是發展核武器以及實現其他與建設世界強國相關的目標。蘇聯政府后來又將大學用于發展國家的軟實力,資助了大量位于東歐的蘇聯加盟國以及對蘇聯友好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學生到蘇聯大學學習。此外,“蘇聯高等教育模式”,包括科學院模式,被輸出到了蘇聯各加盟國以及中國、越南等國。在一些學科領域,蘇聯也取得了重大的科學成就。因此,要全面了解東歐國家、中國和越南的高等教育發展,考察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1991年蘇聯解體后,其高等教育深陷危機,失去了大量的國家財政支持,內部混亂,缺乏方向,并且大量教授和科研人員離開去往了他國。
然而,近幾十年來,俄羅斯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得到了國家更多的支持,并進行了幾次重大改革,俄羅斯又一次向國際社會探尋科學發展和大學變革的思路。俄羅斯正再次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界的一員。俄羅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對蘇聯國家的影響依然強大。
雖然俄羅斯高等教育起源于18世紀的歐洲,但它是少數幾個獨立發展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蘇聯時期。事實上,在某種意義上,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繁榮是在全球主流趨勢之外進行的。
在今天,俄羅斯面臨的挑戰仍然很嚴峻。蘇聯的官僚主義在俄羅斯大學依然明顯存在,政府的壓力依然左右著學術政策,學術自由有時還會受到限制,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資助依然不足,高等教育的質量總體還不高。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學術卓越計劃”(Academic Excellence Initiative,又稱“5-100計劃”,Project 5-100)向俄羅斯21所一流大學投資了30多億美元,對這21所大學以及其他大學都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本書作者庫茲米諾夫和優德科維奇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行了透徹的分析,為高等教育的比較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盡管俄羅斯擁有可追溯到18世紀早期的學術傳統,其在蘇聯時期曾是主要的科學大國,并且如今擁有世界上*大的高等教育系統之一,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模式對俄羅斯聯邦之外的地區也頗具影響力,但俄羅斯大學的知名度不高,人們對其也不甚了解。本書為人們全面了解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和當今現實打開了一扇大門,也為介紹俄羅斯這個全球學術界中的重要參與者,作出了重要而有意義的貢獻。這是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首次全面分析,其在全球學術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迄今還未得到全面認可。
本書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分析可以為高等教育的比較研究提供一個新視角。在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統治時期,俄羅斯出現了**波現代化浪潮,通過向西歐國家取經,探尋現代化發展的模式,包括效仿法國和德國的先例創建大學,許多西方國家的教授也被吸引到這些新大學任教。因此,俄羅斯從一開始就是歐洲高等教育系統的一部分。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高等教育隨即被政治化,也不再受重視,教學與科研分離,科學院體系得到了加強。這一轉變對俄羅斯的大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它們只能專注于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聯政府重視科學事業,為的是發展核武器以及實現其他與建設世界強國相關的目標。蘇聯政府后來又將大學用于發展國家的軟實力,資助了大量位于東歐的蘇聯加盟國以及對蘇聯友好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學生到蘇聯大學學習。此外,“蘇聯高等教育模式”,包括科學院模式,被輸出到了蘇聯各加盟國以及中國、越南等國。在一些學科領域,蘇聯也取得了重大的科學成就。因此,要全面了解東歐國家、中國和越南的高等教育發展,考察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1991年蘇聯解體后,其高等教育深陷危機,失去了大量的國家財政支持,內部混亂,缺乏方向,并且大量教授和科研人員離開去往了他國。
然而,近幾十年來,俄羅斯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得到了國家更多的支持,并進行了幾次重大改革,俄羅斯又一次向國際社會探尋科學發展和大學變革的思路。俄羅斯正再次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界的一員。俄羅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對蘇聯國家的影響依然強大。
雖然俄羅斯高等教育起源于18世紀的歐洲,但它是少數幾個獨立發展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蘇聯時期。事實上,在某種意義上,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繁榮是在全球主流趨勢之外進行的。
在今天,俄羅斯面臨的挑戰仍然很嚴峻。蘇聯的官僚主義在俄羅斯大學依然明顯存在,政府的壓力依然左右著學術政策,學術自由有時還會受到限制,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資助依然不足,高等教育的質量總體還不高。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學術卓越計劃”(Academic Excellence Initiative,又稱“5-100計劃”,Project 5-100)向俄羅斯21所一流大學投資了30多億美元,對這21所大學以及其他大學都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本書作者庫茲米諾夫和優德科維奇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行了透徹的分析,為高等教育的比較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菲利普·G.阿爾特巴赫(Philip G.Altbach)
