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氣候與帝國想象:哈布斯堡科學家如何跨尺度丈量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70308
- 條形碼:9787521770308 ; 978-7-5217-7030-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氣候與帝國想象:哈布斯堡科學家如何跨尺度丈量世界 本書特色
一、榮獲科學史學界的重要獎項輝瑞獎(2019年)
二、氣候科學史重要作品
20世紀科學家描繪了不同尺度的氣候學相互作用的圖景,其成果至今仍是氣候模型的基礎。本書比較全面地梳理了氣候科學的起源與發展,細數十幾位科學家的生平,追蹤他們的事業軌跡如何相遇、相交。作者結合大量學術資料及未公開文獻,揭示了19-20世紀氣候科學如何誕生并發展成為奧匈帝國乃至全球的中心學科,及其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
三、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結合
本書一方面以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的形成與衰落為背景書寫現代氣候科學的起源和發展,另一方面從科學進程的角度重新書寫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后一百多年的歷史,闡述了哈布斯堡王朝鮮為人知的一面,是一部精彩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的作品。作者讓我們驚訝地看到,氣候科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也可以與政治緊密相連,甚至可以成為維護國家穩定的重要工具。
四、一個重要的概念——關于尺度的討論
尺度是現代氣象學起源的關鍵性概念,包括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同時尺度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角度,影響我們看待世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本書講述了在氣候科學發展之初,科學家如何定義和處理尺度的問題,并提示我們尺度縮放在未來的氣候研究乃至人類世研究中非常重要。
五、呼吁科學多元主義
書中講述了帝國-王國科學機構如何激發科學國際主義,讓更多的科學家超越地理邊界加入到跨國科學研究項目中,也激發了我們對氣候科學發展的警惕和反思。氣候變化對不同國家、族群帶來的影響各不相同,使得各自對氣候治理的需求也有差異。本書提醒我們,氣候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全球性系統,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全球性的。正如帝國-王國科學機構所那樣,在應對氣候危機的問題上,相比于“統一”,我們更應該關注“多元”與“和諧”。
氣候與帝國想象:哈布斯堡科學家如何跨尺度丈量世界 內容簡介
氣候是一個充滿變化的復雜系統,跨越時間尺度、空間尺度:不知何處而來的一陣微風吹得書頁沙沙作響,可能隱隱預示沿海風暴將至;太陽能使赤道地區的空氣升溫上行,進而攪動半球氣流,產生小型渦旋,又生成更小的旋風……今天的動力氣候學讓我們可以整合尺度迥異的現象,通過研究小到分子、大到星球的不同時空尺度內現象的互動,預測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這種思維方式源起于何時? 在耶魯大學科學史家德博拉·庫恩看來,一切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中歐。面對席卷歐洲的民族主義浪潮,語言多樣、文化多元的哈布斯堡帝國亟須保持內部和諧與統一的方法。從維也納到布達佩斯,從布拉格到的里雅斯特,各地的科學家在多樣的植物、水文、溫度、氣壓、降水中尋找統一。在地方與帝國、局部與整體之間,他們整合尺度迥異的現象,構建出現代科學的新語言來描述與想象帝國,F代氣候科學在這個獨特多元帝國的動蕩之中應運而生,全球氣候的概念隨之興起。 借助字跡難辨的日記、信件,乏人問津的古舊檔案,庫恩再現了氣候知識背后的感性、激情與政治,重寫了氣候科學與哈布斯堡帝國的故事。這段跨尺度、多因果探究世界的歷史圍繞氣候展開,政治與科學在其中交織,它延續至今,也指向未來。
氣候與帝國想象:哈布斯堡科學家如何跨尺度丈量世界 相關資料
尺度也稱標度,地理、地質、物理、歷史、景觀、信號分析等都涉及“變焦觀察”時,由于尺度變化對象展示不同或相似景象的問題?绯叨染褪强鐚哟,“還原”和“突現”是方向不同的過程。科學史家D.R.庫恩詳細探討氣候科學史中的“尺度辯證法”,角度特別,說理透徹,給人以啟發。——劉華杰,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教授——蔣澈,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選擇》雜志歷史學家喜歡說,科學植根于特定的時空背景。對此,庫恩提供了明確的證明……氣候學誕生于政治和政策的背景下,在發展過程中也從未遠離政治和政策,在今天討論氣候科學的影響時,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研究。——《自然》雜志——彼得·M. 賈德森(Pieter M. Judson)
氣候與帝國想象:哈布斯堡科學家如何跨尺度丈量世界 作者簡介
德博拉·R.庫恩(Deborah R. Coen) ·耶魯大學科學史教授、科學與醫學史項目主任·哈佛大學研究員協會研究員·主要研究現代物理和環境科學,中歐思想與文化史·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劍橋大學歷史和科學哲學碩士·著有《地震觀察者》《維也納的動蕩時代》等,均獲得科學史與中歐研究等相關獎項。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