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第21卷第2輯·總第41輯):“中山大學百年校慶”特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42837
- 條形碼:9787522842837 ; 978-7-5228-4283-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第21卷第2輯·總第41輯):“中山大學百年校慶”特刊 內容簡介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為中山大學法學院創辦于1999年的學術集刊,每年出版一卷兩輯,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時值中山大學建校百年華誕,本輯特邀請部分曾求學于中山大學法學院的優秀學者分享近期佳作或修訂后的代表作,匯為一冊,作為“中山大學百年校慶”特刊。內容包括劉星教授從局外觀察視角對法律適用中理由和觀點的關系的討論,唐曉晴教授關于法律關系理論的哲學基礎與教義結構的研究,林嘉教授關于我國勞動法的法典化的討論,葉姍教授對增值稅法建制的數字經濟情境、基礎及構造的分析,袁達松教授對世界經濟法的學理、體系、范式與憲章的探討,杜宇教授對程序性犯罪構成要素的性質的分析,秦宗文教授關于刑事隱蔽性證據規則的研究,王琦教授關于民事訴訟事實認定的智能化的探討,丁曉東教授對算法的法律規制的討論,習超教授關于關聯交易與少數服從多數規則的分析,以及單文華教授的學術訪談。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第21卷第2輯·總第41輯):“中山大學百年校慶”特刊 目錄
《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第21卷第2輯·總第41輯):“中山大學百年校慶”特刊 作者簡介
中山大學法學院肇始于1924年孫中山先生手創的國立廣東大學法科學院。其歷史還可追溯至晚清的廣東課吏館,1905年廣東課吏館更名為廣東法政學堂,后又更名為廣東公立法科大學。1926年8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國立廣東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原國立廣東大學法科學院亦改稱國立中山大學法科學院。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大調整時,中山大學法學院被撤銷。1979年7月,經教yu部批準,中山大學復辦法律學系。1993年7月,法律學系與政治學系、社會學系以及中山大學人口研究所一起組建成立中山大學法政學院。2001年9月,中山大學撤銷法政學院,并在原法律學系的基礎上復建中山大學法學院。 法學院擁有法學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設有10個專業方向)、法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設有10個專業方向)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設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全國首創立法學和港澳基本法研究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教yu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yu部應用型復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等。學院以國際法、民商法、法律文化研究為學術龍頭,以港澳法律、地方立法研究、法律實踐及交叉學科教育為特色,以環境法學和立法學為新興發展方向。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