美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國際高等教育中心研究教授、創始主任
【精彩書摘】
【媒體/名人推薦/精彩書評】
本書作者庫茲米諾夫和優德科維奇對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行了透徹的分析,為高等教育的比較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菲利普·G. 阿爾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美國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研究教授、創始主任
這是一部極具學術價值的重要著作,很難找到其他類似的作品。盡管我對這一主題已有相當多的了解,但在閱讀本書后,我收獲頗豐。庫茲米諾夫和優德科維奇兩位作者以統一的聲音,精心打造了這部內容豐富、文筆優雅且信息量巨大的著作。他們通過詳盡的分析和高超的寫作技巧,向我們揭示了許多此前未知的細節。本書將長期成為研究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基礎資料,無論以何種語言呈現,都將具有深遠的影響。
——羅蘭·R. 格雷厄姆(Loren R. Graham),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本書為高等教育、比較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政策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近期尚未有重要學術著作從歷史視角詳細探討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本書尤其適合俄羅斯以外的讀者,特別是相關領域的學者和從業人員,以及對深入了解俄羅斯高等教育復雜性有興趣的讀者。本書還有助于促進俄羅斯高等教育機構以及俄羅斯政府與外界的學術合作。
——弗朗西斯科·馬爾莫萊霍(Francisco Marmolejo),卡塔爾基金會高等教育主席
本書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百科全書式著作,其結構和內容都具有基礎性。兩位作者在描述俄羅斯高等教育演變的過程中,雖然運用了豐富的歷史數據,但并未局限于歷史視角。這部著作為學者和分析家提供了一個窗口,讓他們能夠通過事實和數據探索俄羅斯高等教育的全貌。
——伊薩克·弗魯明(Isak Froumin),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教授
俄羅斯高等教育 歷史變遷與卓越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和分析當代俄羅斯高等教育的著作。本書面向廣大讀者,介紹了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現狀、主要原則、運行邏輯以及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雅羅斯拉夫·庫茲米諾夫和瑪麗亞·優德科維奇兩位作者回顧了沙皇俄國的高等教育系統在整個19世紀的演變,并探討了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蘇聯解體及其后的大規模高等教育的發展。他們還分析了當代俄羅斯高等教育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治理模式及資源分配,同時也涉及大學的選拔機制、學術職業結構、科研組織及一流大學的卓越發展計劃。
本書作者提出了以下觀點:俄羅斯高等教育系統的發展與歐洲的經驗密切相連,且總體上經歷了一系列成功的(以及不甚成功的)教育實驗與創新。本書是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者以及俄羅斯歷史學者的**讀物。
俄羅斯高等教育 歷史變遷與卓越發展 作者簡介
雅羅斯拉夫·庫茲米諾夫(Yaroslav Kuzminov),俄羅斯經濟學家、社會知名人士,多項高等教育重要改革的共同發起者。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HSE University)的創始校長,現任該大學的學術指導。 瑪麗亞·優德科維奇(Maria Yudkevich),以色列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教育學院副教授,曾任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副校長兼制度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Studies)主任。比較高等教育領域的著名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學術職業,以及學術薪酬、大學排名、大學治理、學術流動和學術“近親繁殖”等主題。 譯/校者簡介:賈昕曈,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英國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碩士,專業方向為比較教育學。雅羅斯拉夫·庫茲米諾夫(Yaroslav Kuzminov),俄羅斯經濟學家、社會知名人士,多項高等教育重要改革的共同發起者。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HSE University)的創始校長,現任該大學的學術指導。 瑪麗亞·優德科維奇(Maria Yudkevich),以色列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教育學院副教授,曾任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副校長兼制度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Studies)主任。比較高等教育領域的著名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學術職業,以及學術薪酬、大學排名、大學治理、學術流動和學術“近親繁殖”等主題。 譯/校者簡介: 賈昕曈,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英國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碩士,專業方向為比較教育學。 王琪,上海交通大學兼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包括基于理論和比較視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生就業能力構建、全球化與教育發展。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