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錢塘江工程科學家群體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024352
- 條形碼:9787571024352 ; 978-7-5710-2435-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錢塘江工程科學家群體傳 本書特色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是根據國務院批復,中國科協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集中展現我國老科學家學術脈絡和人生經歷的人物傳記叢書,具有客觀、真實、全面的特點。本書為“采集工程叢書”中的一部,也是一部罕見之作,悉心輯錄了國內水利工程科學專家群體一系列豐富多彩、意蘊深長的故事,猶如一幅幅細膩的歷史畫卷,展現了他們卓越的貢獻與不凡的歷程。 錢塘江,作為中國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以其氣勢恢宏、變化萬千的涌潮景觀聞名于世。然而,錢塘江潮強流急,江道多變,治理難度極大,海塘雖屢建亦屢毀,其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近百年來,無數水利科技工作者傾注畢生心血于錢塘江的治理工程,旨在興利除害。伴隨近現代水利科技的發展,受過專業訓練的水利科技工作者不再滿足于被動修筑海塘這一防御措施,面對多變的江道、持續發生的坍江險情,他們多方探求治江之策,形成了多個治江方案。1949年以來,以戴澤為代表的**代技術專家創造性地提出“治江結合圍墾,圍墾服務治江”的治理方略;以韓曾萃為代表的第二代技術專家,科學確定了錢塘江治理工程的“治導線”,大大加快了錢塘江治理進程,并有效解決了杭州百姓吃咸水、秦山核電站取水口設置、杭州灣排污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以潘存鴻為代表的第三代技術專家,則致力于自然涌潮機理研究,成功編譯涌潮數值模擬軟件,使得錢塘江涌潮的計算和預測更加精確…… 錢塘江治理工程凝聚了數代水利人的智慧。他們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實踐,為錢塘江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支持。江河安瀾,民安國興。這些為治水工程傾注心血、默默奉獻的一線科技人員,他們的功績應該被永遠銘記。
錢塘江工程科學家群體傳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事實為基礎,整體篇章布局以時間為縱軸,同時兼顧親歷者所處工作崗位,通過一系列深入而細致的口述訪談,從不同崗位親歷者視角講述錢塘江防治故事,全面系統還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治江過程和歷史全貌。全書主要分為五個篇章:**篇章為“摸索中前行多方案探尋”,主要介紹20世紀40-70年代參與和主導治江工程開展的技術專家對工程建設規劃的回憶與講述;第二篇章為“防治結合開拓創新”,主要介紹20世紀80-90年代技術專家主導下的治江工程,及由此衍生的社會服務功能的提升;第三篇章為“技術應用始建一線施工建設”,主要介紹參與一線工程施工的技術專家親歷的治江故事;第四篇章為“探尋自然奧妙解碼自然涌潮”,主要介紹21世紀以來錢塘江治理和科研工作的新進展;第五篇章為“科研與管理繼承與開拓”,主要介紹浙江省水利廳、錢塘江海塘管理局和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多位領導者所親歷的錢塘江治理工程及由此所帶來的單位發展與改革轉型契機。
錢塘江工程科學家群體傳 目錄
錢塘江工程科學家群體傳 作者簡介
李海靜,博士,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水文化研究院教授,水文化研究員,主要從事水利史、水文化、中西水利科技交流研究,師從石云里、汪前進。2018年獲李氏基金資助成為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李氏學人,赴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訪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