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后浪--父輩之罪:歷史記憶與德國的轉型正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7084
- 條形碼:9787513947084 ; 978-7-5139-4708-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浪--父輩之罪:歷史記憶與德國的轉型正義 本書特色
★ 冷戰背景下的兩德“贖罪”競賽,道德凝視下的美國“古今”對比
二戰后,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儼然在清算納粹罪行方面發起了一場競賽,并將其視作東西方意識形態對抗的一部分。這給德國的轉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盡管德國人在清算納粹罪行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但當今德國新納粹思潮的涌動和德國選擇黨的崛起是否意味著往日的悲劇還會重演?一個多世紀前美國黑人遭受的不公對待,如今是否已然轉入地下,變成方方面面的隱性歧視?奧巴馬和特朗普的先后當選,是否意味著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成果即將得而復失?對于這些問題,你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 一場屠殺和一起謀殺,折射出西方世界“清算歷史”工作的進展與不足
對德國人來說,父輩的一大罪行是納粹對歐洲猶太人和斯拉夫人的大規模屠殺;對美國南方人來說,父輩的一大罪行是美國白人對黑人的奴役、種族隔離和私刑謀殺。為何德國人能夠花費幾十年,艱難地擺脫戰爭受害者心態,勇于為父輩贖罪?為何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近一個世紀后,美國南方仍會發生埃米特·蒂爾謀殺案這樣惡劣的私刑案件?本書既講述德國如何清算歷史,也講述美國如何追求公平正義。在更廣泛的層面,作者希望通過這些案例,為全世界的轉型正義提供參考。
★ 作為白人女性生活在美國南方,與作為猶太人生活在德國柏林,會有怎樣不同的體驗
本書作者蘇珊·奈曼生于美國南方,在那里,白人種族主義者往往以保護女性的名義迫害黑人,身為白人女性的奈曼于是被迫成了“加害者”群體的一員,盡管她從未傷害任何黑人。奈曼又曾在德國柏林學習和生活,在那里,身為猶太人的她又被視為“受害者”群體的一員,盡管她的家族沒有任何人進過集中營。
然而正是這種恰當的距離,使奈曼既可以冷靜理性地還原真實的歷史記憶,又能近距離觀察歷史罪行給各個群體造成的心理創傷。豐富的經歷使她得以接觸到各個族群,走進發生歷史事件的現場。
作者身為羅爾斯弟子、知名哲學家,在本書中將道德哲學、政治哲學應用于當下,熔親身經歷、實地探訪、哲學思辨于一爐,從“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雙重身份出發,多視角觀察西方歷史上的罪惡及其留下的創傷,剖析人們在面對集體罪責時經歷的復雜心路。
★ “后記”部分獨家收錄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來作者針對德國國內種族問題的兩篇評論文章★ 冷戰背景下的兩德“贖罪”競賽,道德凝視下的美國“古今”對比
二戰后,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儼然在清算納粹罪行方面發起了一場競賽,并將其視作東西方意識形態對抗的一部分。這給德國的轉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盡管德國人在清算納粹罪行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但當今德國新納粹思潮的涌動和德國選擇黨的崛起是否意味著往日的悲劇還會重演?一個多世紀前美國黑人遭受的不公對待,如今是否已然轉入地下,變成方方面面的隱性歧視?奧巴馬和特朗普的先后當選,是否意味著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成果即將得而復失?對于這些問題,你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 一場屠殺和一起謀殺,折射出西方世界“清算歷史”工作的進展與不足
對德國人來說,父輩的一大罪行是納粹對歐洲猶太人和斯拉夫人的大規模屠殺;對美國南方人來說,父輩的一大罪行是美國白人對黑人的奴役、種族隔離和私刑謀殺。為何德國人能夠花費幾十年,艱難地擺脫戰爭受害者心態,勇于為父輩贖罪?為何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近一個世紀后,美國南方仍會發生埃米特·蒂爾謀殺案這樣惡劣的私刑案件?本書既講述德國如何清算歷史,也講述美國如何追求公平正義。在更廣泛的層面,作者希望通過這些案例,為全世界的轉型正義提供參考。
