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土質學與土力學 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437385
- 條形碼:9787508437385 ; 978-7-5084-373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土質學與土力學 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教材系根據全國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規格的要求和目標所規定的《土質學與土力學》教學要求而編寫的,充分體現了本學科的理論性、系統性、計算性、實驗性及應用性的特點。內容包括:土的物質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土的物理性質及工程分類、土的滲透性與土中滲流、地基中的應力計算、地基變形計算、土的抗剪強度、土壓力理論、地基承載力理論、土坡穩定性分析、土的動力特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勘查技術與工程、地質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同時,可作為土建類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并可供土建類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土質學與土力學 第二版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1章 緒言
1.1 土質學與土力學
1.2 土及其特點
1.3 土力學的發展和展望
1.4 土力學的特點和研究方法
1.5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
第2章 土的物質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2.1 概述
2.2 土的粒度成分
2.3 土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
2.4 土中的水和氣體
2.5 土水相互作用
2.6 土的結構與構造
第3章 土的物理性質及工程分類
3.1 概述
3.2 土的三相比創指標
3.3 無黏性土的密實度
3.4 黏性土的物理特征
3.5 黏性土的脹縮性
3.6 土的工程分類
3.7 區域性土的主要特征
第4章 土的滲透性與土中滲流
4.1 概述
4.2 達西定律
4.3 滲透系數的測定
4.4 滲透力和滲透變形
4.5 二維滲流和流網
第5章 地基中的應力計算
5.1 概述
5.2 土中自重應力
5.3 基底壓力和基底附加壓力
5.4 地基附加應力
5.5 影響土中附加應力分布的因素
第6章 地基變形計算
6.1 概述
6.2 室內壓縮試驗及壓縮性指標
6.3 常用的地基沉降計算方法
6.4 應力歷史對地基沉降的影響
6.5 關于地基*終沉降量計算方法的討論
6.6 飽和土體滲流固結理論
第7章 土的抗剪強度
7.1 概述
7.2 土的抗剪強度理論
7.3 土的極限平衡條件
7.4 抗剪強度指標的測定方法
7.5 飽和黏性土的抗剪強度
7.6 無黏性土的抗剪強度
7.7 影響抗剪強度的主要因素
第8章 土壓力理論
8.1 概述
8.2 擋土墻土壓力
8.3 靜止土壓力
8.4 朗肯土壓力理論
8.5 庫侖土壓力理論
8.6 特殊情況下的土壓力計算
8.7 埋管土壓力
第9章 地基承載力理論
9.1 概述
9.2 地基的破壞形式
9.3 地基的臨塑荷載和臨界荷載
9.4 地基的極限承載力
9.5 地基極限承載力的討論
第10章 土坡穩定性分析
10.1 概述
10.2 無黏性土土坡的穩定性分析
10.3 黏性土土坡的穩定性分析
10.4 土坡穩定性分析的若干問題
第11章 土的基本動力特性
11.1 概述
11.2 土的壓實性
11.3 土的動強度和變形特性
11.4 砂性土液化機理
11.5 砂性土地基液化判別
11.6 砂性土地基液化程度等級劃分
參考文獻
**版前言
第1章 緒言
1.1 土質學與土力學
1.2 土及其特點
1.3 土力學的發展和展望
1.4 土力學的特點和研究方法
1.5 本課程的學習要求
第2章 土的物質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2.1 概述
2.2 土的粒度成分
2.3 土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
2.4 土中的水和氣體
2.5 土水相互作用
2.6 土的結構與構造
第3章 土的物理性質及工程分類
3.1 概述
3.2 土的三相比創指標
3.3 無黏性土的密實度
3.4 黏性土的物理特征
3.5 黏性土的脹縮性
3.6 土的工程分類
3.7 區域性土的主要特征
第4章 土的滲透性與土中滲流
4.1 概述
4.2 達西定律
4.3 滲透系數的測定
4.4 滲透力和滲透變形
4.5 二維滲流和流網
第5章 地基中的應力計算
5.1 概述
5.2 土中自重應力
5.3 基底壓力和基底附加壓力
5.4 地基附加應力
5.5 影響土中附加應力分布的因素
第6章 地基變形計算
6.1 概述
6.2 室內壓縮試驗及壓縮性指標
6.3 常用的地基沉降計算方法
6.4 應力歷史對地基沉降的影響
6.5 關于地基*終沉降量計算方法的討論
6.6 飽和土體滲流固結理論
第7章 土的抗剪強度
7.1 概述
7.2 土的抗剪強度理論
7.3 土的極限平衡條件
7.4 抗剪強度指標的測定方法
7.5 飽和黏性土的抗剪強度
7.6 無黏性土的抗剪強度
7.7 影響抗剪強度的主要因素
第8章 土壓力理論
8.1 概述
8.2 擋土墻土壓力
8.3 靜止土壓力
8.4 朗肯土壓力理論
8.5 庫侖土壓力理論
8.6 特殊情況下的土壓力計算
8.7 埋管土壓力
第9章 地基承載力理論
9.1 概述
9.2 地基的破壞形式
9.3 地基的臨塑荷載和臨界荷載
9.4 地基的極限承載力
9.5 地基極限承載力的討論
第10章 土坡穩定性分析
10.1 概述
10.2 無黏性土土坡的穩定性分析
10.3 黏性土土坡的穩定性分析
10.4 土坡穩定性分析的若干問題
第11章 土的基本動力特性
11.1 概述
11.2 土的壓實性
11.3 土的動強度和變形特性
11.4 砂性土液化機理
11.5 砂性土地基液化判別
11.6 砂性土地基液化程度等級劃分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