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70950
- 條形碼:9787117370950 ; 978-7-117-37095-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本書特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護理類專業規劃教材;第5版全國統編教材
中醫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內容簡介
此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高等職業教育專科護理類專業規劃教材之一。本教材分為中醫基礎理論、診法與辨證、體質辨識與養生護理、用藥護理、常用中醫護理技術五大模塊。根據培養目標確定內容的深淺難易和文字的詳略。理論知識體現“必需、夠用”,為學生上崗后開展中醫養生護理、用藥護理、專科技術護理提供理論支撐,滿足學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需要。針灸推拿等護理技術部分體現實用性,重點介紹各種護理技術操作方法,讓學生能夠學到一技之長。具體內容包括緒論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及基本特點,**章陰陽五行學說,第二章藏象,第三章經絡,第四章病因病機,第五章診法,第六章辨證,第七章體質辨識與養生,第八章治則,第九章藥物療法與護理,第十章針灸療法與護理,第十一章常用中醫護理技術。
中醫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目錄
緒論/1一、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1二、中醫護理學基本特點/4**章陰陽五行學說/7**節陰陽學說/7一、陰陽的基本概念/7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8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9第二節五行學說/10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0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11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13第二章藏象/15**節臟腑/15緒論/1一、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1二、中醫護理學基本特點/4**章陰陽五行學說/7**節陰陽學說/7一、陰陽的基本概念/7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8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9第二節五行學說/10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0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11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13第二章藏象/15**節臟腑/15一、五臟/16二、六腑/23三、臟腑之間的關系/26第二節氣、血、津液/30一、氣/30二、血/32三、津液/33四、氣、血、津液的相互關系/34第三章經絡/36**節經絡系統的組成/36第二節十二經脈/37一、名稱及分類/37二、分布循行規律/38第三節奇經八脈/38一、督脈/39二、任脈/39三、沖脈/39四、帶脈/39第四節經絡的生理功能及應用/39一、經絡的生理功能/39二、經絡學說的應用/40第四章病因病機/41**節病因/41一、外感致病因素/41二、內傷致病因素/45三、病理產物致病因素/47四、其他病因/48第二節病機/49一、邪正盛衰/49二、陰陽失調/51第五章診法/54**節望診/54一、望全身情況/54二、望局部情況/56三、望舌/57四、望排泄物/58五、望小兒指紋/59第二節聞診/59一、聽聲音/59二、嗅氣味/60第三節問診/60一、問寒熱/61二、問汗/61三、問疼痛/62四、問睡眠/63五、問飲食口味/63六、問二便/63七、問經帶/64八、問小兒/64第四節切診/64一、脈診/65二、按診/66第六章辨證/68**節八綱辨證/68一、表里辨證/68二、寒熱辨證/69三、虛實辨證/70四、陰陽辨證/70第二節臟腑辨證/71一、心與小腸病/71二、肺與大腸病/72三、脾與胃病/73四、肝與膽病/75五、腎與膀胱病/76六、臟腑兼病/77第七章中醫養生與體質調養/79**節養生原則與方法/79一、養生的基本原則/79二、主要養生方法/80第二節體質辨識與調養/82一、平和質辨識與調養/82二、氣虛質辨識與調養/83三、陽虛質辨識與調養/83四、陰虛質辨識與調養/83五、痰濕質辨識與調養/84六、濕熱質辨識與調養/84七、血瘀質辨識與調養/85八、氣郁質辨識與調養/85九、特稟質辨識與調養/85第八章治則/87**節治病求本/87一、治標與治本/87二、正治與反治/88第二節扶正祛邪/89一、扶正/89二、祛邪/89三、先攻后補/89四、先補后攻/89五、攻補兼施/89第三節調整陰陽/89一、損其有余/90二、補其不足/90第四節因時、因地、因人制宜/90一、因時制宜/90二、因地制宜/90三、因人制宜/90第九章藥物療法與護理/92**節中藥/92一、中藥基本常識/92二、常用中藥/94第二節方劑/105一、方劑基本常識/105二、常用方劑/107第三節中藥煎服法與護理/112一、中藥煎煮法/112二、中藥給藥規則/113三、藥物內服法的護理/114四、藥物外治法的護理/116第十章針灸療法與護理/118**節腧穴常識/118一、腧穴的分類/118二、腧穴的作用/119三、腧穴的定位方法/119第二節經脈循行與常用腧穴/122一、十四經脈概述/122二、常用腧穴/129第三節針刺法/134一、毫針刺法/134二、電針法/139三、皮內針法/140四、水針法/141五、皮膚針法/141六、耳針法/142第四節灸法/145一、工具/145二、操作方法/145三、適用范圍/148四、注意事項/148第十一章常用中醫護理技術/149**節推拿療法與護理/149一、常用推拿手法/149二、推拿療法的護理/153第二節拔罐療法與護理/153一、常用罐具/153二、拔罐法/154三、拔罐療法的護理/155第三節刮痧療法與護理/156一、刮痧法/156二、刮痧療法的護理/157實訓指導/158實訓一十二經脈分布循行/158實訓二舌診/158實訓三脈診/159實訓四中藥煎煮法/161實訓五腧穴定位/161實訓六針刺法/162實訓七灸法/164實訓八推拿療法/165實訓九拔罐療法/166實訓十刮痧療法/167主要參考文獻/168
展開全部
中醫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作者簡介
醫學碩士,教授,在教學一線耕耘34年,曾先后任教臨床醫學、護理等專業的《中醫學》、《中醫護理學》等課程,多次評為學校教學名師。擔任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臨床醫學分委會委員,湖北省醫學職業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