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國秦嶺珍稀瀕危植物圖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211786
- 條形碼:9787523211786 ; 978-7-5232-1178-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秦嶺珍稀瀕危植物圖鑒 本書特色
《中國秦嶺珍稀瀕危植物圖鑒》收錄秦嶺珍稀瀕危植物176個種類,全面、可觀、科學、系統地反映我國生物界、學術界關于秦嶺珍稀瀕危植物的*新成果,包括珍稀瀕危植物的主要鑒別特征、生長習性、地理分布、保護價值、保護措施等,不僅提升了秦嶺地區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水平,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而且填補了珍稀瀕危植物資源信息庫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和文化積累價值;為保護秦嶺自然環境的變遷、植物資源的破壞和無序開發提供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秦嶺珍稀瀕危植物資源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教學、科研等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
中國秦嶺珍稀瀕危植物圖鑒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中國秦嶺珍稀瀕危植物170余種 (含種下等級), 隸屬66個科, 138個屬, 以*新的被子植物APGIV分類系統順序進行編排, 同科的珍稀瀕危植物連續排列。其中,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0種, 陜西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0余種。每種珍稀瀕危植物均配有高清彩色圖片, 文字部分包括學名、中文名、別名、所屬科屬、形態特征、生長習性、形態特征、地理分布(中國及秦嶺分布)、生境、保護價值、保護措施等信息, 還配有800余幅能反映珍稀瀕危植物生境和形態特征的彩色圖版, 便于讀者圖文對照查閱使用。
中國秦嶺珍稀瀕危植物圖鑒 目錄
中國秦嶺珍稀瀕危植物圖鑒 作者簡介
劉文哲,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科學系系主任。1986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生物系,1992年獲西北大學植物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西北大學植物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2年赴德國波恩大學藥物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受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選派,作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修。 現任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主持完成橫向項目4項。在國際知名植物學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其中SCI收錄15篇。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編寫教材和專著4部。 周亞福,男,研究員,博士。2005年畢業于黃岡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專業,2011年畢業于西北大學植物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陜西省西安植物園(陜西省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結構與發育植物學以及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國林學會灌木分會委員、陜西省動植物保護協會理事、陜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會員、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陜西省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會會員和西安市花卉協會理事等。入選陜西省第二批秦嶺生態環保“青年學者”、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和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青年學者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項目和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項目等20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主編專著《中國秦嶺外來入侵植物圖鑒》,參編2020—2022《秦嶺生態科學考察報告》《中國秦嶺常見藥用植物圖鑒》及《中國秦嶺經濟植物圖鑒》等;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2017年獲陜西省第十三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2020—2022年連續三年獲陜西省秦嶺生態科學考察項目獎勵。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