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達州重點藥用植物圖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712661
- 條形碼:9787572712661 ; 978-7-5727-1266-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達州重點藥用植物圖鑒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新成果, 整理、參考四川省達州市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資料和達州市各區、縣、市提供的中藥資源名錄等資料編著而成。該書共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一部中收載的重點藥用植物224種。中藥資源是國家的戰略資源, 是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達州重點藥用植物圖鑒達州重點藥用植物圖鑒 前言
總 序四川省達州市,地處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歷史源遠 流長,有近5000年的考古史、2300余年的建制史,從商到秦漢就是巴人活動的中心 地帶,與中原文化交相輝映,又稱“巴人故里”。4億年前泥盆紀海侵,隆起橫亙的 大巴山,成為三世紀冰川南下的“物種避難所”,保留著較為完整和原始的自然生態 系統,棲息、孕育、分化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素有“秦巴藥庫”之稱。“秦巴無閑草,遍地皆靈藥”!侗静萁浗庖泛蜌v代地方志均有記載藥用資源, *新普查2103種,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80萬畝①、品種89個,規模5000畝以上 的中藥材種植基地16個,烏梅、天麻、淫羊藿等大宗品種30多個。如達川的烏梅、白芷; 宣漢的黃連、淫羊藿、黨參、厚樸;萬源的天麻、杜仲、黃柏;渠縣的白芍、百合; 大竹的百部;開江的銀杏葉……建成烏梅、厚樸等39個現代中藥科技產業、道地中 藥材種植基地。“達川烏梅”被評為全國十大優異農作物種質資源,萬源成為國家中 藥材可追溯系統試點縣。20世紀50年代,達州收集整理民間中醫藥偏方驗方多達5000個,匯聚了巴人 4000多年的智慧結晶。近代巴渠杏壇人才濟濟,中醫內科伍佰倫、周道成、余丹成、 唐科香、覃義昌,兒科龍先明,骨科譚云成、龔益齋……至今有省市名中醫61人、中 醫藥高層次人才480人,名方驗方不勝枚舉。近年來,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在全國率先單獨設置政府組成部 門——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全力推進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三位一體”高質量發 展和中醫藥強市建設,潛心挖掘本土中醫藥資源寶藏,組織編撰《達醫達藥濟天下叢書》, 賦能傳承創新,濃郁杏林春暖。①1畝≈666.7m²。如今叢書付梓,邀我寫序,樣書初讀,感慨萬千。既有陳福安老先生耄耋之年仍嘔 心瀝血親自主筆《疑難雜病證治寶鑒》,也有陳鐵柱等青年砥柱厚樸行醫、心存遠志編 撰《達州中藥資源志要》《達州重點藥用植物圖鑒》,資源薈萃,經驗寶鑒,達醫達藥, 薪火相傳,是目前全面闡述達州中醫藥資源的一套專著,對于服務百姓健康、促進達州 中醫藥發展必有借鑒、傳承和資政作用。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堅信《達醫達藥濟天下叢書》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中, 一定會歷久彌新、賡續輝煌!誠為記。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院長2023年6月28日于成都前 言地處秦巴山脈生態系統核心區的四川省達州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素有“動植 物基因庫”和“秦巴藥庫”之稱。201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作為四川省中藥資源普查技術牽頭單位, 組織四川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參與了達州市的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普查組在野外調查中跋山涉 水、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經過艱苦的努力,取得了詳細的物種照片、標本等資料,共采集標本 15000多份,鑒定人員主要有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舒光明研究員、周毅研究員、鐘廷瑜副研究員、 周先建副研究員、王化東副教授等。根據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成果,達州市共有中藥資源 2103種,其中藥用植物1632種,有大宗品種30多個,達川烏梅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種,宣漢 黃連、黨參、木香、厚樸等品種量大質優,萬源“三木藥材”、太白貝母(萼貝)、皮窩桔梗和 渠縣白芍、白芷、百合等大宗藥材品種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2022年12月,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受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委托,組織團隊編寫《達州重點藥 用植物圖鑒》等書。本書共記載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一部》(2020年版)的重點藥用植 物224種,占全省重點藥用植物的58.3%,首次全面介紹了重點藥用植物資源概況,包括植物名、 藥材名、植物照片、藥材照片、生長環境、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產地、生境及藥用價值等。本書 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既可方便查閱達州市各地的藥用植物分布狀況, 又可為實現中藥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對于廣大中醫藥科研和管理人 員、中藥開發技術人員、環境保護管理者及政府決策部門實為一本好的參考書和工具書。