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寬銀幕:觀看·真實·人物·別處:watching. real. people. elsewhere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8940
- 條形碼:9787505758940 ; 978-7-5057-5894-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寬銀幕:觀看·真實·人物·別處:watching. real. people. elsewhere 本書特色
馬克·卡曾斯,一位危險而魅力四射的英國寶藏影評人:
他是電影的狂熱分子,閱片量驚人,如同一座噴發的電影知識火山,曾以一部15小時縱橫影史的紀錄片巨制《電影史話》驚艷世人;
他是行動主義者,與蒂爾達·斯文頓共同創立“8½基金會”,一同發起穿越蘇格蘭高地的流動電影節,將重達33.5噸的移動電影院安裝在一輛大卡車上,翻山越嶺行駛到各處播放電影;也曾與張曼玉合作中國影展,向英國觀眾推介他鐘愛的影片。
身兼BBC文化類節目主持人與紀錄片創作者,采訪、拍片也是他傳播電影奇跡的方式,曾走訪各大洲,用鏡頭記錄影史。斯皮爾伯格接受過他的采訪后,稱其為“人生采訪”;
他的文章態度鮮明,絕不趨炎附勢,不管你是大呼過癮,還是想與之爭辯,都會得到一些啟發。他總能在諸如《小丑》《冰雪奇緣》這樣截然不同的電影間找到聯系,這或許正是影評的更高境界;
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字,能夠喚起觀眾對電影的好奇和向往。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許我們可以跟隨《寬銀幕》這本書,一起潛入電影的世界,解除戒備,讓神經舒展開來,再次發現電影的魅力,體驗做影迷的幸福。
“我生性浪漫而不善謀略,總處在傾情贊美和嚴厲痛斥的兩個極端之一。我想要讓那些被遺忘的電影更多地被人感知,想要挑戰標準,拓寬已知和上映的邊界……生發出組織力量的零星火花。”
◎ 75篇毫不妥協的硬核文章,每篇都是一次挑戰公論的思想實驗
觀看——在CGI時代,對電影媒介的18次匆匆一撇
人物——英雄與無賴的畫廊
真實——電影接近真實世界的時刻
別處——去他的西方中心,放眼看看世界吧!馬克·卡曾斯,一位危險而魅力四射的英國寶藏影評人:
他是電影的狂熱分子,閱片量驚人,如同一座噴發的電影知識火山,曾以一部15小時縱橫影史的紀錄片巨制《電影史話》驚艷世人;
他是行動主義者,與蒂爾達·斯文頓共同創立“8½基金會”,一同發起穿越蘇格蘭高地的流動電影節,將重達33.5噸的移動電影院安裝在一輛大卡車上,翻山越嶺行駛到各處播放電影;也曾與張曼玉合作中國影展,向英國觀眾推介他鐘愛的影片。
身兼BBC文化類節目主持人與紀錄片創作者,采訪、拍片也是他傳播電影奇跡的方式,曾走訪各大洲,用鏡頭記錄影史。斯皮爾伯格接受過他的采訪后,稱其為“人生采訪”;
他的文章態度鮮明,絕不趨炎附勢,不管你是大呼過癮,還是想與之爭辯,都會得到一些啟發。他總能在諸如《小丑》《冰雪奇緣》這樣截然不同的電影間找到聯系,這或許正是影評的更高境界;
更重要的是,他的文字,能夠喚起觀眾對電影的好奇和向往。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許我們可以跟隨《寬銀幕》這本書,一起潛入電影的世界,解除戒備,讓神經舒展開來,再次發現電影的魅力,體驗做影迷的幸福。
“我生性浪漫而不善謀略,總處在傾情贊美和嚴厲痛斥的兩個極端之一。我想要讓那些被遺忘的電影更多地被人感知,想要挑戰標準,拓寬已知和上映的邊界……生發出組織力量的零星火花。”
◎ 75篇毫不妥協的硬核文章,每篇都是一次挑戰公論的思想實驗
觀看——在CGI時代,對電影媒介的18次匆匆一撇
人物——英雄與無賴的畫廊
真實——電影接近真實世界的時刻
別處——去他的西方中心,放眼看看世界吧!
◎ 穿透表象,叩問真相,敏銳地捕捉到了現代電影中易變的社會潮流和審美意蘊,并以睿智又不失激情的文字加以見證和記錄,為不甘“受騙”卻無暇深究的觀眾提供新鮮的視野
電影如何治愈我們的創傷?
電影在政治正確的博弈中究竟發揮什么作用?
電影節除了充當文旅噱頭,還有別的意義嗎?
戈達爾會如何看待其迷弟昆汀的《殺死比爾》呢?
攝影機和槍天生就親密共舞?
……
◎ 設計簡約大方,細膩紋理藝術紙彰顯經典本色;精致小開本,內外雙封,輕盈便攜,手感舒適
寬銀幕:觀看·真實·人物·別處:watching. real. people. elsewhere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大膽開麥”“敢于挑戰公論”的影評集,精選自國際知名電影評論家馬克·卡曾斯刊登在《展望》雜志上的專欄文章。秉持著批評家的使命感,作者思考著新千年電影的諸多變化,探尋表象下潛藏的真實,以期為不甘“受騙”卻無暇深究的觀眾提供新鮮的視野。這些文章涉及“亞洲電影美學”“西方中心的荒謬”“電影中的暴力與人文主義”等話題,亦走近并描繪了作者眼中的蒂爾達·斯文頓、張曼玉、羅曼·波蘭斯基、大衛·林奇、伯格曼等電影人。本書不僅是時代變遷的見證,也是留給下一代影迷的盛世備忘錄。
寬銀幕:觀看·真實·人物·別處:watching. real. people. elsewhere 目錄
寬銀幕:觀看·真實·人物·別處:watching. real. people. elsewhere 相關資料
名人推薦太天才了!——杜可風,攝影師,代表作《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無間道》《英雄》等 馬克·卡曾斯寫的任何有關電影史的東西都引人入勝!——肖恩·康納利,奧斯卡影帝,第 1 代 007 扮演者 媒體推薦卡曾斯的方法新穎,觀點極具說服力。
寬銀幕:觀看·真實·人物·別處:watching. real. people. elsewhere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馬克·卡曾斯(Mark Cousins),英國紀錄片導演、作家、評論家、電視節目主持人、電影節策展人。其電影史著作《電影的故事》廣受贊譽并被譯為多種語言,根據該書拍攝的15集系列紀錄片《電影史話》曾獲皮博迪獎(被稱為全球廣播電視媒體界“普利策獎”),2021年推出續作《電影史話:新生代》,入圍戛納電影節金眼睛獎。此外,還擔任斯特靈大學榮譽講師,講授電影與媒體研究課程;作為影評人,長期為《展望》《視與聽》等國際權威電影雜志撰稿。 譯者簡介 包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系列副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聯合培養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博士后,主要從事電影歷史與影像理論、文藝政策與藝術資助等研究工作。 鄧林,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與華盛頓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主要從事影視傳播、媒介文化批評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