★ 作為白人女性生活在美國南方,與作為猶太人生活在德國柏林,會有怎樣不同的體驗
本書作者蘇珊·奈曼生于美國南方,在那里,白人種族主義者往往以保護女性的名義迫害黑人,身為白人女性的奈曼于是被迫成了“加害者”群體的一員,盡管她從未傷害任何黑人。奈曼又曾在德國柏林學習和生活,在那里,身為猶太人的她又被視為“受害者”群體的一員,盡管她的家族沒有任何人進過集中營。
然而正是這種恰當的距離,使奈曼既可以冷靜理性地還原真實的歷史記憶,又能近距離觀察歷史罪行給各個群體造成的心理創傷。豐富的經歷使她得以接觸到各個族群,走進發生歷史事件的現場。
作者身為羅爾斯弟子、知名哲學家,在本書中將道德哲學、政治哲學應用于當下,熔親身經歷、實地探訪、哲學思辨于一爐,從“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雙重身份出發,多視角觀察西方歷史上的罪惡及其留下的創傷,剖析人們在面對集體罪責時經歷的復雜心路。
★ “后記”部分獨家收錄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來作者針對德國國內種族問題的兩篇評論文章
隨著中東戰事再起,德國人的立場備受關注:對德國人來說,今天以色列在戰爭中的任何行為都不容置疑嗎?對以色列的任何批評都是反猶主義嗎?為了不被認為反猶,德國人又做了哪些極端的事,從而讓奈曼認為德國已經站在了瘋狂的邊緣?“清算歷史”是否已然過頭?它究竟是追求公平正義的手段,還是爭奪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工具?作者根據對德國社會的*新觀察,在兩篇后記中回應了這些問題。
后浪--父輩之罪:歷史記憶與德國的轉型正義 內容簡介
一個國家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自身歷史上那些令人痛苦的記憶?人們該以怎樣的行動回應自己父輩的罪惡?在種族對立與種族和解之間,在篡改與銘記之間,未來的人們將如何選擇?本書作者蘇珊·奈曼以德國人和美國人在這些問題上的做法為例,為西方世界對待自身現代歷史中的罪過提供了一個嶄新而又不可或缺的視角。從這一視角出發,作者將哲學反思、個人經歷和大量采訪結合在了一起,為這些問題提供了她的答案。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部分討論了猶太人大屠殺和第三帝國的種族主義在今天的思想殘余,還討論了東德和西德清算納粹歷史的種種做法的差異。第二部分將視角轉向了美國南方,圍繞埃米特·蒂爾謀殺案等著名的種族謀殺案展開,覆蓋了南北戰爭之前美國奴隸制的狀況、這場戰爭的起因、戰后美國黑人的生存狀況、20世紀的黑人民權運動、奧巴馬和特朗普的先后當選折射出的當代美國人的心態變化,還討論了眾多公益機構為爭取民權、開啟民智所做的種種努力。第三部分將德國人和美國人應對自身歷史罪責的做法進行了比較,圍繞著它們各自的歷史記憶、紀念建筑、賠款問題、族群關系和移民政策等做了深入的探討,并試圖在此基礎上回答“我們該怎么做”這個核心問題。
后浪--父輩之罪:歷史記憶與德國的轉型正義 目錄
后浪--父輩之罪:歷史記憶與德國的轉型正義 相關資料
本書講述了許多關于個人和社區處理種族暴力遺留問題的故事,確定了解決過去和現在的問題的建設性步驟,能夠讓我們創造一個不同的未來。——瑪莎·米諾,哈佛大學法學院前院長 這本書將有關美國種族主義的討論與有關德國納粹主義的反思進行了富有啟發性的、引人入勝的、令人不安的對比。這是一部感人的、深刻的、重要的著作。——蘭德爾·肯尼迪,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 《父輩之罪》將宏大的思想和驚人的細節結合在了一起。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道德沉思錄,講述了發生在后第三帝國時代的德國與后種族隔離時代的美國南方的大規模集體犯罪和贖罪的種種做法。蘇珊·奈曼是一位公民哲學家,她從不回避棘手的話題。她以高雅的筆觸、過人的智慧和作為旅居德國的美國南方猶太人的獨特經歷,創作出了一部細致入微的良知之作。這本書在今天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后浪--父輩之罪:歷史記憶與德國的轉型正義 作者簡介
蘇珊·奈曼(Susan Neiman),道德哲學家、文化評論家和散文家,波茨坦愛因斯坦論壇負責人,2014年斯賓諾莎獎獲得者。她是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受業于羅爾斯,先后在耶魯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擔任哲學教授,為美國、德國和英國的多家媒體撰寫文化政治評論。奈曼的寫作主題涉及啟蒙運動、道德哲學、形而上學和當代政治等,她的著作包括《為什么長大》(Why Grow Up?)、《現代思想中的惡》(Evil in Modern Thought)、《道德明晰》(Moral Clarity)、《理性的統一》(The Unity of Reason)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