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60769
- 條形碼:9787122460769 ; 978-7-122-46076-9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第三版) 內容簡介
《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第三版)的內容包括緒論、三個知識性模塊和顯微實驗指導。模塊一(**章)為植物識別基礎,介紹植物根、莖、葉等器官的外部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特點。模塊二(第二至第九章)為藥用植物分類及識別,其中第二章介紹植物分類知識;第三至第八章分別介紹藻類、菌類、地衣、苔蘚、蕨類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藥用植物;第九章重點介紹被子植物中,藥用植物分布的各科主要特征和代表藥用植物的識別方法,結合南方常見藥用植物,詳細地描述每種藥用植物的突出特征、分布、生境、入藥部位及功效。模塊三(第十章)為藥用植物資源,主要介紹我國藥用植物資源分布,以及廣東、廣西、云南的中藥資源及生產情況。書中需要色彩表現(xiàn)的圖片采用四色全彩印刷或二維碼呈現(xiàn)方式,效果直觀,便于學生識別。 本書主要作為高職高專院校中藥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中醫(yī)、制藥等非中藥專業(yè)師生以及愛好藥用植物的廣大讀者參考使用。
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第三版) 目錄
緒論 001一、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的學習內容及任務 001二、藥用植物研究的發(fā)展簡史 002三、藥用植物識別技術和相關學科的關系 003四、學習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的方法 004模塊一 植物識別基礎 005**章 植物的器官形態(tài) 006**節(jié) 根 006一、根與根系的類型 006二、根的變態(tài) 007三、根的內部構造 009第二節(jié) 莖 017一、莖的形態(tài) 017二、莖的類型 019緒論 001一、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的學習內容及任務 001二、藥用植物研究的發(fā)展簡史 002三、藥用植物識別技術和相關學科的關系 003四、學習藥用植物識別技術的方法 004
模塊一 植物識別基礎 005**章 植物的器官形態(tài) 006**節(jié) 根 006一、根與根系的類型 006二、根的變態(tài) 007三、根的內部構造 009第二節(jié) 莖 017一、莖的形態(tài) 017二、莖的類型 019三、莖的變態(tài) 021四、莖的內部構造 022第三節(jié) 葉 032一、葉的組成 032二、葉的形態(tài) 033三、單葉與復葉 039四、葉序 040五、葉的變態(tài) 041六、葉的內部構造 042第四節(jié) 花 046一、花的組成及形態(tài)構造 046二、花的類型 053三、花程式與花圖式 055四、花序及其類型 056五、花的內部構造 057第五節(jié) 果實 062一、果實的發(fā)育與形成 062二、果實的構造和功能 062三、果實的類型 062四、果實的散布 066五、果實的內部構造 067第六節(jié) 種子 069一、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 069二、種子的類型 070三、種子的壽命與萌發(fā) 071四、種子的內部構造 071
模塊二 藥用植物分類及識別 074第二章 植物分類知識 075**節(jié) 植物分類的目的和任務 075第二節(jié) 植物分類方法、分類系統(tǒng)和分類單 位 076第三節(jié) 植物的命名 077一、植物學名的組成 078二、種以下分類單位的名稱 078第四節(jié) 植物界的分門及分類檢索表 078一、植物界的分門 078二、植物分類檢索表 079
第三章 藥用藻類植物 081**節(jié) 藻類植物概述 081第二節(jié) 藻類植物的分類及代表植物 081一、藍藻門 082二、綠藻門 082三、紅藻門 082四、褐藻門 082
第四章 藥用菌類植物 085**節(jié) 菌類概述 085第二節(jié) 藥用真菌及代表植物 085一、真菌的特征 085二、真菌的分類 086
第五章 藥用地衣 090**節(jié) 地衣概述 090第二節(jié) 地衣分類及代表植物 090一、殼狀地衣 091二、葉狀地衣 091三、枝狀地衣 091
第六章 藥用苔蘚植物 092**節(jié) 苔蘚植物概述 092第二節(jié) 苔蘚植物的分類及代表植物 093一、苔綱 093二、蘚綱 094
第七章 藥用蕨類植物 096**節(jié) 蕨類植物概述 096第二節(jié) 蕨類植物的分類及代表植物 099一、松葉蕨亞門 099二、石松亞門 100三、楔葉蕨亞門 101四、真蕨亞門 102
第八章 藥用裸子植物 107**節(jié) 裸子植物概述 107第二節(jié) 裸子植物的分類及代表植物 108一、蘇鐵綱 108二、銀杏綱 109三、松柏綱 110四、紅豆杉綱(紫杉綱) 112五、蓋子植物綱(買麻藤綱) 114
第九章 藥用被子植物 117**節(jié) 被子植物概述 117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17二、被子植物的分類原則 118三、被子植物的分類系統(tǒng) 118第二節(jié) 被子植物的分類及代表植物 120一、雙子葉植物綱 120二、單子葉植物綱 202第三節(jié) 其他非重點科藥用植物 219
模塊三 藥用植物資源 225第十章 藥用植物資源分布與中藥生產 226**節(jié) 中國藥用植物的分布 226一、東北區(qū) 226二、華北區(qū) 227三、華東區(qū) 228四、西南區(qū) 229五、華南區(qū) 231六、內蒙古區(qū) 231七、西北區(qū) 232八、青藏區(qū) 233第二節(jié) 主要植物藥材的分布 234第三節(jié) 廣東中藥資源的分布及生產現(xiàn)狀236一、廣東中藥資源分布和區(qū)劃 236二、廣東主要特產藥材及生產現(xiàn)狀 239第四節(jié)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藥資源的分布及生產現(xiàn)狀 241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中藥資源分布和區(qū)劃 241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主要特產藥材及生產現(xiàn)狀 245第五節(jié) 云南中藥資源的分布及生產現(xiàn)狀 248一、云南的中藥資源分布和區(qū)劃 248二、云南省主要特產藥材及生產現(xiàn)狀 250
顯微實驗指導 255實驗一 顯微鏡使用技術及植物細胞結構觀察 255一、目的要求 255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255三、內容與步驟 255四、作業(yè)與思考 258實驗二 植物組織類型及細胞后含物的觀察 258一、目的要求 258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258三、內容與步驟 258四、作業(yè)與思考 260實驗三 根的初生構造和次生構造的觀察 260一、目的要求 260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260三、內容與步驟 260四、作業(yè)與思考 262實驗四 莖初生構造和次生構造的觀察 262一、目的要求 262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262三、內容與步驟 262四、作業(yè)與思考 264實驗五 葉和花內部構造的觀察 264一、目的要求 264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264三、內容與步驟 265四、作業(yè)與思考 266實驗六 葉類和花類藥材粉末觀察 266一、目的要求 266二、儀器用品及實驗材料 266三、內容與步驟 266四、作業(yè)與思考 267
附錄Ⅰ 常用試劑溶液的配制和使用 269
附錄Ⅱ 藥用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和 保存 271
參考文獻 27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