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76119
- 條形碼:9787302676119 ; 978-7-302-67611-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第2版) 本書特色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光刻工藝是集成電路制造業核心工藝技術之一,在集成電路的諸多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書以光刻工藝為主線,將光刻設備、光刻材料、光刻成像的理論計算、光刻工藝中各種建模思想和推導、芯片制造的技術發展要求,以及對光刻工藝各項參數的要求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讀者展現一個整體的圖景。本書是一部極具深度和廣度的光刻工藝技術著作,覆蓋多學科領域,體系結構完整,內容系統全面,數據資料翔實,論述嚴謹,可讀性強。本書的出版將幫助讀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光刻技術,推動光刻技術各領域的交流和協同,促進人才培養、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伍強博士等作者是隨著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成長起來的資深光刻技術專家,不僅有深厚的學術根基,還有豐富的產業經驗,他們帶領的團隊多年來在國內外多家頂級公司一線工作,掌握了業界領先的制造工藝。他們處理實際問題的經驗以及從產業出發的獨特技術視角,將給讀者帶來啟發和幫助。本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緊跟國際技術前沿,不斷更新和完善內容。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第2版) 內容簡介
"為了應對我國在集成電路領域,尤其是光刻技術方面嚴重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局面,破解光刻制造設備、材料和光學鄰近效應修正軟件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的困境,作為從事光刻工藝研發近 20 年的資深研發人員,作者肩負著協助光刻設備、材料和軟件等產業鏈共同研發和發展的責任,將為了應對我國在集成電路領域,尤其是光刻技術方面嚴重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局面,擺脫光刻制造設備、材料和光學鄰近效應修正軟件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的困境,作為從事光刻工藝研發近20年的資深研發人員,作者肩負著協助光刻設備、材料和軟件等產業鏈共同研發和發展的責任,將近20年的學習成果和研發經驗匯編成書,建立聯系我國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發和制造,設備、材料和軟件的研發,以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科學技術研究、人才培養的一座橋梁。 本書以光刻工藝為主線,將光刻設備、光刻材料、光刻成像的理論計算、光刻工藝中各種建 模思想和推導、芯片制造的技術發展要求以及對光刻工藝各項參數的要求緊密、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給讀者一個整體的圖景。本書可供光刻技術領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大專院校的教師和學生、集成電路工廠的工程技術人員等參考。"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第2版) 目錄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第2版) 作者簡介
伍強,復旦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3年于復旦大學獲物理學學士學位,1999年于耶魯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后就職于IBM公司,擔任半導體集成電路光刻工藝研發工程師,在研發65nm邏輯光刻工藝時,在世界上首次通過建模精確地測量了光刻工藝的重要參數:等效光酸擴散長度。2004年回國,先后擔任光刻工藝研發主管、光刻設備應用部主管,就職于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荷蘭阿斯麥(ASML)光刻設備制造(中國)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新技術研發(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和復旦大學。先后研發或帶領團隊研發0.18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14nm、10nm、7nm等邏輯光刻工藝技術和0.11μm 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光刻工藝技術,帶領設備應用部團隊將193nm浸沒式光刻機成功引入中國。截至2023年8月,個人共獲得110項專利授權,其中40項美國專利,發表光刻技術論文79篇。擔任國家“02”重大專項光刻機工程指揮部專家,入選“2018年度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計劃,2007-2009年擔任ISTC(國際半導體技術大會)光刻分會主席。2010-2023年擔任CSTIC(中國國際半導體技術大會)光刻分會副主席。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