本書的編寫工作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GZY-KJS-2018-004)、2017年中醫藥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財社〔2017〕66號)、2018年 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財社〔2018〕43號)、2019年醫療服務與保 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部分)“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財社〔2019〕 39號)等普查項目的支持,同時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項目(舒 光明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若有遺漏之處,希望廣大中藥資源工作者能夠提供更詳實的資料和信息, 以便我們再版之時修訂完善。編者
達州重點藥用植物圖鑒 目錄
艾 1凹葉厚樸 1羧英 2白 花 前 胡 3白及 3白蠟樹 4白 茅 5白 木 通 6白 屈 菜 6白 術 7白 薇 8半邊蓮 8半 夏 9半 枝 蓮 10薄 荷 11柴 胡 12蓖 麻 12篇 蓄 13蒼耳 14草珊瑚 15側柏 15常山 16車前 17赤小豆 18川黨參 18黃皮樹 19川 楝 20川 芎 21川續斷 21垂 盆 草 22垂序商陸 23刺 兒 菜 24對葉百部 25大豆 25大血藤 26丹 參 27淡竹葉 28黨參 28燈籠草 29燈心草 30地膚 31吊石苣苔 31東方香蒲 32冬 葵 33獨角蓮 33杜 鵑 蘭 34杜 仲 35多花黃精 36番紅花 36翻白草 37防風 38風輪菜 38楓香樹 39鳳仙花 40佛手 41杠板歸 42鉤 藤 42枸杞 43構樹 44瓜子金 45貫葉金絲桃 45光葉羧莫 46過 路 黃 47海金沙 48杭白芷 48合 歡 49何首烏 50紅花龍膽 50紅 蓼 51厚 樸 52胡桃 52槲 蕨 53虎 杖 54花 椒 55華鉤藤 55華 細 辛 56華中五味子 56槐 57黃 獨 58黃花蒿 58黃 連 59灰氈毛忍冬 60茴 香 60活 血 丹 61雞冠花 62積雪草 63載菜 63薊 64箭葉淫羊藿 65姜 黃 66金瘡小草 67金 蕎 麥 67金櫻子 68裂葉荊芥 69韭菜 70桔 梗 70菊 71橘 72卷 丹 73苦 參 74苦 木 74栝 樓 75闊葉十大功勞 76辣 椒 77鱧腸 77連 翹 78蓮 79楝 80凌霄 80龍芽草 81廬山石韋 82蘿 卜 83馬鞭草 84馬齒莧 85馬尾松 86麥 冬 86麥藍菜 87毛葉地瓜兒苗 88茅蒼術 89梅 90密蒙花 91牡 丹 92牡荊 92木鱉 93木芙蓉 94木香 95擬豪豬刺 96牛 蒡 97牛 膝 97女貞 98枇杷 99蒲公英 100普通鹿蹄草 101七葉一枝花 102漆樹 103千里光 103青麩楊 104青莢葉 105青牛膽 106青箱 107苘麻 108忍 冬 108柔毛路邊青 109柔毛淫羊藿 110三白草 111三葉木通 112桑 113莎草(香附子) 114山楂 115山 茱 萸 116商 陸 117芍 藥 118射 干 118石 菖 蒲 119石 榴 120石 松 121石 韋 121柿 122薯 蕷 123雙邊栝樓 124酸 橙 125酸 漿 126碎米椏 127太白貝母 127天 冬 128天葵 129天麻 129天南星 130貼梗海棠 131通脫木 132光葉羧莫 133威靈仙 134烏頭 135巫山淫羊藿 136吳 茱 萸 136武當玉蘭 137豨 益 138喜馬山旌節花(西域旌節花) 139細葉十大功勞(十大功勞) 140夏 枯 草 140仙 茅 142腺梗豨益 142小根蒜 143小木通 144杏 144繡球藤 145續隨子 146玄 參 146鴨跖草 147鹽膚木 148藥用大黃 149野 葛 150野胡蘿卜 151野菊 151野老鸛草 152異葉天南星 153益 母 草 153薏米 155陰行草 156茵陳蒿 157銀 杏 158有柄石韋 159柚 160玉竹 161鳶 尾 161圓葉牽牛 162月季花 163棗 164皂莢 165東方澤瀉 166樟 167梔 子 168蜘蛛香 169中國旌節花 169重齒毛當歸 170紫花地丁 171紫 金 牛 172紫 其 173紫 蘇 174棕櫚 175
達州重點藥用植物圖鑒 作者簡介
陳鐵柱,研究員,就職于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長期致力于中藥資源學等方面的工作,主持并完成廳(局)級及以上中醫藥研究項目8項;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排名均為第一;授權專利15件,其中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9件、澳大利亞革新專利1件;入選“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全國中藥特色傳承人培訓項目、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培訓項目等 4 項國家級人才計劃;獲得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科技系統先進個人等7個榮譽稱號;發表論文 50 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JCR Q1區1篇、JCR Q2區2篇,JCR Q3區1篇,中醫藥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6篇;出版專著8本,制定標準5項。周先建,副研究員,就職于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主要從事中藥資源與保護、鑒定、育種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六批老中醫藥學專家學術經驗工作繼承人、四川省中藥資源普查辦公室技術專家。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4項,局級項目1項。主研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8項。負責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獲得四川省科技進部3等獎3項,排名第3、第4和第5。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編寫著作6部,主編1部。制定標準5項,3項排名第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